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探讨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聂平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为基础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0年2月,从该时间段于我院选取96例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随机数表法将选取的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48例,单独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和观察组(n=48例,以盐酸氨基葡萄糖为基础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比较不同时期治疗效果、不同时期疼痛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4周、8周以及12周后的疼痛评分均显著较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4周、8周以及12周后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较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头晕、腹泻、胃痛以及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联合应用盐酸氨基葡萄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建议推广应用.

    盐酸氨基葡萄糖非甾体抗炎药中度膝关节骨关节炎疼痛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吟雪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急性冠周炎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急性冠周炎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把其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利用碘甘油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利用盐酸米诺环素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治疗,治疗结束以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疾病疼痛缓解时间、总有效率、炎症退去时间、用药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以及最终疼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碘甘油治疗有效率,对比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治疗以后,疾病疼痛缓解时间以及炎症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相关疼痛评分无差异,其中P>0.05.但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在生活质量方面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且炎症消退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存在差异,P<0.05;最终结果现实,实验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是2.00%(1/50),与对照组患者的4.00%(2/50)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P>0.05.结论:对急性冠周炎患者采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有着十分明显的临床疗效,不仅可以缓解疼痛感受,还可以显著加速患者炎症消退,不存在明显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进行推广运用.

    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急性冠周炎临床疗效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援鄂临床护士睡眠质量的质性研究

    胡清媛孔祥静高婷婷许芹...
    78-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援鄂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的现况并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合理调适临床护士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10名援鄂护士进行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通过分析、归纳,提炼出5个主题:初到武汉心理应激激烈、多种形式的睡眠障碍体现、睡眠障碍造成身心困扰、多因素影响着援鄂护士的睡眠、睡眠障碍的应对方式、希望得到关于睡眠的专业帮助和支持.结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援鄂护士睡眠质量欠佳,临床护士应加强自我情绪管理,同时医院管理者应完善关于睡眠质量的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新型冠状病毒援鄂护士睡眠质量质性研究

    HPV E6/E7 mRNA检测对ASC-US患者临床诊断的意义

    李爱玲陈广业朱鸿静杨清...
    8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HPV E6/E7 mRNA检测对无明确诊断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ASC-US)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到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进行宫颈癌筛查项目中TCT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HPV E6/E7 mRNA检测及HR-HPV DNA检测,并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组织学诊断为慢性宫颈炎的患者中,HR-HPV DNA检测的阳性率(69%)显著高于HPV E6/E7 mRNA检测的阳性率(4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于检测LSIL、HSIL+的患者其阳性率没有显著性差异.HPV E6/E7 mRNA检测的灵敏度(92.9%)及特异度(48.6%)显著高于HR-HPV DNA检测的灵敏度(78.6%)和特异度(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检测的阳性预测值(26%)高于HR-HPV DNA检测的阳性预测值(19.0%),但两者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HPV E6/E7 mRNA检测的阴性预测值(2.8%)显著低于HR-HPV DNA(1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V E6/E7 mRNA检测可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在宫颈癌筛查分流处理中,能指导医生更精准的选择高危人群进行阴道镜转诊.

    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E6/E7ASC-USCIN

    高分辨率CT对肺小结节及早期肺癌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金群
    84-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患有肺小结节以及患有早期肺癌的患者采取高分辨率CT诊断,观察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1-2019.12期间行肺小结节、早期肺癌筛查的患者,共计20例.20例患者都进行CT检查,多患者可疑磨玻璃结节则对其采取高分辨率CT检查,对两组检查方式所显示出来的肿瘤征象以及图像质量进行分析,将其与患者手术中切除的组织病理诊断(上级医院)结果进行比较,比较常规CT与高分辨率CT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高分辨率CT诊断的患者,其肿瘤征象显示率更高,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高分辨率CT诊断的符合率显著高于常规CT检查,P<0.05.结论:对患有肺小结节以及患有早期肺癌的患者使用高分辨率CT诊断可提高诊断符合率,可显著提高肿瘤征象的清晰度以及图像的清晰度,值得临床广泛推荐应用.

    高分辨率CT常规CT肺小结节早期肺癌临床诊断价值

    外科护理教学中反思性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宁芳妨
    8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比试验研究外科常规教学法与反思教学法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9年8月-2019年12月在我教学班级参加外科护理教学模拟课的48名学生为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在接下来的护理教学过程中采用反思性教学法,对照组则不改变原有教学模式,最终对两组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等进行比较.结果: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两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均得到了提升,但不论是在临床思维能力,还是在护理过程中对突发状况的处理能力等方面试验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结论:反思性教学法在外科护理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合理性,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及职业素养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外科护理教学反思性教学法

    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马亚娜
    8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探讨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选取在2019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120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一次性静脉穿刺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实施PICC深静脉置管技术,两组患者分别实施治疗后,综合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导管脱出率;术后并发症(穿刺疼痛、静脉炎、感染等)发生率;治疗有效率共三项指标.结果①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分别为76.67%、96.67%,即观察组患者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置管成功率;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率分别为23.33%、3.33%,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导管脱出率.②对照组患者的穿刺疼痛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感染率分别是8.33%、10.00%、10.00%,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8.33%;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疼痛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感染率分别是1.67%、3.33%、3.33%,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33%,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③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分别为25.00%、40.00%、35.00%,治疗总有效率为65.0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率、无效率分别为53.33%、38.33%、8.33%,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以上几组数据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PICC应用于肿瘤护理中,可显著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同时降低导管脱出率,有效避免了重复穿刺,同时,PICC具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治疗有效率高等特点,同时操作简单,安全方便可靠,值得实际推广.

    PICC肿瘤护理应用效果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运用疗效分析

    何敏曾美
    90-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左心衰患者急救中运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1月我院急诊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流程管理干预,分析患者最终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前心理状态良好率高于护理前,48例患者最终救治成功率为97.92%,并发症率为4.17%.结论: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我们必须采取更为科学合理的急救措施,能有效改善病症,提升抢救率的同时降低治愈并发症发生.

    急救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左心衰运用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梗塞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刘维程晨黄敏贤
    9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在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优质护理模式地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脑外科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4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投硬币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为其提供针对性治疗后,又为对照组患者提供了常规护理干预,同时也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了优质护理模式,然后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所取得的护理总有效率(98.75%)和总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90.0%)、(90.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FMA(73.23±2.31)分、ADL(68.51±2.26)分、Fugl-Meyer(65.28±1.48)分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56.37±2.18)分、(50.43±2.06)分、(59.60±1.32)分,而CSS(12.58±1.21)分、NIHSS(10.29±1.21)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25.61±1.37)分、(15.22±1.20)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存在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脑梗塞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得到有效改善,并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优质护理模式脑梗塞临床护理效果

    骨科术后病人谵妄原因分析及护理

    吴志菊
    94-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影响骨科手术后患者谵妄的因素较多,临床护理也应以综合护理为主,术前干预预防使其身心达到最佳手术与护理状态,术中干预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术后通过病情观察、充分吸氧、安全管理等措施干预,做到谵妄症状的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跌倒、坠床等不良事件,继而推动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持续改进.

    骨科谵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