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杜炜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情况,总结疾病的治疗经验.方法:纳入129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研究对象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具体类型、对比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和未发生心律失常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将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对两组实施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治疗组胺碘酮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29例患者中,共63例(48.84%)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包括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低,P<0.05,脑钠肽水平较未发生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的左心室射血分数、脑钠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心室射血分数较对照组高,P<0.05,脑钠肽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易发生室性心律失常,该并发症的发生会导致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胺碘酮用于治疗该并发症可获得良好疗效.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心功能胺碘酮

    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疗效研究

    许明友江深河赵宝平谢大伟...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骨髓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病灶清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行病灶清除术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康复进程.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上,研究组、对照组依次为93.33%、1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进程上,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所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病灶清除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抗生素骨水泥治疗能有效提高骨髓炎的临床疗效,加快康复进程.

    骨髓炎病灶清除术抗生素骨水泥

    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联合谷胱甘肽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

    郑思琪韩贞贤
    116-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中将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联合谷胱甘肽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患者为例,研究的开展时间在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共选取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单纯的特布他林治疗,为对照组,另一组则给予特布他林、糖皮质激素联合谷胱甘肽治疗,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FEV1和FVC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项数值均发生改变,试验组患者的FEV1和FVC更高,改善频率更大,效果更显著,数据差异显著,存在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较大,P<0.05,试验组效果好.同时,治疗前,两组患者在PaO2和PaCO2方面的指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PaO2为(10.45±1.47),PaCO2为(6.95±1.65),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试验组患者更接近正常值,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时将糖皮质激素、谷胱甘肽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方法进行应用,其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改善,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临床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可进行推广使用.

    糖皮质激素、特布他林联合谷胱甘肽慢阻肺急性加重期临床效果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的临床分析

    陈明骥朱瑜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从我院抽取50例具有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观察组),随机选择50例不存在神经精神症状深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透析龄、血压水平以及肾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血透失衡综合征患者以及尿毒症患者的透析龄少于对照组,尿毒症脑病患者的血肌酐与肾功能水平高于对照组,脑血管意外患者的透析龄、年龄以及血压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存在神经精神症状的慢性肾衰血透患者中,脑血管意外、血透失衡综合征以及尿毒症脑病比较常见,主要影响因素为年龄、透析龄、血压水平、血肌酐以及肾功能等.

    慢性肾衰血透患者神经精神症状

    孕前检查对孕期疾病检出及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的临床价值分析

    勾宪飞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孕前检查对孕期疾病检出及新生儿出生缺陷防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20年5月我院400对新婚夫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200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指导,试验组以孕前检查为主,对比研究对象孕产期知识掌握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结果:试验组的研究对象孕产期知识掌握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研究对象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试验组疾病筛查情况要好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现阶段社会发展中,孕前检查对疾病筛除具有重要帮助,同时在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上也具有重要作用,故而能够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孕前检查孕期疾病新生儿出生缺陷预防控制临床价值

    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黄英
    122-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寻临床路径教学法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期间实习护理专业学生80名,基于学号单双号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观察组接受临床路径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各项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教学方法的评价更高(P<0.05).结论:在护理实践教学中,临床路径教学法教学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临床护理实践教学临床路径教学法

    观察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王敏
    12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一共选择了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强冷凝集血常规检测标本,给予三种不同的标本处理方式,37℃水浴法、血浆置换法和预稀释法,对比三种处理方式在血常规检测结果的情况.结果:37℃水浴法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为3.58±0.95、114.8±15.4、9.14±1.24、242.4±26.1,血浆置换法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为4.93±1.29、124.5±12.5、8.71±1.45、92.3±11.1,预稀释法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的检测结果为5.16±1.51、131.3±17.2、9.55±1.78、244.8±36.3,对比发现预稀释法在检测以上指标方面的数据均要高于另外两组.结论:强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较大,需要根据临床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理的标本处理方式才能够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强冷凝集血常规检测结果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

    梁秀玲
    126-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肺透明膜病,主要发生于早产儿,是早产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保暖、抗感染,保证营养的供给,早期给予PS和辅助通气的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干预护理,可以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减少新生儿的死亡率,使患儿的生存质量与预后有了很大的提高.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促进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及质量提升中细节管理的应用

    陈文清
    128-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产科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及质量提升中细节管理的应用.方法:首选确定选择对象,将其选择范围确定在于我院门诊接受产检的孕妇,然后确定样本选择时间,时间在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研究分组:将使用优质护理方式的孕妇设定为对照组,将在对照组之上使用细节管理干预方式的孕妇设定为观察组;组别样本数:每组均为30例.对其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数据进行研究和分析后显示,观察组风险事件的发生率较低,对照组相比之下高一些,组间数据统计学比较明显.结论:在产科门诊临床上采用优质护理的同时,在进行细节管理干预方式,可使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产科优质护理细节管理

    心理护理联合社工服务介入重性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关系的研究进展

    周艳平梁晋红范自福赵婧婧...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率日益增高,精神障碍患者常伴有思维、情感等障碍,病程较为迁延、反复.而高达50%的重性患者可引起精神残疾,给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在我国家属大多与精神障碍患者共同生活,且接触时间最多,而患者的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及冲动行为,常常使家属常常感到精神紧张,如出现焦虑、抑郁、担心、恐惧等负性情感,加上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污名化,其家属往往会出现自卑心理,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关系不容乐观.此外,对精神科患者家属进行研究发现,其人际关系敏感较一般人更为严重.

    心理护理精神障碍患者家庭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