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健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健文汇
保健文汇

月刊

保健文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作用机制

    唐佳雯陈宜涛林美爱
    183-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鼻炎(AR)是由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中药穴位敷贴是一种可有效预防和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医外治疗法治疗,其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得到了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研究的证实.通过文献检索,总结思考并探索AR的发病机制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AR的发生主要与免疫与神经功能紊乱,以及鼻黏膜炎性细胞浸润相关,而穴位敷贴能调节免疫与神经功能,减少鼻黏膜炎性浸润,降低过敏反应.同时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为深入研究探索新思路.

    过敏性鼻炎中药穴位敷贴作用机制

    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储霞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用药依从性及其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单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计划纳入受试者100例,按1:1比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皮下注射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口服二甲双胍,对照组口服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两组用药依从性及其安全性.结果:共纳入100例受试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12周后,两组间FPG、2hP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用药依从性为96%,对照组为8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过程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发生3例、2例不良事件,经研究者判断,两组各有2例为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及用药依从性均优于二甲双胍,且安全性较好.

    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聚乙二醇洛塞那肽联合二甲双胍

    探究益赛普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

    周香莲
    188-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益赛普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就诊的6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应用益赛普治疗,将两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IL-17、IL-1β、TNF-α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F、R-ANKL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OPG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滑膜厚度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类型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应用益赛普治疗可以更好地改善关节症状,降低炎性指标,降低关节滑膜厚度,值得推广使用.

    益赛普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

    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并发症及防治

    杨文雄
    190-1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输尿管结石采用输尿管镜碎石术的效果、并发症和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手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患者88例,使用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44例/组).接受常规气压弹道碎石治疗的小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小组命名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15.28±2.64)ml、手术时间(46.82±5.64)min和住院时间(2.64±1.66)天小于对照组(19.67±3.25)ml、(60.82±8.25)min、(5.61±1.52)天,(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尿路感染、继发性血尿、轻度胃积水和其他等)并发症发生率(6.82%)小于对照组(25.00%),(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输尿管结石以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碎石术并发症

    冠心病治疗中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高峰
    192-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的应用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110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采用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观察组为96.3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发生心律失常的有4例(7.27%),发生心肌梗死有2例(3.63%),心血管发生率为11%,观察组仅有1例(1.81%)患者发生心肌梗死状况,心血管发生率为1.8%,观察组的心血管发生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12h和24h后的血小板凝聚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治疗中应用氯吡格雷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抑制血小板凝聚,具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和应用.

    冠心病氯吡格雷应用效果不良反应

    室性早搏及治疗进展

    陆亚彬
    194-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性早搏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大多数患者无症,状也可表现为胸闷、心慌等不适.频发室性早搏可以导致心功能不全,心肌病,甚至诱发猝死.临床治疗室性早搏的目的在于减轻思想负担、缓解症状、降低发生频率、减轻心功能不全、降低猝死风险.目前治疗措施主要是健康教育、药物治疗,介入治疗,还有少数报道用物理治疗、神经节阻滞治疗.本文就室性早搏的特点、国内近年来其治疗方法及适应症研究进展进行介绍.

    室性早搏药物治疗导管消融

    中药湿热敷加五味消毒饮熏洗治疗应用于产后会阴肿痛的治疗中的效果

    郭瑜
    196-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药湿热敷加五味消毒饮熏洗治疗应用于产后会阴肿痛的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2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会阴肿痛产妇120例,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湿热敷加五味消毒饮熏洗治疗,对比两组产妇的治疗效果和症状缓解所需时间.结果:两组产妇经过治疗后,两组产妇会阴肿痛症状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产妇治疗中的舒适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症状缓解所需时间显著短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加五味消毒饮熏洗治疗应用于产后会阴肿痛治疗中,能够很大程度改善产妇的会阴肿痛现象,有临床推广价值.

    中药湿热敷五味消毒饮熏洗产后会阴肿痛临床治疗

    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治疗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的应用

    吴海云
    198-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和使用内固定术在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20年3月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4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20例.内固定组采用内固定术治疗,外固定架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术后7d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3个月后评估患者手术效果,术后完成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外固定架组手术、术后恢复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7d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内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用于创伤骨科中四肢骨折患者中手术创伤较小,能减轻患者疼痛,未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外固定架内固定术四肢骨折临床效果视觉模拟疼痛并发症

    观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作用

    吴秀娟
    200-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取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间60例行介入治疗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随机(按照住院病例号末尾分组,奇数为观察组,偶数为对照组)就诊顺序号分组,对照组行(常规外科护理)一般护理,观察组采用(血管外科专科护理)综合护理.就(患者)生活质量、并发症、ABI、下肢疼痛评分作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后其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6.67%)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0.00%)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ABI值在护理前后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下肢疼痛评分在护理后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期间给予围术期血管外科专科护理,可提高手术治理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血管外科专科护理

    "互联网+"体检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

    宋孜冰
    202-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联合体检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5月健康体检者120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管理,观察组采用互联网联合体检人员健康管理模式干预,6个月管理后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生活方式、管理质量、检出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6个月管理后合理饮食、生活习惯、自我认识、运动锻炼及定期复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个月管理后管理方法、管理效果、管理内容、管理形式及服务态度等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体检过程中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检出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6个月管理后体检内容、体检效果及体检流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联合体检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用于健康体检者中有助于改善其生活方式,提高管理质量及疾病检出率,可获得较高的管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互联网体检人群健康管理模式管理质量生活方式疾病检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