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教育(普教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京教育(普教版)

孙贺新

月刊

1000-7997

bjjybjb@public.bta.net.cn

010-83552103

100053

北京市宣武区白广路18号北京教育杂志社

北京教育(普教版)/Journal Beijing Education
查看更多>>是北京市教委主管、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融理论性、指导性、服务性于一体的教育综合类刊物,是北京市社科类一级期刊。刊物以为首都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全国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为宗旨,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北京市几乎所有公办中小学校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均有订阅。刊物为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具有很高的信誉度、权威性和影响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北京市属普通高校二十年:师生发展

    刘娟
    4-5页

    构建中外合作办学质保体系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以中爱中外合作办学为例

    吴文英张蔚然张海涛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与爱尔兰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为视角,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的办学实际案例,阐述了爱尔兰质量保障署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分析了中爱中外合作办学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机制,构建了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的模型,提出了建立一个融合中外合作办学两国、两校内外部、三层级的质量保障体系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内涵式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核心要素之一。此研究为提升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促进中外合作办学稳健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

    中外合作办学中爱中外合作办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视角下的本科留学生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以北京化工大学"工业设计"中意合作办学项目为例

    王永生张帅高兴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与来华留学是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而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为基础构建来华本科留学生培养体系就必须建立在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可持续的评价体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完备的管理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合作高校需要通过不断优化宣传策略、严格录取流程、强化交流认知等途径,培养高质量的来华留学生,构建"一带一路"国内国际教育循环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来华留学生教育模式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及课外活动平台的发展与创新——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经验

    蓝云剑汤绍龙毛亚庆
    1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事务工作是大学核心工作之一,学生事务工作中如何运用课外活动平台,把大学教育理念融入其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大学面临的挑战。北师港浸大引入国际化学生事务体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活动平台及积分体系,为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供经验参考。

    博雅教育学生事务书院制课外活动平台

    北京地区高中生对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的认知调查及政策启示

    韩亚菲
    16-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高等教育领域国际流动显著萎缩,中外合作办学作为"在地留学"的重要途径受到空前关注,为了解后疫情时代本土学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实际需求,设计实施了"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认知状况调查",获取关于北京地区高中生的留学需求、疫情是否改变了留学需求、北京地区高中生对中外合作办学的需求、中外合作办学如何改进才能满足北京地区高中生的需求等方面的关键信息,基于调查结果分析对北京地区中外合作办学未来的发展规模和方向设计提出了政策建议:扩大办学规模、丰富专业设置、优化办学结构、提升办学质量、加强意识形态监管。

    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外合作办学在地国际化在地留学

    大力弘扬践行教育家精神

    马陆亭
    21页

    "红船精神"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张小锋李孟一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神产物,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特征,蕴含着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丰富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新挑战,必须深入挖掘和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筑牢理想信仰之基,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红船精神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红色地质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价值与路径探究

    李想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地质文化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为国防建设和军工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反映了核地质人积极投身核地质事业的理想信念、科技报国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地质文化对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具有重要价值,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思想引领,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青年厚植爱国情怀。因此,要通过课堂育人、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三条路径探究红色地质文化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具体路径。

    红色地质文化立德树人高等教育

    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的类型、依据及评价

    刘益王妍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提出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我国高等教育总体上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种类型。据此,各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层次、学科专业门类及特色、教学科研类型以及对接的产业类别等将高校进行了一维和二维的划分。分类依据的选择体现了地方政府在高校科学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办学等方面的导向作用。各地在分类评价上既有共性也有特性。我国地方高校分类发展如何进一步完善体系、明确内涵、科学评价仍须探索。

    地方高校分类发展类型依据评价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建设的实例研究

    宋美彦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北京市属高校分类发展建设等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在激发办学活力、规范办学行为、强化内部控制等方面,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以A高校为例,介绍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方法,对高校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优化路径提出有效措施,为高校推进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提供借鉴。

    内部控制信息化流程风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