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

周景勤

季刊

2096-1286

jgykyc@126.com

010-64720753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街19号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属综合性学术刊物,以研究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探索现实中的改革与发展问题、交流教育理论与方法、介绍国内外学术动态为主要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数据安全监管的欧盟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张丽丽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据已经成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流动可以创造经济效益,但也存在安全风险,国家、数据运营者以及数据所有者等主体需要对数据的安全有序流动进行监管和保护.经过几十年的数据安全监管规则体系建设,欧盟形成了以《一般数据保护条例》为引领的相对严格、完善和多层次的数据安全监管规则体系,并在规则框架内设置了相应的监管机构,构建起覆盖全域和成员国两个层面的数据保护机构运行机制.借鉴欧盟的经验做法,可以从加快制定数据分级分类标准,细化和明确数据流动中不同主体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参与双边和多边监管规则建设等方面完善我国数据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在监管机构的设置及运行方面,可以构建"1+X"数据保护机构体系,并形成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运行机制,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监管规则监管机构

    京津冀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吕明元朱光瑶
    10-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数字经济作为新引擎驱动产业结构升级已经成为共识.为探究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发挥的作用,首先进行理论机制分析,之后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利用京津冀地区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系统分析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金融发展是京津冀地区数字经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传导路径.据此提出建议:京津冀地区应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积极引导数字经济赋能金融发展,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

    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分析

    冯路瑶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工业机器人的大量使用,机器人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受到广泛关注.利用IFR公布的工业机器人数据与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工业机器人使用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内部引入工业机器人会显著降低就业水平,且该影响主要通过提高就业破坏和降低就业创造这一途径实现的.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业机器人使用对大规模企业、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以及中西部企业的负向冲击更加明显.中间机制分析结果显示,工业机器人使用会改变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和净资产收益率,进而对企业的就业总量和就业结构产生影响.最后综合以上研究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工业机器人劳动力市场就业创造就业破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王慧敏
    27-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2003—2019年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或地区直接投资数据,借助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可发挥正向投资效应,显著推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采用加入第三国效应的三国模型检验发现,第三国资本禀赋、政治经济稳定性等因素会使企业直接投资产生转移效应,致使中国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产生挤出效应.分时间段检验发现,2009—2019年间,第三国效应对中国直接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一带一路"贸易便利化对外直接投资第三国效应引力模型

    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数字化转型的路径研究

    杨涛
    36-44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对数字化转型的大势所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该克服自身学科特性等因素带来的困难进行变革.数字化转型的目标要基于工作岗位,聚焦行业情境;转型的路径要围绕更新教育理念、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应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五方面展开.其中,校企合作是关键,通过共建数字化资源、联合培养人才、共享资源与技术三种形式发挥积极作用.

    数字化转型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问题分析及数字化教学策略改进

    狄浩林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学习倦怠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学习兴趣和成就感低所致.职业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内感官偏好直接影响学习的成就感.因此,以高职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倦怠情况,通过信度、效度检验问卷的可靠性和有效性,运用熵权法计算学习倦怠问题的权重,测算倦怠程度,区分学习倦怠类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学习倦怠成因,结合职业兴趣和内感官偏好,利用决策树、神经网络等方法构建学习倦怠成因分类模型,细化学习倦怠成因,提出针对性的数字化教学改进策略,从而改善或避免学习倦怠现象发生.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职业兴趣内感官偏好教学策略

    物流管理专业数字素养框架的构建逻辑:产业·场景·融合

    王艳梁艳
    5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素养框架是表达数字素养与数字技能复杂关系的通用方法.专业数字素养框架是在产业数字化过程中,数字要素与职业功能的全面解构,是专业数字技能培养的重要抓手.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急需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的支撑,数字技能的培养要在科学的专业数字素养框架基础上进行,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应基于"产业所需—场景解构—融合进阶"的形成逻辑,构建专业数字素养框架.

    数字素养框架专业数字素养框架产业场景融合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网络社群的价值重塑与建构路径研究

    喻泽坤王海洋路国华
    5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社群逐渐成为大学生社交主阵地之一,处于网络社群开放、自由隐蔽的环境中,大学生容易被不良社交引入价值观陷阱,影响其正确认识世界和健康发展.在顺应大学生社交发展特点的基础上,秉持"三全育人"理念,提出厚植核心价值观以塑造文化内核、搭建架构以提升内容质量、完善制度以强化治理水平等策略,以期建构有育人内核、育人基础、育人环境的高校网络社群,利用其独特作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培育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网络社群三全育人核心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有效融合的路径研究

    李敏单晓宁
    6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底蕴深厚的教育资源和把握方向的航标灯,高校校园文化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科学更专业的高质量传播以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二者的有效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目前,二者在融合内容、机制、载体等方面存在现实困囿,通过调研分析提出了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拓展资源力量,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建设实践和传播推广;赋能队伍建设,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才培养基石;创新融合方式,高质高效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育人环境,特色彰显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浓厚氛围的优化路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文化融合路径

    全球数字财金发展动态、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全球数字财金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专题论坛综述

    冯秀娟宋韶君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背景下,培养更多具备数字素养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全球数字财金发展与技能人才培养论坛"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分论坛,以"数字引领未来职教开创新局"为主题,瞄准数字经济发展前沿动态,聚焦财税金融技能人才新需求,探讨数字财金技能人才培养新路径.论坛立足财金领域数字化转型大变局,以数字化思维破解财金技能人才培养困局,为职业教育数字财金技能人才培养开创新局,为推动首都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技能强国、教育强国战略贡献了方案和智慧.

    全球数字财金发展技能人才培养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