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张学立

月刊

2096-0239

bjsz@chinajournal.net.cn

0857-8330404

551700

中国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学院路《毕节学院学报》编辑部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查看更多>>本刊一贯坚持“二为”方向、坚持“双百”方针。通过多年的办刊实践,形成了地方性、师范性和学术性并重的特色,尤其是地方性特色,颇受各界好评。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化二维三角晶格实现光子晶体LED健康照明研究

    刘云罗林程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COMSOL仿真软件分别模拟不同形状介质柱的二维三角晶格的折射率之比、占空比、几何尺寸及周期等因素对光子带隙位置和宽度的影响.模拟结果发现:当圆形介质柱半径为70nm,占空比为0.25,背景材料折射率为1.6,介质柱折射率为1.92,且折射率虚部为0.05,其他形状介质柱的面积和填充率与圆形介质柱的相同,占空比、折射率也与圆柱形相同时,可得到蓝光成分减少的透射光谱,并将其光谱与AM1.5标准太阳光谱进行相似度对比,发现与AM1.5标准太阳光谱非常接近.所得结论在光子晶体LED光谱调节、滤波、提高发光效率等方面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介质柱光子晶体带隙LED健康照明光谱

    无水-半水复相磷石膏水化性能影响因素研究

    潘玲
    7-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复相磷石膏的结晶析晶理论,研究了预处理工艺、石膏浆体pH值和石膏颗粒粒径对复相磷石膏水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石灰中和预处理工艺制备出的复相磷石膏晶体形貌好,强度高;选取恰当的石膏浆体的pH值有利于复相磷石膏的强度提升,浆体碱性过高会导致凝结时间变长.石膏颗粒的大小影响复相磷石膏的水化速度,在96~110μm粒径范围内,复相磷石膏硬化体的强度均满足GB/T9776-2008《建筑石膏》检测标准.

    复相磷石膏预处理水化性能

    聚丙烯/乙烯-丙烯酸共混体系等温结晶行为研究

    杨姗杨红艳李玉华顾雪梅...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熔融挤出制备的聚丙烯(PP)与乙烯-丙烯酸物(EAA)共混物与磷石膏(PhG)改性的PP/EAA共混体系在不同结晶温度(120℃、125℃和130℃)下的等温结晶行为.对比两种共混体系的结晶行为,PhG的加入可以有效缩短共混体系的结晶时间,从而提高共混体系的结晶速率,同时PhG加入后诱导共混体系生成了β晶型的晶体并提高了共混体系的熔融温度.由此可见,PhG在共混体系中起到了很好的异相成核作用.

    共混体系等温结晶结晶速率结晶时间异相成核

    外电场作用下CS分子结构及光谱特性研究

    梁冬梅荆涛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分子CS的外场效应,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在0~0.04a.u.的静电场中对其基态几何结构进行了优化,得到了键长、偶极矩、总能量和电荷分布;在此基础上,采用CIS/B3LYP/6-311G**方法研究了分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随外电场的变化.结果表明:电荷分布随着外电场的增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使键长不断增加,总能量先增大后减小,偶极矩先减小后增大.紫外-可见吸收峰的波长为246nm,随着外电场的增强,吸收峰发生了显著的蓝移或红移,但波长仍处于紫外范围.

    密度泛函理论激发态外电场

    综合物探在团溪地热构造中的应用

    高柱刘小单吕庆仿李章杏...
    2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EH-4大地电磁法、CSAMT可控源测深法、氡气探测、磁法勘探综合物探方法对团溪地热资源进行勘查研究,探测出该区的导热构造与控热构造位置,圈定了地热资源的分布范围.4种物探方法相结合,准确推测出勘查区3号测线点距600-800m、埋深300-500m的范围内存在一走向约为北东50°的含水断裂构造,综合该区地质资料推测该异常为团溪断裂(F1),为后期的钻探工程提供了依据.

    综合物探团溪断裂地热构造

    基于GNSS速度场的川滇地区现今地壳构造运动形变特征分析

    范成成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川滇地区划分为5个次级块体,利用块体运动的整体旋转与线性应变模型分析近年来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的GNSS对地观测速度场数据,得到该研究区域相对于亚欧板块1°×0.5°的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场.分析该区域形变速度场和应变场的空间变化,发现川滇地区整体上呈现出由北向南顺时针变化的微弱压缩和扩张运动,川东南块体、川青甘块体分别呈NW-SE134.3°、NW-SE83.5°的微弱压缩运动,滇西块体、川西块体和滇中块体分别呈NW-SE90.2°、NW-SE28.2°、NW-SE68.7°的微弱扩张运动,其中川西块体的扩张运动相对于其他次级块体较为明显.川滇地区各次级块体形变在空间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川滇地区主压应变轴从北至南由EW方向逐渐按顺时针偏转,到南部转变为NS方向,其变化走向为0.17°-89.89°,与利用地球物理方法得到的主压应变轴优势方向大体一致.

    川滇地区GNSS速度场应变场地壳形变

    瓦斯赋存的地质控制特征——以土城矿为例

    陶玉衡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瓦斯地质理论结合数理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影响瓦斯赋存的地质因素,结果表明:煤层埋藏深度、变质程度是龙潭组煤段之间瓦斯赋存的主控地质因素,煤层厚度与地质构造是单一煤层或煤层局部范围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龙潭组煤系上段煤由于煤变质程度相对较低,在煤化过程中生成的瓦斯量不及下段煤,后期地层抬升作用又使其遭受了更强烈剥蚀,不利于瓦斯保存,造成上段煤瓦斯含量相对较低.厚煤层由于煤化过程中能够生成更多的瓦斯,煤层瓦斯含量相对较高,同时其受构造运动的改造作用也更显著,煤层在纵向或横向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地质构造通过改造煤厚条件来控制局部煤层瓦斯赋存.

    瓦斯地质数理统计煤系瓦斯赋存控制因素

    考虑结构性的复杂黄土边坡稳定性分析

    罗爱忠方娟陈昌禄朱世琰...
    43-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土的结构性是一种结构势能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综合力学效应,这种力学效应在微观上通过土体颗粒间的固化联结和空间排列来表征,结构性参数可定量化描述土体的结构性,引入考虑结构性参数的摩尔-库伦抗剪准则,以反映土体结构性对抗剪强度参数的影响.以黄土地区某一在地震烈度为9度作用下的黄土边坡为例,基于黄土边坡动力稳定性分析原理,提出了考虑结构性的拟静力分析法,对黄土边坡进行了动力稳定性分析,分析了动力作用下黄土边坡位移、应变、滑面特征等,验证结构性参数作为边坡稳定性分析判据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且这一方法能定量地确定边坡滑动面的位置及所对应的安全结构性参数;分析方法及结果对指导黄土地区工程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黄土边坡结构性参数地震稳定性

    同一转速下可变升程对汽油机缸内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

    喻虹琳张卫华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排放法规越加严格和能源紧缺的大环境下,低油耗、低排放成为现代发动机发展的重要方向.可变配气技术在提高发动机动力性、降低油耗和减少排放方面潜力巨大.因此研究可变气门升程下的缸内流动特性对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大意义.又由于影响发动机发出功率的因素主要包括气缸内的气流运动以及燃烧质量.因此,利用FLUENT软件对发动机压缩过程的缸内流场进行模拟研究,通过模型建立,分析相位调节X=3mm不变情况下,对发动机在2000r/min转速下不同升程差对缸内流动特性燃烧的影响.

    压缩过程缸内流场燃烧

    联合Sentinel-1和Sentinel-2数据的森林可燃物载量反演研究

    董奎谭本会余斌
    58-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森林可燃物估测精度对有效防范森林火灾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威宁为研究区域,利用Sentinel-1A和Sentinel-2A遥感影像光谱信息、植被指数及影像纹理信息及森林可燃物样地调查数据,基于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算法、神经网络及装袋算法等4种模型进行森林可燃物载量遥感反演.结果表明:随机森林算法拟合效果最好,R2高达0.873;反演效果呈现出主被动式遥感结合的反演>主动式遥感>被动式遥感,联合雷达遥感和多光谱遥感数据,能够提高森林可燃物载量反演精度.

    Sentinel-1ASentinel-2A森林可燃物随机森林算法多元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