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

    王洪才
    3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长期奋斗的事业,从根本上说需要从满足社会发展急迫需求出发。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要求,顺理成章地成为高等教育强国的根基。然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仍然面临着传统观念的阻力和应试教育体制的障碍需要突破,为此需要回归创新创业教育的哲学本源,找到创新创业能力发展的起点,如此就可以为突破应试教育障碍、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提供理论指导。

    创新创业教育高等教育强国根基应试教育

    以高质量内部治理推动实现大学高质量发展

    黄宝印孙晓霞
    3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特色大学治理既有着世界大学治理的一般规律,更具有中国大学特有的规律与特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的有力支撑,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有力保障。在充分认识加快高质量大学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近年来的办学实践,积极探索以高质量大学内部治理推动实现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机制。

    大学内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

    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视角

    李奇
    4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需要包容性视角,兼顾大学、政府和市场的期望和关切;还需要互补性视角,避免单一视角的盲区,把高校看作是组织、系统和制度,整合资源,形成协同效应。

    "双一流"建设本科教育一流本科教育高等教育视角

    北京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十六字方针"的提出与确立——纪念"十六字方针"提出三十五周年

    邹儒楠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1988年,北京大学正式提出"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十六字方针,这一方针引领了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教兴国战略下北京大学乃至整个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的转型,回顾"十六字方针"的提出过程,对厘清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乃至中国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理念的发展过程,反思新时代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大学十六字方针本科人才培养

    党建与"五学"深度融合推进高教事业高质量发展

    林善园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为新时代高校深化党建引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党委持续加强顶层谋划,将党建工作任务与服务国家战略、地方需求和学校改革发展相融合,推进高校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以过硬的自身建设肩负起引领高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使命担当。

    党建"五学"深度融合

    新时代高校高质量做好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探析

    崔春花史晓健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要深刻认识新时代高质量做好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一个关键""三个融合""四个主动"的实践路径和健全完善保障机制,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发展党员工作质量,为学校党的建设和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党员高质量

    以教师党支部为依托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王爱军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北京联合大学构建了教师党支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化工作体系、制度化落实机制、特色化推进模式,形成了"以小支部撬动大思政"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推动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新动能。

    教师党支部课程思政高质量

    突出四项引领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李中奇
    58-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政治引领、机制引领、组织引领、能力引领,发挥特色优势,以高质量党建引领赋能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党建高校高质量发展

    整合模型:用"五个问题"解释和指导教学创新

    周付安
    6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等赛事的举办和高校愈加重视,教学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热词"之一。但是,许多教师对于教学创新仍然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达到系统性理解的高度,只是凭借感觉或者朴素经验进行。有效的教学创新必须围绕课程特点、育人目标、学习发生的机制、有效教学的原则开展,要有明确的问题意识、理论支撑,要经得起实践效果检验。整合教学创新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形成包含"五个核心问题"的整合模型,可用于解释和指导教学创新。"问题一:什么值得教?"能引导提升教学创新的格局站位,站在全局和课程之外审视课程;"问题二:如何构建理解?"能引导针对认知过程中的难点障碍,探寻有效的特异策略;"问题三:如何监督理解?"能引导设计外化表达,监控学习过程以便及时干预;"问题四:如何培养高阶思维?"能引导真实问题的布置,达成融会贯通;"问题五:如何以评促学?"能引导利用评价改进学业表现。"五个问题"形成的整合模型,将无处下手、不可捉摸的教学创新变成了按部就班、循序渐进的流水操作,提升了教学创新的效率。

    教学创新"五个问题"整合模型

    研究生学科思政从"悬浮"到"落地"的建构策略——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

    辛越优刘波朱杭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学科思政是深化专业与课程思政、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形成一体化育人体制机制的客观要求。立足学科思政研究匮乏、进路不清等问题,利用扎根理论方法,选择浙江大学19个学科思政建设案例进行分析,运用Nvivo 12软件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提取相关概念和范畴,提出了强化党建引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握课题研究关键过程环节、夯实社会实践大课堂、构建导学共同体等策略,为促进高校研究生学科思政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行动依据。

    学科思政要素识别建构策略扎根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