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杨远婴

双月刊

1002-6142

xuebaobfa@bfa.edu.cn

010-82283412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学院的学报,也是唯一的集电影高等教育与电影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电影专业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注意反映学院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成果,注意追踪反映国内外影视最新创作动态及研究动态,把学报办成国内在知名度和学术水准方面最有影响、对业内人士最具参考价值的电影创作研究与理论刊物之一。力争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始终保持浓厚的时代气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

    王文君
    4-13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为新时代的文化思想建设和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十年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中国文艺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各个领域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卓越成绩.同样的,面对百年未有之变局、民族复兴之诉求以及数字形态之变革等多重因素,中国文艺事业的前进之路仍任重道远,面临着挑战性和复杂性.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之际,"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在京开展,与会嘉宾学者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围绕"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成就与方向""新时代文艺发展的根源与命题""新时代文艺道路的变革与创新"等论题展开深入探讨,在深度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同时,为新时代文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积极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习近平文化思想新时代文艺电影戏剧

    作为技术图像的AIGC:生成影像、无缝美学与粒子拟像

    施畅谢忠正
    14-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影像具有拼贴性、可绘性、模块化等特点,在生成式AI爆发的当下正经历从合成影像到生成影像的变迁.以Sora为代表的生成影像不仅大幅提升了世界模拟的自动化水平,更是带来了数字影像生产机制的根本性转变:创作者由装配调适的工程师化身为指示沟通的凝想者,生产逻辑由模块选择转变为数据驱动.如今,光学影像的索引真实已被数字影像的知觉真实彻底取代.生成影像拥有基于知觉真实的"无缝美学",即不断消融虚实之间的缝隙,从而达至时间及空间维度上的超真实.生成影像的急剧涌现令鲍德里亚所预言的高阶仿真时代近在咫尺,同时也应验了弗卢塞尔关于"拟像粒子化"的判断:吸收代谢一切图像,模拟生成一切图像.我们终将迎向一个"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后现代时刻,"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或可令深陷幻象中的人们克服沉溺、放下执念.

    AIGC数字影像生成影像无缝美学粒子拟像

    与物"纠缠"——人工智能文艺的新物质主义考察

    别君华
    26-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文艺之所以无法回避物,恰恰是由于这是一个由物—人纠缠而敞开的经验空间.为从根本上确立物—人关系性,研究将新物质主义引入人工智能文艺.借助能动实在论的本体—认识论突破,将人工智能文艺生成理解为物—人纠缠过程.AIGC因而成为在纠缠中生成的文本复调,以程式化与偶然性拓展了既有的文艺边界.新物质主义彻底挑战了语言学霸权下的物质/话语二分法,为阐释日益增长的人类—非人类经验提供了规范性基础.

    人工智能文艺新物质主义物活力纠缠关系性

    物性、姿态与存在:作为超物体的AI影像研究

    黄莺
    36-45页
    查看更多>>摘要:AI技术正在推动着一个"新自然界"的生成,AIGC则成为了其中重要的技术产物.在这个"新自然界"中,人与AI影像应如何共存呢?解析这个问题的前提是对AI物与AI艺术品进行界定.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中分析过艺术定义问题,弗卢塞尔则对数字技术发明之后的艺术家与艺术品界定进行了探讨.将他们的哲学思想相结合后,本文先对AI物与AI艺术品进行定义,接着指出了 AI影像时代创作姿态中的间离与凝想,最后探讨AI影像形成的超物体中,人与AI影像的共生关系.

    AIGCAI物AI艺术品超物体怪怖

    现代"巫术":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中的符号和控制系统

    屠玥薛轶丹
    46-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与传统巫术之间有着相似性,双方均依赖符号系统实现预期效果.巫术通过模拟象征符号产生实际效果,AIGC则通过提示词生成高质量文本、图案和视频.法国社会学家马塞尔·莫斯认为巫术包括行为者、行为和表征,AIGC的生成过程同样涉及特殊的行为者——人类与机器的协作.行为过程有着游戏性和自动性,过程中的不可见,如同巫术中的神秘感,凸显了人机协作的复杂反馈系统.机器记忆在AIGC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不断学习和优化提升对人类语言的理解,提示词作为能指,生成内容作为所指,两者在符号转化过程中展示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原理.在AIGC时代,艺术创作的主体创意面临挑战,人类需要通过符号系统的历史对比和提高AI模型决策过程的透明度等方式夺回主动权,实现逻辑与灵感的融合.

    AIGC巫术符号控制系统

    "世界模拟器"映照下的未来:潜力、挑战与抉择

    熊忭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OpenAI将Sora定位为"世界模拟器"(world simulator),充分展现出这一人工智能文生视频大模型真正的潜力所在.长期以来,人类的文艺创作活动总是寻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表现形式,构筑出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非现实世界,以媲美乃至超越现实世界.Sora的出现和后续发展,有希望将此进程推进至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这一美好的愿景也会带来巨大挑战.一方面,在其所创造的非现实世界内部,人工智能因其主导性可能引发造物主危机;另一方面,这些非现实世界还会向外与现实世界发生激烈竞争,促使接受者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认清相关问题,有助于我们更为坦然地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

    世界模拟器非现实世界现实世界

    计算创造力:朝向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哲学

    谢建华
    6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正在大幅修订电影艺术的方法论基础.随着艺术变异为数学、美学转化为编程语言,电影正被概念化为实验室生成艺术,电影学也必将被改造为一种带有跨学科性质的"硬学科".在一个开放、迭代的动态系统内,人类的创造力被重新校准为计算性的,创作最终成为具有"众包"色彩的管理行为.鉴于此,电影学科亟需制定一个双重更新计划,以便为人工智能时代的电影发展提供一个有远见的哲学框架.

    人工智能电影实验室艺术生成艺术计算创造力电影哲学

    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及其伦理审视

    郑根成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前影视创作领域,人工智能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和大数据分析,广泛应用角色设计与动画创作、剧本创作与情节生成、特效制作与渲染技术、观众数据分析与市场预测等关键环节,极大地提高了制作效率和作品的精致度.然而,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广泛应用,一系列伦理问题也随之而来.技术垄断现象可能导致影视创作领域的思想单一化和创新力下降,艺术家的个性化和创作自由受到挑战.泛娱乐化趋势使得影视作品更多地追求短期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从而忽视长期的文化价值和艺术深度.智能替代引发了主体性危机,不仅威胁到影视创作艺术家的地位,也对整个行业的就业结构和创作生态产生了深远影响.面对这些挑战,未来影视创作需要在技术发展与文化责任之间找到平衡点,从方法论维度反思影视创作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方式、边界及其文化影响,而不能任由技术主宰文化与生活,最终走向主体性的消亡与影视作品本身意义的消解.

    人工智能影视创作技术垄断泛娱乐化人工智能替代

    数字现实与游戏经验——论数字时代的电影本体及其否定潜能

    高静
    8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技术的重要演武场,数字电影通过"深度伪造"不断拓展电影的现实边界,特别是数字生产下的影游融合,不仅使电影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游戏化特征,更在知觉和经验层面进一步模糊了虚构与现实的界限,敦促我们在"物质现实"之外重思电影本体何在.对此本文从数字电影的现实生产与游戏经验出发,借鉴德勒兹的"虚假之力"以现象学视角分析游戏与电影在制造"虚假世界"时的内在一致性,通过辨析"可见的真实"与"可能的真实"回应数字电影在"求真"经验中的本体功能,并从游戏视角的下身体知觉与观影体验论述数字电影的否定潜能及其对主体性的重构作用.

    虚假—真实游戏化电影经验否定潜能

    电影影像本体的视觉伦理转向——现实主义视阈下的"技术真实"

    于泺高雄杰
    93-99页
    查看更多>>摘要:虚拟拍摄拓展了电影艺术的成像方式,虚拟和现实在同一物理时空形成互联,"影像—现实"之间的电影索引性特征被重构,"虚实相生"的影像本体构成扩充了电影本体论的外延,新技术背景下真实世界与想象重建彼此交融,技术膨胀引发了影像本体的视觉伦理转向问题,在遵循现实主义视觉审美风格的电影影像本体中生发出影片"真相"的全新理解,以"技术真实"为基础的影像秩序为我们审视客观真实和虚拟真实交融构建的新形态影像真实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真实虚拟摄影影像本体视觉伦理新形态影像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