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分析

    苏敏
    79-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老年性脑梗死患者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2019年6月期间诊治的64例老年脑梗死病患作研究,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比对2组病患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和满意度评分.结果:比对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数值均优过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干预后神经功能评分为11.24±2.34(分),对照组为14.38±3.38(分),P<0.05,干预前数值差异较小,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服务用于干预老年性脑梗病患,能显著提高病患神经功能评分,值得临床进一步加以应用.

    老年性脑梗死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效果分析

    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干预模式分析

    孙娜
    8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将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3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信封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呼吸机通气次数、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结果:试验组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家长满意度、呼吸机通气次数、住院时间、VAP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实施预见性护理可减少通气次数,降低VAP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家长满意度高.

    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护理干预模式

    昆山市周市镇2015-2019年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流行情况分析

    徐旭郭兆伟郑建新
    8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昆山周市镇60岁以上老年人近年来高血压流行情况,评价近年来社区慢病管理工作效果,找出需要进行干预的目标人群.方法:基于周市镇6年来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数据,使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到2019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平均患病率分别为8.81%、9.58%、9.74%、9.4%和9.38%.男性、女性高血压占比最高的都是60-64岁年龄组,分别为29.81%和26.91%.结论:近年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效果显著,高血压干预的重点人群是60-64岁老年人,应该尽早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

    老年人高血压社区卫生

    儿童神经内科实习护生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分析

    滕衍凤孙晓敏
    85-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儿童神经内科实习护生的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17.07-2018.12期间在某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75名护生进行工作压力源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调查数据.结果:儿童神经内科护生工作压力总分为3.08±0.73分.护生压力源主要集中在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3.21±0.66分),其次是患者护理(3.13±0.77)分、工作量与时间分配(3.09±1.01)分、工作环境与资源(2.60±0.86)分、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1.92±0.44)分.应对方式总分为52.38±10.11分.结论:管理者应充分了解护生的压力源现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可缓解护生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儿童神经内科护生压力源

    2011-2018年护理核心期刊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研究热点分析

    史蓓洁王小玲李雯
    8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检索2011-2018年我国护理核心期刊糖尿病胰岛素注射文献,分析当前该主题的研究热点,为我国糖尿病注射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收录的2011-2018年发表在我国护理核心期刊上与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相关的文献,以文献中的关键词作为研究对象,使用Bicomb、SPSS22.00软件对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402篇,筛选后剩余262篇相关文献,截取高频关键词11个,通过对这11个高频关键词聚类得到3个主要研究热点.结论:目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①品管圈活动对提高糖尿病患者规范注射胰岛素的影响;②护士对胰岛素注射技术掌握现状调查;③老年糖尿病基于健康教育、自我管理对血糖控制及注射并发症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研究.

    糖尿病胰岛素注射研究热点聚类分析共词分析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周月
    89-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心律失常(arrhythmia)患者中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范围为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研究样本选择为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选取150例.经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75例)与对照组(75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应用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两组患者经护理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来看:护理前均无明显差异,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有显著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将其应用于AMI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预见性护理心律失常应用效果护理满意度AMI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的院前急救护理效果

    张晶
    9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判定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20年6月的102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主,通过计算机表法分组处理,将全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参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为51例.试验组施行院前急救护理,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1)试验组的总有效率和参照组进行比较,组间的数据差异显著(P<0.05);(2)两组昏迷时间相比较,组间的数据差异明显(P<0.05);(3)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组间数据差异突出(P<0.05);(4)两组急救结局良好率、病死率、中重度残疾率、植物人情况进行比较,组间的数据差异均存在(P<0.05).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急救结局和血气分析指标,缩短实际昏迷的时间,故而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应用和推广.

    急性颅脑损伤院前急救急救护理效果

    小儿支气管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探析

    李婷
    93-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小儿支气管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及意义.方法: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8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对其进行随机抽取,各抽取40例,设为研究和对照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实施优质护理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体温恢复用时以及住院用时.结果:经过护理,研究组痊愈21例,占比52.50%;好转17例,占比42.50%;无效2例,占比5.00%.对照组痊愈16例,占比40.00%;好转14例,占比35.00%;无效10例,占比25.00%;两组数据对比可知: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95.00%比对照组75.00%高(P<0.05).研究组体温恢复用时(1.50±0.61)天、住院用时(5.31±0.89)天;对照组体温恢复用时(4.03±0.94)天、住院用时(7.84±1.91)天.两组数值对比可知:研究组患儿的体温恢复用时及住院用时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支气管炎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儿的护理总有效率,缩短体温恢复用时,减少住院时长,对改善患儿康复速度具有重要意义.

    小儿支气管炎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心理护理在产科危重症病人中的效果

    王丽娜
    9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理护理在产科危重症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按照选用护理方式的不同,在我院2016年03月至2020年03月收治的产科危重症患者当中选取70例.采用常规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的3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SAS、SD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14%)、护理依从性(97.14%)等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护理前后SAS、SDS评分,护理前,两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和对照组SAS、SDS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更低,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对产科危重症患者具有降低SAS、SDS评分的效果,护理依从性有所提升,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对产科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心理护理产科危重症护理满意度SAS、SDS评分依从性

    探讨在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

    税朝东陈志容
    97-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病患髋部手术中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86例拟行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均为本院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各43例.对照组术中麻醉方式为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术中麻醉方式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及麻醉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0.7%)(P<0.05).观察组麻醉引发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7.0%)低于对照组(23.3%)(P<0.05).结论: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相比,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应用在髋关节手术老年患者的辅助治疗中,可有效发挥镇痛及麻醉效果,提升手术安全性.

    髋部手术老年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疗效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