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和谐清朗的校园环境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张东刚
    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人民大学党委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加强各级党组织建设,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走好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筑牢校园安全稳定的政治基础、组织基础、环境基础、思想基础、发展基础,以和谐清朗的校园环境,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的二十大校园环境安全稳定

    增强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

    刘贵芹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新征程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推动新时代新征程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坚持把师生员工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增强新时代新征程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断提升组织力和凝聚力.

    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组织力凝聚力

    依托红色校本传统推进红色育人体系建设

    胡连利
    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保定学院积极依托校本革命传统推进红色育人体系建设,以红色校史铭刻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以红色传统坚定赤诚为国的理想信念,以红色榜样弘扬担当奉献的时代精神,以红色文化开拓思政育人的内容场域,培育出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全国重大青年先锋典型.

    校本传统红色基因立德树人西部支教

    用系统观念思考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路径

    顾红亮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系统观念出发,提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一是以教学观摩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二是以教学技能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法训练;三是以师资实训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职前职后协同培养;四是以评价机制为抓手,系统谋划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评价的改革创新.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系统观念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四重逻辑及其现实启示——基于《共产党宣言》的文本考察

    谢春芳徐广田
    17-2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合力创作的《共产党宣言》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标志着无产阶级政党理论的科学创立.在《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表现为四重逻辑向度:以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并以此为逻辑主线贯穿文本的始终;以指明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为逻辑起点,统领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方向;以共产党处理党际关系的统一战线策略为逻辑中介,揭示其在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以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历史使命为逻辑旨归,畅想了实现共产主义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未来.深入剖析《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政党建设思想的理论逻辑,对于我党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强自身建设具有现实的理论指引作用.

    《共产党宣言》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以红色诗词研习促进高校党史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王婷李爽胡正娟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史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以红色诗词促进高校党史教育具有可行性.党史教育要坚持政治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坚持主动灌输与激发学生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线上育人和线下育人相统一的原则.红色诗词研习推动下的党史教育在实践路径上要以党史为主线,在学习内容、实践方式和教育目标三个层面上实现多重叠加,不断夯实大学生的红色信仰之基.

    红色诗词高校党史教育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以党史学习教育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郭小说李惠娜
    28-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党史学习教育为坚定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提供理论支撑、经验总结和价值指向,是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从教育理念、教育思维、教育主体以及教育方式等方面提升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效,使大学生通过深化党的历史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学习,树立正确党史观、国家观,传承红色基因,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从而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和爱国情怀,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生力军和优秀接班人.

    党史学习教育文化自信大学生

    以伟大建党精神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

    郑士鹏于梦薇
    33-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党的百年发展进程中积淀而成的伟大建党精神深刻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本质,蕴含着强大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对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伟大建党精神厚植青年爱国主义情怀,需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精神筑牢青年的爱国之魂,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精神涵养青年的为国之情,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树立青年的强国之志,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激励青年的报国之行,使伟大建党精神成为青年爱国报国的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建党精神青年爱国主义情怀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

    王鹏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和"五育并举"的必然选择.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提升"立根铸魂"的育人价值、提升"思想根基"的实践价值、提升"滋养根脉"的时代价值.当前,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科学性和思想性、知识性和价值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融合原则,用足课堂主渠道,打牢融入的理论根基;用好网络大阵地,推进融入的技术革新;用活实践大平台,谋求融入的丰富多样;建立常态化机制,推动融入的走深走实,进而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党史学习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北京近现代史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析

    付正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近现代史资源内涵丰富、类型多样,为北京高校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提供了宝贵、优质的教学资源.将北京近现代史资源融入"纲要"课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丰富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在融入路径方面,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实现史料资源向教学资源的有效转化,切实提升"纲要"课教学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北京近现代史资源教学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