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优质护理理念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与研究

    熊小兰
    135-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对血透室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自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组,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理念对患者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健康知识知晓度得分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明显高于参照组77.3%,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护理质量优良率为72.7%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2%,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知晓度得分高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理念可以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提升护患之间的关系,在临床上优质护理理念值得推广.

    优质护理血透室护理质量影响因素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程晨黄敏贤刘维于利...
    137-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阶段,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16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针对性的药物治疗,随后为对照组提供了常规护理,而为观察组提供了早期康复护理,对其护理过程及结果给予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98.75%)和吞咽功能障碍评分(8.18±0.95)分高于对照组(90.0%)、(5.84±1.12)分,同时NIHSS(6.54±0.86)分评分比对照组(7.91±0.87)分低,而BI(45.61±1.44)分、MBI(59.61±1.56)分、CSS(8.16±1.25)分、Fugl-Meyer(46.52±1.29)分及满意度评分(100%)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40.23±1.28)分、(50.53±1.49)分、(7.02±1.29)分、(40.22±1.25)分、(90.0%),两组患者所对应的研究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融入到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治疗和护理之中,既能够使其临床病情得到改善,而且还能够确保患者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脑卒中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护理干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影响分析

    赵士朵郭晶平
    139-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纳入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抽取在我院就诊的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患者50例,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各25例.对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检验本组涉及的膀胱痉挛发生率、膀胱痉挛缓解时间、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血浆E、Cor、NE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相比于观察组,参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较高,膀胱痉挛缓解时间、膀胱痉挛持续时间较短,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比较护理前2组血浆E、Cor、NE水平,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浆E、Cor、NE水平相比于参照组较短,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膀胱痉挛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将膀胱痉挛缓解和持续时间缩短,对应激水平予以改善,使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提升.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痉挛护理干预

    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在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钱兰芳杜伟周光兰
    141-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对持续改进PICC护理质量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此文随机取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患者于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入我院接受PICC静脉输液治疗,根据患者所接受护理情况的不同,以数字法对患者进行编号,然后随机抽取进行分组,共分得对照、研究两组,各计50人次.对照组以常规形式接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成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实施护理.以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群体中,40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穿刺,概率为80%,研究组群体中,49例患者一次性成功穿刺,概率为98%,研究组更高(P<0.05);对照组PICC置管留置时间为(194.01±42.89)天,研究组为(312.22±44.82)天,研究组更长(P<0.05);对照组中,13例患者出现各种并发症,概率为26%,研究组中2例出现并发症,概率为4%,研究组更低(P<0.05);在护理满意度评价中,对照组群体为76%,即38例为满意+较满意,研究组为96%,即48例为满意+较满意,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对于PICC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工作来说,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的成立对护理质量的提高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护理效果,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因此可以应用在临床工作中并加以推广.

    PICC置管护理质量持续改进静脉治疗护理小组应用效果应用安全性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孟云云
    14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2018年7月至2019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2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了两组,每组患者人数分别为41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护理指标、护理前后心绞痛程度和心功能分级、护理前后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P<0.05.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持续时间、胸痛发作时间、护理满意度等护理指标评分分别为1.41±0.14、3.32±1.13、7.65±1.31、89.48%±4.27%,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心绞痛程度和心功能分级分别为6.12±2.12、1.73±0.12和3.32±1.51、1.34±0.11,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的护理前后LVEF、CO等心功能指标分别为41.48±4.26、59.09±5.08和3.84±0.95、5.25±1.16,均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的心律失常、冠脉痉挛、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低于对照组的24.39%,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预见性护理干预冠心病心绞痛应用效果

    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

    张胜男
    145-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应用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500例住院患者当作研究对象.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250例患者为对照组,未应用PDCA循环;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间的250例患者为研究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观察、对比分析2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以及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手部菌落数.结果:比较2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2组的患者满意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2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的手卫生依从性,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比较2组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液体暴露风险操作后、接触患者后的手部菌落数,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PDCA循环护理管理医院感染

    优质护理服务在门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潘娅刘静
    147-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方法: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8年底至2019年年度我院门诊接收的患者,按每月发放20份调查问卷,共计240份问卷;统计2年度患者Frank依从量表评分、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结果:通过优质护理后,护理服务满意度平均评分(97.70)分,护理服务源于优质护理服务组门诊就诊秩序及环境、门诊护理人员健康宣教及门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调查问卷等评定;护理后,优质护理服务组Frank依从量表评分(3.09±1.32)分,2019年度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83.66±5.17)分,均明显高于2018年度(P<0.05).结论:门诊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优化了门诊就诊秩序及环境、加强了门诊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健康宣教及患者就诊体验,可推广应用.

    门诊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价值

    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分析

    李雯
    149-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我院新生儿科从2019年1月开始进行袋鼠式护理,选取新生儿科2019年1月-12月(袋鼠式护理实施后)间接收的60例新生儿设为研究组.另取新生儿科2018年1月-12月间(袋鼠式护理实施前)接收的60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LATCH评分、NIPS评分以及NBNA评分水平.结果:干预后1d,两组新生儿LATCH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4,P=0.989);干预后7d,两组新生儿LATCH评分均有所提升,但研究组水平更高(t=3.961,P=0.001).研究组NIPS评分要明显低于对照组(t=5.357,P=0.001).研究组NBNA评分要明显高于对照组(t=3.458,P=0.001).结论:通过实施袋鼠式护理有利于促进新生儿母乳喂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儿操作性疼痛,强化其神经行为能力.

    新生儿母乳喂养袋鼠式护理

    分析院外延续性护理管理在早产儿护理保健中的应用价值

    程少玲陈宝英张慧玲
    151-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早产儿实施护理保健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在院外期间对早产儿进行延续性护理的正向临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早产儿,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先入院的40例早产儿归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后入院的40例早产儿归为观察组,出院后实施延续性护理.实施差异护理后,统计早产儿后续发育指标,调查再次住院情况以及家长满意度,评价两种护理模式的影响.结果:院外延续性干预实施后,观察组早产儿发育指标比对照组更优(各项P<0.05).早产儿适应性以及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评价与对照组差异无可比性(P>0.05).观察组早产儿身高、体重较高,头围差异无可比性(P>0.05).早产儿再次入院统计,观察组较低,对照组较高,差异可比(P<0.05).家长满意度,观察组评分较高(P<0.05).结论:在早产儿保健中采用院外延续护理方式,对早产儿的生存状态可产生明显的正向影响,具有推广价值.

    早产儿护理院外护理干预延续性护理婴儿保健

    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研究

    魏贵玲
    153-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骨科病房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对患者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满意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我院骨科病房收治的76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研究组(n=38)、对照组(n=38).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以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评估并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变化及患者满意度差异.结果:干预后,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37%,较对照组78.9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病房采用疼痛护理管理模式进行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提高其睡眠质量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骨科病房疼痛护理管理疼痛程度睡眠质量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