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高校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价值与进路

    卢德生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教育强国建设的宏观背景下,高校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有着落实国家文化战略、引领知识体系建构和培养中国人才的特殊价值。提升高校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实效性,要立足"中国话语",开发"中国智慧",集成"中国知识",并以此推进教育强国战略实现,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及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和自主创新能力。

    教育强国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特色理论体系

    建设教育强国与发展新质生产力

    尹俊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也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其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建设教育强国,能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创新保障、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创新先导,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更为健全,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强国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中国式现代化

    高校建构高质量科研体系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路径

    徐燕刚张嘉祺
    1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支撑和驱动力。实现高校高质量科研体系建构需要各学校高瞻远瞩地进行宏观统筹,勇于探索和创新,紧密围绕四大核心路径系统性地推进——精准的目标定位、高效的资源整合、数智技术的全面赋能以及评价体系的科学优化,以确立前沿与特色并重的研究方向、形成深度与广度兼备的创新团队、推动效率与质量并进的创新活动、实现成果与成长双收的科研激励。

    高质量科研体系教育强国

    教育强国背景下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应对

    吴云
    15-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培育合格人才及人力资源配给的初心使命,以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卫生健康需求为导向,实现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必要之举。面对医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新局势新挑战新要求,实现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既要借鉴与遵循国际国内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质量标准,又要突出医学教育个性质量标准。以落实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等战略为基本任务,以新发展、"学生发展为中心"、胜任力导向、结构功能与产学研教协同创新治理、可持续发展等现代国家治理与大学办学理念为指导,立足实际,多举措创新应对,助力健康中国,全面支撑教育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

    科教兴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治理

    社会动员与互动建构:社区教育赋能教育强国的实践路径

    邓璐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教育作为一种非制度化的教育形态,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成为教育强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但在实践中,社区教育却表现出"若隐若现"的状态,还未进入教育促进国家强盛的核心领域。在"大教育"的视野下,社区教育应强化赋能教育强国建设的自觉,把握其服务全民、融入人民生活的特征,接续群众教育的优良传统,发挥其"社会动员"的力量,激发全社会参与教育的责任,以促进体系互动建构的方式加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建设。

    社区教育教育强国社会动员互动建构高质量发展

    教育强国思政领域探赜:计算机说服技术形塑思政教育的逻辑理路

    季茂茂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计算机说服技术形塑思想政治教育是技术与学科融合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说服技术是一种通过人机交互改变人的行为或态度的说服活动,从而实现精准化、个性化、差异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计算机说服技术可以廓清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复杂场域,激活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育人功能,增强说服力。计算机说服技术形塑思想政治教育的技术策略主要通过说服性工具、说服性媒体、说服性社会角色三方面实现,还须注意价值引导与技术驱动、情感教化与技术弹性、隐私安全与技术保障的融合。

    教育强国计算机说服技术思想政治教育逻辑理路

    全力服务一线建设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一个管理角度的建议

    赵炬明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改革原则,建议:在深化高等教育的综合改革中,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中心";在学校管理上"以教师为中心";在政府高校关系上"以学校为中心"。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要形成"全力服务一线"的氛围,在我国建设一个优质高效的高等教育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学校为中心高等教育管理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马陆亭
    34页

    加快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蔡三发田少艾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研究型大学培养能够匹配新质生产力的高层次创新型劳动者,加强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催生新质生产力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研究型大学的现有模式并不能满足市场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需要,需要加快建设新型研究型大学,厘清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的理论内涵和功能定位,聚焦新型学科体系、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型科技创新体制等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新型研究型大学科技创新新质生产力

    高等教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可能维度与新要求

    李彦冰吴慧翀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是当前学术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它是指人类运用新技术,以解放传统生产力为目的,以科技创新为发展手段,以高质量物质基础为发展动力的改造自然的能力,具备创新性、数智赋能、颠覆性等特征。高等教育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环境支撑、技术支持,还可以为发展新质精神生产力贡献智慧。发展新质生产力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需要全方位数智赋能、全方位的创新能力提升、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机制建设。

    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创新性数智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