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高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高教版)
北京教育(高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eijiaogao@126.com

010-83552102,83558623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高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普教专业性刊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报道普教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交流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经验,透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双一流"建设:生源情况变化

    赵新亮袁薇
    4-5页

    话题圆桌

    6-7页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挑战与对策研究

    姚崇刘彦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风险叠加期.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西化""分化""弱化""淡化""泛化"和"丑化"等风险挑战.因此,高校必须从谋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局"的高度,坚持党委负责、正面宣传、立破并举、守正创新和底线思维这五大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引导青年一代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时代责任.

    高校意识形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险挑战

    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实践基点

    曾文欧阳静
    13-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极其重要,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良好运行的核心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高校应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须从实践基点上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引领点在于建立意识形态工作机构,关键点在于建设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着力点在于管理意识形态工作阵地.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实践基点

    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探析

    郑洁吴海静
    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从教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环体四个维度入手,探讨大数据时代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机制,主要包括主体层面的目标机制、客体层面的发展机制、介体层面的保障机制和环体层面的监督机制.

    大数据时代意识形态安全教育

    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路径探析

    欧晓秋
    24-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犹如硬币的两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产生了"冲击"与"变革"的双重效应.数字技术加速了不同群体的思想分化、各种思潮传播的自由化、网络舆论的无序化,但同时数字技术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迅速广泛传播、个性化和亲民性教育.要想把握数字技术给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的新机遇,积极应对新挑战,应主动抓住数字技术显示出的全民式、分众式、沉浸式特征,实现全民教育、因材施教和沉浸体验的目标,创新推进数字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数字时代数字技术意识形态建设

    克服痛点短板奋力答好意识形态工作答卷

    张小锋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新阐述,作出了新部署.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是意识形态斗争取得胜利的关键所在,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守正创新,扬长补短,奋力答好意识形态工作答卷.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仍存在着思想认识偏差、评判界限模糊、队伍基础薄弱、激励机制匮乏、手段方式简单、理论研究滞后等痛点短板.为此,必须从六个方面用力: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培训教育,搭建交流平台;夯实工作队伍,打牢工作基础;营造环境氛围,优化激励机制;加大巡查督办,消除盲点死角;深化理论研究,关注前沿问题.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人工智能将重塑教学模式

    马陆亭
    32页

    以申博为契机持续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永生访谈录

    李艺英翟迪
    33-35页

    高校战略规划能力的形成及其治理效能

    陈孙延张端鸿
    3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十四五"规划期间,高校对于战略规划的重视达到了空前的高度.目前,各高校的战略规划能力参差不齐,如何提升战略规划能力及其治理效能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问题.从高校战略规划编制机制的有效性和内容的科学性两方面出发,对编制步骤、工作运行规则、战略规划体系和编制方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关注了院校研究在高校战略规划中的独特作用.提出高校只有重视战略规划的总领性地位和战略规划的实施与评估,才能通过高校战略规划不断进行治理效能的提升.

    战略规划高校治理院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