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

    黄巍
    216-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10-2020.2收治的86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3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使用雷贝拉唑进行治疗,对观察组患者使用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来进行治疗,在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中医候诊积分.结果:实施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高于实施雷贝拉唑治疗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中医候诊积分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没有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胃食管病时,不管是单独利用雷贝拉唑治疗,还是在雷贝拉唑的基础上增加旋覆代赭汤治疗,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是旋覆代赭汤联合雷贝拉唑来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比较好,同时中医候诊积分在治疗后降低得更多,因此这种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旋覆代赭汤雷贝拉唑胃食管反流病治疗效果中医候诊积分不良反应

    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前后血清sMICA表达变化

    王立萍孙福廷周青林侯军...
    218-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人类MHC-I类分子链相关基因A蛋白(sMICA)及MICA抗体表达在复发性流产患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应用淋巴细胞输注方法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应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后及不同孕周患者血清中sMICA.结果:110名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后再次妊娠成功率为76.4%(84/110);治疗后血清sMICA水平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成功组与失败组血清sMIC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后患者血清sMICA水平明显升高,提示治疗后及再次妊娠后血清sMICA水平一定程度的升高可能是妊娠成功的关键因素.

    复发性自然流产淋巴细胞输注治疗sMICA

    全科医生家庭随访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体会

    宋斌
    220-2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全科医生家庭随访对于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中心已签约提供家庭医生服务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未签约的68例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加一般随访,研究组患者另外还接受全科医生家庭随访,1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为(147.60±9.86)mmHg、舒张压为(93.52±5.26)mmHg,研究组分别为(126.53±8.44)mmHg、(84.20±4.35)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80.88%(55/68),研究组为92.65%(63/6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为(80.65±7.61)分,研究组为(93.81±8.92)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科医生家庭随访可以端正高血压患者的认识,规范其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血压指标和生活质量.

    全科医生家庭随访高血压治疗依从性血压水平

    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疗效研究

    潘彤
    222-2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治疗根尖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成波口腔门诊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68例,根据患者入院尾号单双数,将患者划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甲醛甲酚)与观察组(甲硝唑联合氢氧化钙糊剂),各34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近期疗效、疼痛评分均更为理想.结论:对于根尖周炎患者而言,甲硝唑与氢氧化钙糊剂联合用药的临床疗效理想,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疼痛发生率,预后情况更佳.

    根尖周炎甲硝唑氢氧化钙糊剂疗效

    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呼吸机+对症治疗对疗效的影响研究

    马金炽
    224-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呼吸机+对症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均为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0)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n=50)给予呼吸机+对症治疗,分析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氧合功能情况、RR、HR以及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PaCO2、RR、HR较对照组低,PaO2、PaO2/FiO2以及肺功能指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采用呼吸机+对症治疗效果较好,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可有效改善心率及呼吸频率、氧合功能,减轻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疾病预后.

    呼吸机COPD呼吸衰竭炎性因子水平氧合功能

    泰能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刘祎
    226-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泰能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采用泰能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呼吸与血气指标、治疗情况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呼吸与血气指标、治疗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经泰能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后,恢复更加迅速,治疗效果更加理想,能较快恢复意识,值得全面推广.

    泰能无创呼吸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在基层胸痛中心AMI患者救治中的应用

    徐玉兰
    228-2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基层胸痛中心救治AMI患者中优化护理急救流程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50例AMI患者为对照组,以2019年收治的50例AMI患者为观察组,分别施以常规护理急救模式与优化后的护理急救模式,对两组患者在各个环节的时间、救治有效率与死亡率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不论是急诊确诊时间、停留时间,还是转运时间均比观察组长(P<0.05);同时救治有效率也明显比观察组低(P<0.05),死亡率高于对观察组(P<0.05).结论:在基层胸痛中心AMI患者救治的过程中施以优化后的护理急救模式,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治疗成功率的提升,将急诊救治时间缩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优化护理急救流程基层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

    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观察

    朱丽华金香余勇江唐静...
    230-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吡柔比星联合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与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对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效果.方法:临床IC期、II期、部分IIIA期可1期手术的空芯针穿刺活检明确为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共入组4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吡柔比星(50mg/m2d1)+环磷酰胺(600mg/m2d1))(d21,4个周期)序贯多西他赛(100mg/m2d1)(d21,4个周期)共8个周期.B组:给予多西他赛(75mg/m2d1)+奈达铂(80-100mg/m2d1)(d21,6个周期)化疗.同时对所有入组患者行BRCA1/BRCA2基因检测,比较基因突变组与非突变组3年PFS(无进展生存)及3年OS(总生存).C组对照组:回顾分析既往20例三阴性乳腺癌行TEC(多西他赛75mg/m2d1+表柔比星75mg/m2d1+环玲酰胺600mg/m2d1)(d21,6个周期)方案化疗数据,比较TEC组,TP组及ThC-T组3年的PFS,OS及临床毒副反应.结果:A、B两组3年PFS及OS与C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但3.4级不良反应低于C组.携带BRCA1胚系突变患者共4例,突变率10%.A、B两组中,年轻患者含铂方案获益更多.结论: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ThC-T)与多西他赛+奈达铂(TP)疗效不劣于TEC方案,但3.4级毒副反应更低.对于年轻三阴性乳腺癌,含铂方案可能获益更多.

    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多西他赛奈达铂三阴性乳腺癌

    83例精神病患者结核感染发病情况对照观察与探讨

    相向阳冯怀韬王惠玉林海艺...
    232-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住院精神病患者的结核感染与发病情况.方法:使用PPD-C试剂检查受检者结核菌素试验反应情况;结素试验强阳性反应者随访观察10年.结果:精神病人结素试验阳性反应率63.9%,结素试验强阳性反应率28.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素试验强阳性反应者随访10年,未发现新的活动性肺结核.结论:住院精神病人(观察组)的结核感染率与医务人员的结核感染率大致相同;结素试验强阳性反应者采取药物预防、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强化膳食营养,以及监督管理等防控措施,可有效地降低结核病的发病危险度.

    精神病结核菌素试验结核,肺感染药物预防

    手术室医疗器械实施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效果分析

    姚丽娟
    234-2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在医院手术室医疗器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8年2月-5月采取6S管理模式管理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前),2018年6月-9月则采取6S管理联合分组管理手术室医疗器械(管理后).对比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前后护理工作人员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从规范放置率、有效使用率、准备及时率以及损耗率四个方面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护理人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评分均高于管理前(P<0.05);手术室医疗器械的管理效果优于管理实施实施前,医疗器械的规范放置率(97.3%)、有效使用率(99.1%)和准备及时率(98.2%)均分别高于管理前的88.2%、89.1%和89.1%(P<0.05);损耗率(1.8%)低于管理前的8.2%(P<0.05).结论:6S管理应用分组管理有利于护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能有效提高医院手术室器械的管理水平,应用价值大.

    6S管理医疗器械手术室分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