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京师范大学

郑进保

双月刊

0476-0301

jbnuns@bnu.edu.cn

010-62207851

100875

北京新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CSSCI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物学和技术科学、环境科学、交叉科学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学术论文,其中属省部级以上各种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占90%左右。正努力实现“国内第一源、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学术刊物”的办刊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阶动力学粒子的布朗运动

    涂展春
    914-919页
    查看更多>>摘要:讨论了与谐振子热浴耦合的高阶动力学粒子的运动行为,导出了含高阶动力学的朗之万方程及其对应的福克-普朗克方程.

    高阶动力学布朗运动朗之万方程福克-普朗克方程

    掺杂棋盘晶格中的d波超导配对对称性

    潘月马润宇马天星
    920-9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如何理解棋盘晶格中的强关联电子现象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在阻挫系统中,量子蒙特卡罗模拟通常会遇到符号问题.我们采用约束路径量子蒙特卡罗方法,有效地避开符号问题,研究了定义在掺杂棋盘晶格Hubbard模型中的超导配对关联.我们发现:d波对称性的超导配对关联函数优于其他对称性;d波配对关联函数随着次近邻跃迁强度t'的减小而增大,随着库仑相互作用的增加而增大.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理解超导体中的关联效应及其超导配对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也为理解阻挫和超导的关系提供了思路.

    棋盘晶格超导电性量子蒙特卡罗方法配对对称性

    塞曼场下狄拉克费米子系统的输运与磁序转变

    孟敬尧郭恺怡梁颖
    926-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行列式量子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了二维石墨烯晶格中塞曼场诱导的相变.库仑斥力U、无序⊿和磁场B之间的竞争将原本是半金属的状态驱动到具有不同特征的绝缘相,且对于塞曼场诱发的带绝缘相,增强电子相互作用和键无序,将有效降低相变需要的临界磁场.随着磁场持续增加,磁场诱发对称性破缺进而诱发反铁磁相,最终系统进入完全自旋极化状态.在电子关联系统中,弱相互作用会促进磁场对反铁磁的效应;然而当U>Uc=4.5时,相互作用继续增加将抑制该效应的强度.平行磁场的引入,为在实际材料中观察到输运转变和磁转变提供了可能.

    石墨烯塞曼场Hubbard模型行列式量子蒙特卡罗(DQMC)方法

    从相敏相干性到超聚束的二阶干涉

    门雪娇叶志远赵迹伦丁晨鑫...
    934-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傅里叶变换的共轭对称性,通过操控光场的空间相位分布而产生一种新型的相敏对称热光,它具有空间对称位置振幅相同、相位反相关的特点.这种相敏对称热光自身依然体现出热光所具有的聚束效应(其关联系数的峰值为2),而在二阶干涉实验中会产生反常的空间超聚束效应,其理论峰值为3.对比赝热光等其他光源,相敏对称热光的超聚束效应可以突破二阶干涉条纹的可见度上限,从原始的1/3提升至1/2.对上述特性我们进行了实验验证,揭示了相敏相干性和超聚束关联之间的紧密联系,利用这类光源可以提升基于强度关联测量的图像可见度,同时也提供了一种产生超聚束热光的新手段.

    超聚束效应二阶干涉相敏相干性强度关联

    微泡腔光微流传感中的传质问题研究

    俞骁翀胡晴张文娇张维元...
    944-9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微泡腔的光微流传感器件得益于其优异的光学性质,在微流检测领域具有极高的发展前景,但对于其内部的传质过程缺乏系统的分析.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和有限元仿真,研究了微泡腔系统内部的微流传质对其传感性能的影响.通过系统分析待测物表面吸附响应与微流系统中毛细管与微泡腔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发现毛细管拉锥与微泡腔的存在确实有效增强了表面吸附速率.这为该传感器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指导.

    光微流传感微泡腔微流传质对流-扩散方程表面吸附

    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2)对铕元素的发光增强机制研究

    宋妍妍龙江迷赵国营李永良...
    951-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增强稀土有机薄膜的发光效果,在制备稀土发光薄膜过程中引入了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2).利用滴铸法将不同浓度的Au@SiO2滴在石英片上;利用旋涂法将Eu(dbm)3phen.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CH2C12混合溶液旋涂在石英片上,制备成薄膜样品.通过对薄膜样品的性能表征后发现:引入Au@SiO2后可增强薄膜的发光强度;激发和发光增强因子最大分别为279.1%和222.9%,同时延长了薄膜样品的荧光寿命.将Au@SiO2引入稀土发光薄膜的制备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提升薄膜的发光性能,应用潜力较好.

    金纳米核-壳结构(Au@SiO2)Au@SiO2@Eu∶PMMA发光薄膜发光增强表面等离子体

    固定边界石墨烯电场驱动下的面外共振

    张成铸卫天宇王英杰李建高...
    956-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连续模型出发,结合声子计算,探讨了固定边界石墨烯片在垂直外电场驱动下形成的面外共振.连续模型揭示了共振的不同模式,并预测了共振模式的频率.这些共振模式与石墨烯的声子性质密切相关.原子级的声子计算表明,面外的声子模式对应的共振模式,其频率与连续模型的预测一致.从力学角度考虑,石墨烯片所发生的机械共振产生了结构上的非均匀变形.这种外场诱导的非均匀结构畸变,为石墨烯物性的应变调控提供了一个新的可能.

    石墨烯共振本征频率连续模型声子

    高压下Ne与离子晶体的反应机制

    邹依彤刘震严大东
    962-9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后发现,高压下Ne与离子晶体可在一定压强范围内形成稳定或亚稳定结构,稳定性驱动因素为长程静电能的减小.为验证该结论,将Ne分别与Na2O、Na2S、K2O和K2S在高压下混合,通过数值计算并分析后发现,在一定压强范围内所形成的结构为稳态或亚稳态.该工作系统总结的含Ne化合物的稳定性来源,对探究Ne在高压下的性质有重要意义.

    高压第一性原理离子晶体长程静电能

    非对称有限热源之间热机循环的基本热力学约束

    赵秀花涂展春马宇翰
    969-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讨论更一般情形中有限热源之间的热力学约束,探讨了在2个具有非对称热容有限热源之间工作的热机循环问题.假定热源热容C满足德拜定律C∝Tn,高低温热源不对称体现在它们关于温度(T)的幂指数(n)不同.对于通常的固体材料,n由材料的空间维度和所处温度区间决定;在低温热源与高温热源初始热容比很大或很小的2个极限区域,证明了热机最大功率效率关于最大功效率的函数具有不依赖于热源维度的普适形式.在数值上探讨了 2热源初始热容大小对称而热容(关于温度变化)行为不对称的特殊情况,结果显示,最大功效率和最大功率效率随高温热源维度的增大而升高,而关于低温热源维度变化的单调性则与低高温热源的初始温度比TL/TH有关.这一结果表明,若将有限热源的热容性质纳入其间热机循环的优化考量,则循环在低温端的优化方向(n在给定区间内的大小选择)要由热源初始温度所确定的卡诺效率ηC≡1-TL/TH决定.

    热力学有限热源非对称热容有限时间热机最大功效率最大功率效率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激子研究进展

    冯亦彪张天天周军窦瑞芬...
    979-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介绍了激子的基本概念及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TMD)材料中不同类型的激子态,并对TMD材料中激子的调控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了 TMD材料中激子问题的潜在研究方向及应用.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TMD)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