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高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高教版)
北京教育(高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eijiaogao@126.com

010-83552102,83558623

100053

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高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本刊是普教专业性刊物。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报道普教改革和发展的最新动态,交流教育、教学与科研管理经验,透析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大思政"视角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实践探究

    王韶婧
    40-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校)基于"大思政"视角,对学生党建工作进行大视野、贯通式、系统化思考,通过融合打造思想引领平台、精准开展党员全程教育培训、拓展实践教育时间空间、统筹要素加强队伍建设等举措,探索推动学生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学生党建工作实效与人才培养质量双提升.

    高校学生党建"大思政""大党建"

    党建工作模式创新路径探索——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党总支为例

    饶其康柳文佳
    4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中东学院党总支作为"全国党建标杆院系""北京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坚持并完善党组织领导和运行机制,强化政治把关,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严格执行基层组织制度,持续推动各项改革稳步进行,始终贯彻"五个到位"的建设标准,在学院发展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充分发挥党总支政治核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党建工作二级学院党总支

    以新时代党建引领"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旅游科学体系改革实践

    李创新
    4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全国唯一以"旅游科学"冠名的高校教学科研单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对中国特色旅游科学体系具有系统性的构思设计.旅游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以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引领"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核心职能,并统筹"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旅游科学体系改革实践.本研究旨在通过典型案例分析,为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更好发挥主观能动性、务实做好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新时代党建中国特色旅游科学体系"三位一体"

    学科交叉是为了解决真实问题

    马陆亭
    49页

    智慧教育赋能工商融合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北京工商大学党委书记黄先开访谈录

    李艺英苑聪雯杨艳萍
    50-53页

    高校"青教赛"历久弥新的时代缘由

    李芒
    54-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有"大先生"式的青年教师,才会有赓续事业的希望.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是帮助青年教师获得积极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广大教育管理者和青年教师须以更高的站位,充分认识"青教赛"深层意义、精髓及最终目的,努力将比赛与日常教学相结合,进而积极利用"青教赛"提升能力、交流经验、进行反思.

    青教赛教学基本功教学水平教师发展

    高校青年教师职前发展的政策建议

    孙立会
    57-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的教师是大学教育质量的有效保障,应转变大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重视大学教师职前培养.大学鼓励与支持研究生院开设"大学教师职前教学模块"必修课是大学教师职前培养普及化的基本前提;大学重新定义教学助理的职能,选拔以大学教师为职业取向的助教,以深化助教的教育教学价值;大学教师招聘中明确要求应聘者的教学能力,是唤起重视大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有力保障;大学严把"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等准入资质是确保大学教学质量的根本.

    大学青年教师职前培养教师发展

    新时代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施振莲
    60-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青年教师是高校师资队伍的生力军,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提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实现路径,结合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对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工作、培育"又红又专"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提出建议.

    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

    高校体育教学与课程思政融合探究及对策分析

    袁博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高校体育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政内涵开展深入剖析,旨在充分发挥跨专业融合育人的思维效果,完成立德树人的各项基本任务.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过程中,高校将积极推动专业思政教学,同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此发挥思政素质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体育课程课程思政融合

    体育课程思政元素发掘、价值定位与应用研究

    马思远丁传伟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逻辑分析等方法,探讨体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体育课程中包含"追求公平正义、崇尚团结友爱、磨炼意志品质、提高精湛技艺和提升审美素养"五类思政元素.唯有把思政元素融入体育人才培养方案、课堂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发挥教师教的"主导性"和突出学生学的"主体性",才能使之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体育课程课程思政价值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