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

赵静

月刊

1674-1307

bjzy1589@126.com

010-65251589

100005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中医药/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题——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临床与基础研究

    杨国旺
    1页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杨国旺
    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全球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乳腺癌的治疗选择日趋精准化与个体化,但治疗相关毒副反应与耐药是影响患者疗效提升的主要原因.中医药在乳腺癌治疗中发挥增效减毒的作用,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现代医学进入精准医疗和价值医疗时代,如何继续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优势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现代乳腺癌的治疗特征,归纳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癌的优势和不足,思考其未来发展方向.

    中西医结合乳腺癌述评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卢雯平王笑民马飞
    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乳腺癌每年新发病例位居女性恶性肿瘤新发病例的首位.本指南工作组在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的基础上,结合近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参考国内外最新发表的相关指南与专家共识,客观评价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治证据,广泛征求中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流行病学等多学科专家的意见,最终形成本指南,旨在为中西医结合诊治乳腺癌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

    蒌慈散结方对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BT549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陈冬梅张英张晨阳陈烘炀...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蒌慈散结方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干预效应,并探讨其发挥作用的可能靶点和机制.方法 将不同类型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分别分为蒌慈散结方组及空白对照组,给予蒌慈散结方或PBS处理,观察药物干预后细胞形态变化,检测细胞活力、细胞凋亡情况,分析干预后细胞转录组及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蒌慈散结方组乳腺癌细胞密度降低,细胞聚集,体积缩小,细胞碎片增多,细胞的正常边界消失,细胞质萎缩;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蒌慈散结方组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增加(P<0.05).转录组分析显示,蒌慈散结方干预后,差异基因富集于细胞因子相互作用、JAK/Stat等信号通路;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蒌慈散结方干预后Stat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Bim、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 蒌慈散结方可能通过下调Stat3蛋白,促进促凋亡蛋白Bim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增加而诱导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

    蒌慈散结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Stat3

    土贝母苷甲通过AKT/NF-κB信号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能力

    张秦祥魏仕杰孙长岗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土贝母苷甲(TBMS1)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系MDA-MB-468的影响,并探求其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MTT实验测定TBMS1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并确定给药浓度,通过EDU细胞增殖实验测定TBMS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划痕实验测定TBMS1对细胞迁徙能力的影响,通过Transwell实验测定TBMS1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测定TBMS1作用于MDA-MB-468细胞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 TBMS1对MDA-MB-468细胞的增殖、迁徙和侵袭能力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而Western Blot及挽救实验结果表明:TBMS1通过抑制AKT/NF-κB信号通路发挥作用.结论 TBMS1作为一种天然药物成分,在TNBC的治疗中显示出潜在的抗肿瘤活性,且具有较低的药物毒性.

    土贝母苷甲三阴性乳腺癌MDA-MB-468AKT/NF-κB

    王笑民基于"火水未济"理论辨治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经验

    殷晓辉张甘霖杨永于明薇...
    27-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包括烦躁易怒、潮热汗出、乏力、失眠多梦、心悸、骨关节异常等症状,在乳腺癌患者中高发,是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王笑民教授基于"火水未济"理论,提出相火肾水未济、君火肾水未济等是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同时伴有脾、胃、肝、肺等脏腑功能失调,人体阴阳失衡,辨证施以滋补肾水、引火归元、交通心神、补益脾胃、疏肝宣肺等法,在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疗效.

    乳腺癌类更年期综合征火水未济王笑民名家经验

    基于免疫生态系统探讨中药在三阴性乳腺癌中的治疗策略

    吴桐桐张甘霖李姝蒙杨国旺...
    3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乳腺癌中恶性度最高的亚型,预后较差.研究发现TNBC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针对TNBC的免疫治疗干预措施具有很大的前景,但临床疗效存在一定争议.通过恢复机体免疫能力来消除肿瘤的机制,与中医"养正积自除"的理念一致.中医药应用于TNBC患者疗效较好,其作用与调节机体免疫,参与肿瘤免疫生态系统调控相关.本文总结了目前中医药调控肿瘤免疫生态系统的研究,为进一步机制探索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以优化联合策略.

    三阴性乳腺癌免疫生态系统免疫微环境中医药

    基于外泌体miR-27a-3p探究疏肝益肾方治疗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患者的临床研究

    张冬妮卢雯平卓至丽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血浆外泌体miR-27a-3p及其靶基因BAK1血浆蛋白表达水平对内分泌耐药乳腺癌患者预后及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探究疏肝益肾方对乳腺癌内分泌耐药患者血浆外泌体miR-27a-3p、靶基因BAK1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纳入内分泌治疗(ET)耐药和ET敏感的乳腺癌患者各10例,观察2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27a-3p及其靶基因BAK1血浆蛋白表达的差异;ET耐药患者使用氟维斯群+CDK4/6抑制剂+疏肝益肾方加减治疗2周,比较治疗前后血浆外泌体miR-27a-3p、靶基因BAK1血浆蛋白水平、中医证候积分总分、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ET耐药组患者血浆外泌体miR-27a-3p的表达低于ET敏感组患者(P>0.05);血浆BAK1蛋白显著低于ET敏感组患者(P<0.01);中医证候积分总分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ET敏感组(P<0.01).治疗后,ET耐药组血浆外泌体miR-27a-3p表达及BAK1蛋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耐药组中医证候积分总分、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结论 血浆外泌体miR-27a-3p及其靶基因BAK1血浆蛋白表达水平是评价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潜在标志物;疏肝益肾方可以改善内分泌耐药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中医证候评分,可能通过调控血浆外泌体miR-27a-3p及其靶基因BAK1的水平发挥作用.

    乳腺癌疏肝益肾方内分泌耐药外泌体

    信息动态

    39,65,73,102页

    紫色疽疮膏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血瘀证临床疗效观察

    李田田王雨徐旭英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紫色疽疮膏外用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臁疮)血瘀证患者开展回顾性分析,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住院并门诊随访的64例下肢静脉性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给予紫色疽疮膏外敷,对照组给予龙珠软膏外敷,疗程4周.对比2组疗效,肉芽首次出现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肉芽色泽评分、创面面积,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周观察组有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肉芽首次出现时间分别为(4.44±1.19)、(7.31±1.73)d,观察组肉芽首次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2、4周,2组VAS评分、肉芽色泽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创面面积较治疗前缩小(P<0.05);治疗2周,观察组的肉芽色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在VAS评分、肉芽色泽评分、创面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紫色疽疮膏外用能促进下肢静脉性溃疡(臁疮)血瘀证患者创面的生长愈合,疗效优于龙珠软膏,且安全性高.

    下肢静脉性溃疡紫色疽疮膏臁疮血瘀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