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

尹伟伦(兼)

双月刊

1000-1522

bldxeb@bjfu.edu.cn

010-6233767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林业专业学术刊物。刊登林学基础理论、造林经营、森林经理、森林资源与环境、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林业经济、林业机械、木材加工、家具与室内设计、林产化学、园林植物与园林设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简报、综合评论、学术问题讨论、书刊评价及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林业院校师生,林业生产、科研管理等部门的科技或管理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榛子全基因组ChSEP基因鉴定、多克隆抗体制备及其在胚珠中的表达研究

    赵棣胡献文魏珩程云清...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正常的胚珠充实是榛子种仁形成的前提与基础,胚珠充实不足可频繁导致瘪仁、空壳果实的形成,SEP基因被认为是可以影响胚珠发育的E类MADS-box基因.为研究SEP在榛子种仁充实过程中的重要调节作用,拟鉴定参与榛子胚珠发育的重要作用基因ChSEP,并制备ChSEP的多克隆抗体,开展正常发育与败育胚珠中ChSEP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以期为深入解析SEP基因调控榛子胚珠发育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榛子基因组与转录组数据鉴定基因组中所有的SEP基因家族成员,并进行重要SEP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基因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最后对参与胚珠发育调控的重要 SEP蛋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榛子基因组中鉴定到 3 条 ChSEP蛋白序列(Cor0054610.1、Cor0008190.1、Cor0119400.1),所有ChSEP蛋白均包含SRF-TF与K-box结构域.制备了Cor0054610.1的多克隆抗血清E18305和E18306,它们的抗体抗原条带分子量在 45 kDa左右,1∶1 000 稀释后可检测到 1~2 ng抗原.(2)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表明:ChSEP在发育胚珠与败育胚珠的珠被中均有表达,珠被中的ChSEP表达量高于子叶,正常发育胚珠与败育胚珠 ChSEP分布特征差异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在转录与蛋白水平上提供了 ChSEP(Cor0054610.1)参与榛子胚珠发育调控的证据,为深入解析榛子胚珠发育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榛子SEP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

    7种观赏桃新种质的TP-M13-SSR分子标记鉴定及亲缘关系分析

    侯佳音冯树香代嵩华闫淑芳...
    132-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以 7 份选育出的观赏桃新种质和 15份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通过简单重复序列(SSR)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鉴定,旨在探讨新种质与市面上常见桃品种的种间遗传距离与亲缘关系,为观赏桃起源演化、开发利用和亲本选配提供参考.[方法]利用 36 对引物进行TP-M13-SSR PCR扩增以及荧光毛细管电泳检测,并对扩增产物的扩增效率及引物多态性进行分析.对 7 份观赏桃新种质'T20'、'T22'、'T28'、'T10'、'T13'、'T9-1'、'早花'与 15份已有常见桃品种的亲缘关系进行鉴定,利用 6 个SSR位点构建 22 份观赏桃种质资源的指纹图谱,进行Neighbor-Joining聚类并结合表型性状开展综合分析.[结果]36 对引物中筛选得到 25 对高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 183 个多态性等位基因和 98.396个有效等位基因,观察杂合度平均值为 0.341,预期杂合度平均值为 0.739,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为 1.546,引物多态性信息指数平均值为 0.683,介于 0.510~0.841 之间.新种质'T20'和'T10'与已有'台阶'品种相似系数最大,分别为 0.95和 0.92,'T20'和'台阶'的枝型、花瓣颜色及花瓣类型等表型性状都相同;新种质'T13'与已有'五宝桃'品种相似系数最大,为 0.86;新种质'T22'与已有各品种相似系数很小,其表型性状与其余 21 份种质相比有较大不同;新种质'T9-1'和'早花'与已有'朱粉垂枝'品种相似系数最大,为 0.94.[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SSR指纹图谱,更加直观和快捷的对观赏桃种质资源进行鉴定,为后期观赏桃种质资源的创新、种质资源库的建立及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技术与理论支撑.

    观赏桃SSR亲缘关系分析新种质鉴定

    云杉花墨天牛成虫携带松材线虫数量的研究

    王珏张彦龙舒红郑雅楠...
    142-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媒介昆虫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危害有着重要影响,明确我国松材线虫媒介昆虫云杉花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的数量,对松材线虫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于 2018-2020 年在辽宁省抚顺市大伙房实验林场开展了调查.采集被云杉花墨天牛危害的红松疫木,锯成 1m长木段,两端蜡封保湿,置于养虫笼内饲养,每天收集初羽化的云杉花墨天牛.同时通过悬挂诱捕器和震落收集感病红松林内的云杉花墨天牛并带回实验室.将所有收集到的云杉花墨天牛活体解剖为头、胸、腹 3部分,采用贝曼式漏斗法分离其体内携带的线虫,并记录松材线虫数量.[结果]结果表明:疫木包网中收集的 160头云杉花墨天牛初羽化成虫体内携带线虫的天牛有 58 头,占总体的 36.25%.平均每头天牛携带松材线虫 336.74条,携带量最多为 5 560 条,雌成虫平均携带量为 458.52 条,雄成虫平均携带量为191.54条,雌雄差异不显著;林间收集的 274头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内携带线虫的天牛有 38 头,占总体的 13.87%.平均每头天牛携带线虫 214.92条,携带量最多为 2 486条,雌成虫平均携带量为 161.81 条,雄成虫平均携带量为 280.53 条,雌雄差异不显著;云杉花墨天牛胸部线虫数量最多,平均为 35.88 条,其次是头部,平均为 0.88 条,最少的是腹部,平均为 0.34条,胸部线虫数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部分的线虫数量.[结论]本研究发现我国云杉花墨天牛成虫体内松材线虫携带量远低于日本云杉花墨天牛,更低于松褐天牛的携带量,雌雄天牛成虫间携带量差异不显著,且松材线虫主要分布于天牛胸部.

    云杉花墨天牛松材线虫携带量媒介昆虫

    晋西黄土区径流含沙量随坡长变化的试验研究

    李阳张建军于洋胡亚伟...
    148-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坡长是影响坡面径流形成及土壤侵蚀过程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以晋西黄土区坡面不同坡长处的含沙量为研究对象,旨在探明坡面径流含沙量随坡长的变化规律,阐明坡长因素对坡面侵蚀过程的影响.[方法]分别在 5°和 20°的坡面采用 7.5 和 10.0 L/(min·m)的单宽流量开展放水冲刷试验,测定 0~5m坡长内不同位置的径流含沙量和土壤剥蚀速率.[结果](1)径流含沙量随坡长增加逐渐增大,且在较大坡度与流量条件下增加更快.此外,坡度和流量条件的增大会提高坡面径流含沙量.(2)土壤剥蚀速率随坡长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出现峰值的位置随着流量和坡度条件的增大向坡顶方向移动.土壤剥蚀速率随着坡度和流量条件的增加而增大.(3)S型曲线能很好地拟合各条件下径流含沙量与坡长的关系,决定系数R2≥0.96.曲线模型中的 3个参数能很好地反映坡面侵蚀特征,分别为最大含沙量随坡度与流量条件的增大而增大,侵蚀最快的位置随坡度与流量条件的增大而减小,含沙量变化速率随流量与坡度的增大而增大.(4)基于S型曲线过程理论与试验计算值,若以 60 mm/h强度的降雨为防范对象,建议 5°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 426 cm,20°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 313 cm;若以 90 mm/h强度的降雨为防范对象,建议 5°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 366 cm,20°条件下的植被工程护坡措施与坡顶间距不应超过 283 cm.[结论]本研究基于坡面侵蚀理论过程与冲刷试验结果提出并模拟了泥沙含量随坡长呈现出缓慢增加-快速增加-缓慢增加至饱和的S型曲线增长过程,根据曲线的特征提出了晋西黄土区护坡措施的布设方式.这有助于深入理解坡面侵蚀机理,为晋西黄土区坡面侵蚀模型参数估算与水土保持措施布设提供依据.

    径流含沙量土壤剥蚀速率坡长S型曲线晋西黄土区

    毛竹不同构造中细胞化学成分及热稳定性研究

    李欣钟土华陈红李晶晶...
    156-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毛竹节间和节子的宏观构造和生理功能截然不同,通过对比分析毛竹节间和节子主要构成单元纤维和薄壁细胞结构和性能的差异,能够为纤维和薄壁细胞定向分离和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物理与化学两种分离方法分离获得竹节和节间中纤维和薄壁细胞,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仪、热重分析仪、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等表征手段研究纤维和薄壁细胞的化学成分、热稳定性及微观结构.[结果]节间与竹节的纤维形态上两端均呈现尖削状且细长,节间薄壁细胞能明确区分长、短细胞,而竹节薄壁细胞则呈现出圆形、椭圆形、方形等形态;节间中纤维素含量高于竹节,节间中木质素含量低于竹节,而两者半纤维素含量相差不大;纤维中纤维素含量高于薄壁细胞中纤维素含量,纤维中木质素含量低于薄壁细胞,纤维中半纤维素含量与薄壁细胞中半纤维素含量相差不大;节间薄壁细胞的最大降解温度(390.32℃)最小,而竹节薄壁细胞的最大降解温度(393.54℃)最大.[结论]节间与竹节的纤维在形态上的差别不太大,节间薄壁细胞分为长细胞与短细胞,而竹节薄壁细胞长短细胞的区分不明显;不同位置的纤维和薄壁细胞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不同,而半纤维素含量相差不大;竹节中纤维和薄壁细胞的热稳定性都比节间略高,竹节的热稳定性比节间好.

    毛竹纤维薄壁细胞微观结构化学成分热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