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德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
北京教育(德育)/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Moral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

    赵锋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路径.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果,为"大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资源和鲜活素材.上好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要深入挖掘疫情防控中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深讲透讲活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涵养责任担当,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疫情防控大思政课改革创新

    思政课讲道理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杨志成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讲道理,要立足马克思主义学科本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讲活、讲透、讲深做人道理、做事道理和政治道理.要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基本原理,构建人的社会关系层次体系,为讲好做人道理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基本原理,构建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思政课讲道理的实践体系,讲深十个方面的做事道理.要立足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核心功能,立足国家公民和政党政治关系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讲清思政课坚持政治属性的基本原因,讲透思政课的政治道理.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

    心理学视域下的理想信念教育探析

    王旭东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心理学的视角看,理想、信念是高级、复杂的心理现象,不可或缺地包含了知、情、意的复杂心理过程.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的整合.理想信念教育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新时代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要从深化认识、增进情感、磨砺意志等方面入手.

    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学

    将萱草文化融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

    柯勤飞
    1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在萱草研究领域的学科特色优势,将萱草文化有机融入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科技创新赋能文化创新,让"母爱、孝亲、感恩"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大学生道德滋养的新源泉,成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精神力量.

    萱草育人文化科技创新

    校领导巡赏校园与结对班级的实践与启示

    朱延华
    19-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淮安技师学院通过制度化、载体化建设,积极探索巡赏校园和结对班级大思政创新实践.从中得到的启示有:让科学理论转化为具体实践,让偶发故事转化为生活常态,让经典话语转化为现实模样,让分隔边界转化为联通桥梁.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期待慢一点,师生互动的距离近一点,思政教育的活动频一点,思政项目的坚持长一点.

    思想政治教育巡赏校园结对班级走进课堂

    新时代高校"十大"育人树状模式研究

    吴伟生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摇篮.构建"十大"育人树状模式,对于促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要找准着力点,搭建好学校、家庭、社会、学生"四位一体"的大框架.寻找最佳契合点,打好协同育人的组合拳.以立德树人为主线,推进组织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组织力;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凝练理论成果;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强化育人功能.

    新时代育人树状模式思想政治工作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

    孙昭张泽一
    26-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视思想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一部百年党史,就是党的思想建设史.思想建设确保了我们党在不同时期始终锚定时代潮流的前行方向,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得到坚决地贯彻执行.深刻总结百年来党在思想建设方面的基本经验,把昨天的苦难辉煌、今天的使命担当和明天的伟大梦想结合起来,继续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把党建设成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思想建设百年历程基本经验

    基于临时党支部建设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研究

    杜函芮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位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方向与质量.非全日制研究生群体年龄跨度大、社会阅历丰富、发展诉求强、党员比例高,群体性特征的弱化、价值观念的固化显著增加了思政教育的工作成本与难度.基于党的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探索通过设立临时党支部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党建工作,构建非全日制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以党建为基础和引领,通过制度资源的持续投入助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盖与有效引领,通过解决学术与实践层面的实际问题实现更加有效的凝聚,通过对大学文化与核心价值的传承推动价值观的重塑,最终实现思政育人的实效.

    非全日制研究生临时党支部思政教育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实践路径探析

    范娜
    38-4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至关重要.要继续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思想建党、筑牢信仰根基,做到赓续精神谱系、强化理论武装、践行初心使命;坚持固基强党、夯实组织根基,做到建强支部堡垒、培育先锋模范、夯实制度基础;坚持人才兴党,汇聚强国力量,做到更新人才观念、统筹队伍建设、夯实制度基础;坚持依纪治党、净化政治生态,做到严明政治纪律、严肃政治生活、严格监督执纪,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党的建设新时代伟大工程

    艺术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高质量教育培养路径探究

    顾连杰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艺术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时代艺术新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掌握当前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个性特点,积极应对新形势下教育培养的挑战,以五个"始终坚持"深入探索教育培养的模式路径,是抓实抓好培养造就可堪大任的"党的百年基业"接班人的内在要求,是艺术院校构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强阵地的责任使命.

    艺术院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