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杨远婴

双月刊

1002-6142

xuebaobfa@bfa.edu.cn

010-82283412

100088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编辑部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ilm Academy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为我国唯一的电影专业高等学院的学报,也是唯一的集电影高等教育与电影理论研究为一体的电影专业理论刊物,其办刊宗旨,注意反映学院教师的教学及学术研究成果,注意追踪反映国内外影视最新创作动态及研究动态,把学报办成国内在知名度和学术水准方面最有影响、对业内人士最具参考价值的电影创作研究与理论刊物之一。力争产生重要的国际影响,始终保持浓厚的时代气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影性:视听艺术及其民族风韵——谈新中国初期对电影艺术视听特征的理论辨析

    石天强
    100-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中国成立初期于敏、张骏祥、史东山、夏衍等人对电影的声音性、动作性概念的讨论为中心,在电影语言与文学语言的复杂关系中,塑造出电影差异化的声音和动作语言结构,以此塑造以"电影性"为中心的电影艺术特质,尽管"电影性"时时处于文学性的压力下.而传统讲唱艺术的表达手法和文化特征则成为审视中国电影理论特征的重要艺术资源与参照,丰富着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内涵.

    动作性声音讲唱艺术电影性文学性

    影人黄嘉谟生平事迹考及其电影观念辨析

    邵梓洛李晓红
    110-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嘉谟活跃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影坛,兼具影迷、编剧、影评人、作词人、影刊编辑等多重文化身份.1933年,他率先提出了"软性电影"口号,引发了左翼影评人的批驳,此后双方产生了激烈持久的争辩,史称"软硬之争".当前,关乎影人黄嘉谟的基本介绍不乏张冠李戴之错谬,与之相关的历史材料较为散落,学界缺乏对黄嘉谟个人生平的细致考证.本文通过发掘新史料,对这位闽籍影人作一考辨补遗,阐释其电影理论观念,以期对影人黄嘉谟的研究和讨论有所补充.

    黄嘉谟闽籍影人考辨补遗电影观念

    全球南方叙事:尼日利亚电影中的英国想象

    张勇于佳辰
    12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南方背景下,南方国家和北方国家的关系叙事是电影界的新课题.作为非洲电影业的旗手,尼日利亚诺莱坞开始不断重新想象英国,形塑尼英关系,具体包括祛魅殖民崇高、重构身份认同、搭建融合叙事,为重新审视全球南北方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尼日利亚电影有关英国的地缘关系叙事存在着明显的短板,英国的资金、平台、技术等优势决定了尼日利亚相关表达是中和的,甚至打折扣的,这也是全球南方国家面对全球北方国家时共同的难题.

    尼日利亚电影全球南方地缘关系英国想象诺莱坞

    信息动态

    封2页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创刊40周年暨期刊影响力提升系列座谈会在北京、上海成功举办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