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El Ni?o事件发展期对中国东部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

    蒲于莉洪沁冯娟
    242-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1961-2020年的再分析资料和中国台站观测降水数据集,研究了东部型El Niño事件发展期夏季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东部型El Niño在发展期夏季对中国极端降水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东部地区,造成华北和江南地区极端降水减少,江淮地区极端降水显著增多。进一步分析其中的物理过程发现,当东部型El Niño事件处于发展期夏季时,赤道东太平洋出现显著的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暖异常,西太平洋区域表现为冷异常,导致反气旋性环流异常。同时,西北太平洋区域存在SST暖异常,对应气旋性环流异常。异常的SST分布激发了"正-负-正(+-+)"的东亚-太平洋型(East Asia-Pacific,EAP)波列异常,对应着"负-正-负(-+-)"的降水配置。在2个异常环流的交汇处有显著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江淮地区带去了充足的水汽。而华北地区主要受到反气旋性环流和蒙古高压的共同控制,并受到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异常西北风影响,存在显著的辐散下沉运动,降水的动力条件不足。并且,在东部型El Niño事件发展期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东,不利于江南地区降水的发生及水汽的输送,进一步造成江南地区极端降水减少。以上结果显示东部型El Niño事件在其发展期夏季对中国极端降水存在重要的影响,为区域极端气候预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东部型ElNiño事件极端降水发展期

    基于Landsat影像的雄安新区2013-2021年土地利用变化检测和生态政策评估

    朱国梁江波刘雨菲
    250-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2013-2021年共9期Landsat8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监督分类方法,得到新区逐年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结果,进行LUCC分析及生态品质评价。结论:1)分类结果总体精度>86。8%,K为0。81~0。88,优于同期FROM-GLC及GLC FCS全球分类产品;2)雄安新区设立至今耕地面积减少,不透水面和林地面积增长,蓝绿空间面积占比由12%增加至30%,雄安3县(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建设严格遵循了新区《规划纲要》中植树造林、城市发展、湿地涵养3项不同的建设任务,各县主要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分别为耕地向林地的转变、耕地与不透水面的相互转变以及耕地向水体和水生植被的转变;3)不透水面扩张与城市建设对生态品质的负面影响正逐步被森林覆盖率、蓝绿空间面积增加带来的正面影响所抵消。总体看,雄安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遵循新区规划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成果。

    雄安新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面向对象分类遥感Landsat8建设政策评估

    基于能量系统语言的土地流转能量流动过程模拟——以河北太行山区东高昌村为例

    樊围国陈珂翰位贺杰陈楠...
    260-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河北太行山区东高昌村2016-2019年土地流转数据,运用ESL(energy system language)模型对河北太行山区土地流转前后过程进行模拟评价,基于土地利用情景和劳动力投入视角进一步模拟了土地流转后系统能量变动情况。结果表明:1)土地流转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及生态环境相比土地流转前均有显著提升。1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12。97、2。10、36。54倍;5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15。34、4。23、39。22倍;100年后农作物生物量、资本和林地生物量分别达到土地流转前的26。79、7。39、66。60倍。2)改变种植结构的流转效果一般,但调整劳动力投入结构使土地流转后的南瓜生物量和资本呈现倒"U"形变化趋势,南瓜生物量在24年达到峰值,资本在48年达到峰值。投入当地劳动力使农作物生物量提高46。5%,资本提高212%,效果最为显著。

    土地流转过程ESL模型河北太行山区土地资源资本化

    基于CMIP6的黄河流域极端降水时空特征分析

    冯安兰张强宋金帛王港...
    27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降水灾害风险增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对区域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黄河流域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国家战略。因此本文对黄河流域极端降水事件过去及未来的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1)1975-2014年,空间分布上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西北低、东南高的格局。时间变化上,除年降水量、中雨时间、5日最大降水量呈微弱的下降趋势外,其余各指数均呈上升趋势但不显著,极端降水事件较少。2)2015-2100年,各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各极端降水指数的多年均值在空间分布格局上与历史时期相似,排放升高,辐射力变大,极端降水指数呈现显著增加的区域面积不断扩大。在SSP1-2。6情景和SSP2-4。5情景下,黄河流域呈现显著增加的区域集中于西南部,而在SSP3-7。0和SSP5-8。5情景下,除西南地区外,东部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呈显著增加,除年降水量外,其余各极端降水指数随着排放升高呈现显著减小趋势的区域逐渐集中于甘肃、青海两省。3)黄河流域四季的年均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不同季节均具有湿润化的发展趋势。除宁夏外,其他地区的日最大降水量和5日最大降水量2种指数在四季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各地区这2种指数的最大值集中在7月份,预估未来时期黄河流域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季。本研究可为黄河流域极端降水的防范提供有效依据,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极端降水CMIP6时空变化特征黄河流域

    1985-2020年太湖月尺度高精度水体面积提取分析

    张莘琛祝一诺叶爱中
    285-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选取太湖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长期高分辨率水体掩膜数据集,通过水体分类增强算法纠正数据中受到云、云阴影、地形阴影等污染的像素。本研究提供了长达30多年(1985-2020年)的太湖月尺度水覆盖图和水体面积数据,其中水体面积平均值为2 421。00 km2,数据方差较算法纠正前锐减,平均面积增强率达20。76%,验证结果可靠。这些数据可以用来支持水资源分析和科学管理,并为维护该区域的生态平衡和持续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太湖月尺度水体面积

    基于体脑综合评价的3~6岁ASD儿童动作技能测评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

    朱岩张小燕刘晓辉刘秋实...
    293-30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和层次分析(AHP)法构建3~6岁ASD儿童动作技能测评体系;采用实验法对8名3~6岁轻度ASD儿童进行动作技能、体质水平和脑电图(EEG)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依据儿童生长发育里程碑、动作发展顺序规律、ASD儿童核心症状和生活技能发展,采用Delphi法构建3~6岁ASD动作技能测评体系,包括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5项、三级指标39项。本研究立足ASD儿童动作技能教育与干预建立测评指标,是针对ASD儿童发育规律和核心症状开展评测→干预→教育→反馈→ 提升的结合体。测评体系通过信效度检验,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便于一线ASD融合教育工作者开展测评和教育活动。2)ASD儿童存在显著的动作技能、体质水平、脑电活动的异常和低下状态。其动作技能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BCS、BMS、OCS、HFS,其中OCS和HFS受认知发展影响大。各脑区多波段的异常激活、delta和theta波能量高,alpha波能量低,导致儿童注意力无法集中、感觉加工异常。体质评分及格率低,影响ASD儿童健康相关入学准备水平和未来参与学校教育的能力。ASD儿童亟待开展以动作技能为切入点的体脑发育综合干预和教育,以促进ASD儿童融入学校教育,获得康复和发展。

    3~6岁孤独症动作技能指标体系体脑综合评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征稿简则

    后插1页

    人物介绍

    封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