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程郁缀

双月刊

1000-5919

010-62751216

100871

北京大学学报编辑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北京大学主办的大型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反映北大最新的学术不平和学术动态,是全国高校近千家社科学报中唯一一家蝉联第一届、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的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昭义军刘从谏擅位与晚唐藩镇秩序

    张照阳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晚唐的藩镇擅位中,昭义军刘从谏的成功相当特殊却很少引起关注.从很多方面看,他似乎都不太具备成功的可能,但这起擅位却在不到三个月内就完成,成为晚唐"顺地"里唯一"世袭化"的例子.在此过程中,行军司马贾直言起到重要作用,尤其他提供的以恭顺为主的擅位策略,契合了晚唐朝廷构建的藩镇秩序,因此更容易取得成功.而晚唐的藩镇秩序,并非简单的"放弃河朔,控制其余"的地域差异,而是更强调藩镇和朝廷互动中的恭顺程度.在朝廷权威增强的背景下,藩镇的擅位策略普遍更为恭顺,一些过去常见的擅位举措也被视作反叛朝廷的表现.

    昭义军刘从谏贾直言擅位策略藩镇秩序

    财赋与民生:宋代明州广德湖田的利权纠葛

    张亦冰
    117-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德湖是唐宋时期浙东明州地区最大的湖泊之一,其蓄水供水、防洪抗旱等水利功能,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与城市繁荣.北宋政和七年,宋廷诏令将广德湖堙塞为田,取其田租以供高丽使节.宋室南渡后,曾一度罢废浙东诸多湖田,复为湖泊,但广德湖始终不在其列.究其原因,广德湖田及其租米存废不但牵涉宋廷、军方及地方官府利害,更与当地滨湖民户利权密切相关.一方面,湖田租米与国家财政密切关联,起初归属御前钱物、朝廷钱物,州县不得干预支用;宋孝宗朝又大部供给明州水军军粮,州司开支亦有赖于此.另一方面,湖田作为官田,其租额一度相对较低,迁居包佃湖田者,多为鄞西形势之家乃至官户,不愿废湖以致收益受损.相比越州上虞、余姚等地乡党士夫、地方官府彼此联合,推进朝廷复湖决策,鄞县官府、士民围绕湖田租利权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动摇广德湖田利权秩序的复湖动议,遂难以有效施行,甚至陷人长期沉寂.

    宋代明州广德湖田田租财政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人口转型与弹性退休制度

    张翼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遵循人口转型规律,在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继续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对各种工作场景的重塑,会推动劳动参与人口继续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强化"人+人工智能"的"合成社会"特征,全面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这使科技创新颠覆的就业岗位可能会多于为其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业社会设计的逐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就需要"按照自愿、弹性原则"而稳妥有序地、渐进地推进"延迟".需要注意的是,弹性退休制度的设计,需要解决好社会的公平正义等问题.

    第二次人口红利智能社会劳动时长缩短弹性退休制度

    非均衡常态下促均衡: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口发展

    宋健姜春云
    137-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均衡性是人口发展的常态,往往表现为不同时期的人口问题.从"表里"两条脉络梳理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发展的认识演变及实践历程,表层脉络可概括为从"抑增长"到"促生育",里层脉络可概括为从"总量调控"到"多维统筹".基于现代化理论审视人口均衡发展,有助于探索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人口均衡发展的基础和宏微观机制,当前面临的低生育率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外部主导型发展失衡,应从优化人口发展战略、提高人口治理能力和水平、提升个体主观能动性等方面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人口发展长期均衡非均衡中国现代化

    公司债券法制统一下的中期票据定性

    洪艳蓉
    146-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期票据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和交易,本质上是商事主体以信用为基础的债务证券融资,但它游离于《证券法》适用之外,造成二分的债券市场和债券法制不统一.在《公司法》统一界定"公司债券"内涵的基础上,有必要基于商业信用债务融资共性和债券法制统一目标,通过目的性法律解释将中期票据定性为"公司债券"法定证券,统一适用《证券法》,并进一步协调解决因此衍生的债券公开发行及其注册监管、二级市场协商交易、银行承销债券资格、债券投资者保护机制、债券虚假陈述赔偿责任等制度冲突和制度衔接问题,以《证券法》作为基本法平等保护投资者和规范市场秩序,推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

    中期票据法律属性公司债券《证券法》适用

    数字法治的进度与限度

    涂永前
    157-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法治是系统工程,法治建设全面推进要采取多元方法,包括数字化方法.数字法治是借助数学原理和计算科技将有关法治因素数字化,更便捷更广泛更即时地传递法治信息,更好地推进法治建设,数字法治本质上是信息法治的升级版.法治的许多方面都可以数字化,也应该数字化,要力求"心中有数""有法有数",但法治的属性决定了法治也有许多方面不能数字化,不能"数"说一切、一"数"了之.法治数字化是法治科学化而不是法治虚无化,数字(据)不是法律,算法代替不了法治.数字技术服务法治,必须以规则为基础.数字法治是"数""理"的内在结合、相得益彰,数字服务于法理,法理统率着数字,不但要法治数字化,而且要数字法治化.数字法治的关键是要让数字(据)说话,特别是正确地说话,说出其中所蕴含和昭示的法理,而不是强"数"夺理、有数无理.但数字化并非万能,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因此在推动数字化进度的同时也要注意数字化的限度.

    数字数据数字法治法理

    "一带一路"中观指引概念的提出与展开

    陈溪王栋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一带一路"建设方兴未艾,但"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往往存在"重经典功能、轻辐射功能"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重大工程的综合效用,进而导致项目面临政治、经济和安全等一系列风险.这一问题的根源在于国际关系学界、项目主导单位和项目实施主体均缺乏中观尺度指引体系(中观指引)."一带一路"中观指引,即在区域空间尺度下,实现国际关系为代表的宏观理念落地,并对微观层面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设施等多元基础设施协同提供行动指引.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中观规划架构及其行动指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宏观层面的学术研究与微观层面的实践活动,为项目主导单位和实施单位提供借鉴,最终引导我国国内建设、各类全球倡议、区域国别研究及相关行动走深走实.

    "一带一路"倡议中观指引多元基础设施协同区域国别研究

    全国高校文科学报概览

    174-176页

    人物介绍

    封2页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稿约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