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析小剂量舒芬太尼治疗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反应的效果

    陈志鹏
    178-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舒芬太尼治疗剖宫产产妇术中寒战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的入院情况,从中抽取100例产妇进行研究讨论.按入院先后时间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产妇.对照组运用单纯性布比卡因麻醉,研究组给予舒芬太尼+布比卡因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后出现的寒战、疼痛以及不良反应的症状.结果:研究组1-3级寒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疼痛1-10级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使用能够有效减轻产妇寒战与疼痛发生率,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推广及运用.

    剖宫产小剂量舒芬太尼术中寒战反应

    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双侧穿刺与单侧穿刺的临床疗效比较

    龙开均龙治平王坤龙潜...
    180-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PK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双侧穿刺与单侧穿刺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选择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为新鲜单节段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均行PKP治疗,同时需抗骨质疏松,术后随访6-48月,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个小组,每组40例.即将PKP治疗时椎体双侧穿刺作为对照组,将PKP治疗时椎体单侧穿刺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疼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以及骨水泥注入量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为1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两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PKP治疗胸椎压缩性骨折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但是与双侧椎体穿刺相比,单侧椎体穿刺的优势更多,不仅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使用量,还能够降低并发症的产生,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PKP治疗椎体双侧穿刺椎体单侧双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减少接种反应及常见接种反应处理措施分析

    王文海
    182-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预防接种就是将疫苗等生物制品接种于机体,使机体产生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相应传染病的目的 ,是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疫苗接种于机体后,实际上是一次轻度人为感染,但是作为抗原或半抗原的疫苗及其附加物以及使用方法、或者极少数人处于某种特定的病理生理状态和特有的遗传体质,此时,机体会产生一些局部或全身反应.正是由于接种反应的时有发生,给儿童身体造成一些的不适,个别特殊体质的儿童甚至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急诊入院治疗,产生了比较高的医疗费用,致使家长对孩子预防接种依从性降低,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不再为孩子接种疫苗.同时给从事接种工作人员及单位带来了医患纠纷,影响正常的接种工作秩序.本文对如何减少接种反应及常见接种反应处理措施,提出以下措施.

    预防接种接种反应处理措施

    评价改良单孔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

    丁小松
    184-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改良单孔引流治疗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的46例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实施改良单孔引流治疗,治疗后总结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其中44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几率是95.6%,有效率比较高.46例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头晕情况,1例患者出现肢体障碍现象并发几率是4.3%,并发症几率低.治疗前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值是(30.03±3.48)分,治疗后1个月病例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值是(12.01±2.03)分,治疗前后的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案例实施改良单孔引流治疗,效果突出,操作简单,值得借鉴和落实.

    改良单孔引流老年慢性硬膜下血肿效果分析

    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分析

    杜仲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自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中选择符合条件的80例患者纳入实验,盲选法下分成例数均为40例患者的两个小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应用上颌窦根治术,观察组患者应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观察并分析两组疗效、症状改善质量、不良反应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观察组治疗后症状改善质量均比对照组具有优势,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以及复发概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15.00%,P<0.05.结论:真菌性鼻窦炎使用鼻内窥镜下鼻窦开放术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功能恢复,缩短病程时间,同时控制不良反应率和后期复发率,综合实施效果较好.

    鼻内窥镜鼻窦开放术真菌性鼻窦炎临床疗效安全性

    不同体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分析

    田景成谢国祥敖刚吴涛...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体位下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肾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肾结石患者86例作为实验对象,对患者进行计算机编号,将单号(n=43)设为对照组,双号(n=43)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实施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对照组使用俯卧位实施手术,观察组使用俯卧分腿位实施手术,两组对比项目选择:围术期手术指标、结石清除效果、术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建立通道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值<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02%、97.67%,对比无显著差异P值>0.05;观察组再次手术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16.28%,P值<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显著低于对照组18.60%,P值<0.05.结论:肾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选择俯卧分腿位,与传统俯卧位进行对比,提升了手术质量和结石清除率,并控制了术后并发症,保证了手术质量.

    不同体位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肾结石效果并发症发生率

    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严重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分析

    禹汶伯孙杰伟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支气管热成形术在严重支气管哮喘治疗中的运用价值.方法:将我院就诊的59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纳入研究,予以支气管热成形术治疗,以自身对照法评估这一治疗方法的作用.结果:59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39%;患者术后哮喘发作频次低于术前(P<0.05);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后FEV1及FEV1/FVC水平均优于术前(P<0.05);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术后IL-4及IL-13水平均优于术前(P<0.05).结论:支气管热成形术用于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支气管热成形术严重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高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正鸿王东毛洁杨晓燕...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高龄患者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展开分析.方法:从2018年-2020年我院收治入院的96例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高龄患者作为观察研究对象,使用统计学中的随机抽签方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分别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连续性硬膜外麻醉措施,观察组患者则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措施,最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应用效果.结果:本次观察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t=35.4735,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5%,且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的发生率则为22.91%,且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使用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麻醉清醒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其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高龄患者应用效果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有效性分析

    崔文智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效果评价分析.方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别30例.为参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的阿司匹林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C反应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C反应蛋白浓度、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应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疾病症状,还能够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患者的预后效果更加的显著.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

    王媛张曦李茹艳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总人数98例,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均为杓形血压,观察组为非杓形血压,观察两组患者生化及免疫指标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因素.结果:两组尿蛋白定量、UA、TC、TG、Ca水平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b、Hb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低,观察组CRP、PTH、NT-BNP、ET-1、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较高,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PTH、NT-BNP、ET-1、P与血压变异呈正相关,Alb、Hb与血压变异呈负相关;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96%(48/4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3.67%(41/49),观察组预后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变异性的影响因素为CRP、PTH、NT-BNP、ET-1、P、Alb、Hb.

    慢性肾脏病血压变异性影响因素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