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

赵静

月刊

1674-1307

bjzy1589@126.com

010-65251589

100005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中医药/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题——北京地区综合医院中医优势病种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张学智
    107-108页

    儿童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胡艳袁昕曹童童黄静...
    109-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过敏性紫癜(Henoch-Schmleipurpura,HSP)是儿童常见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导致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身心健康.HSP好发于学龄期儿童,秋冬季高发,是一种与IgA沉积相关的免疫介导性血管炎,西医主要采用对症及支持治疗,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HSP属中医学"斑疹"和"血证"范畴,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特色与优势,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达到优势互补、提质增效、缩短病程、控制复发及改善预后的目的.为进一步规范HSP的中西医结合诊断及治疗,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中医科组织专家,依据相关文献及诊疗经验制定本诊疗方案,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治能力.

    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儿童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老年衰弱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乔琳琳王宝闫小光李怡...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年衰弱属中医学"虚劳""虚损""痿证"范畴,五脏虚损、正气渐衰是老年人的共性特征,而五脏失和、气机升降失司则是引发衰弱前期、衰弱以及动态变化的核心病机,五脏失和是老年衰弱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关键环节,调补五脏是干预老年衰弱的重要治则.西医对于衰弱的评估方法成熟,但干预技术及效果尚不明确.中医治疗衰弱临床应用广泛,其简、便、廉、验的特点对老年衰弱的防治具有积极意义,开展中医思维主导下的中西医结合老年衰弱评估与干预是优势互补的上佳之策.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以近年来中西医协同开展的老年衰弱工作为基础,并组织在京的老年病专家团队,参考国内外多种衰弱评估工具、古籍文献、专家共识及指南,撰写了老年衰弱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供同道借鉴.

    老年衰弱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辛喜艳叶阳樊瑞文张浩琳...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是导致育龄女性生育障碍的重要原因,随着我国高龄女性生育需求增加,DOR的诊治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提高卵巢储备功能、保护女性生育能力已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DOR属中医学"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少""闭经""不孕症"等范畴,其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冲任失调.中医药治疗DOR具有一定优势,尤其在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中西医结合诊疗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和IVF-ET结局.本方案旨在进一步规范DOR的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治疗优势,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女性生育健康.

    不孕症卵巢储备功能减退中西医结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诊疗方案

    多发性硬化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樊永平仝延萍杨涛
    124-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病程中常呈波动性复发缓解,临床表现多以视力下降、复视、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共济失调、二便障碍等为特征.根据其主症特点可将其归为中医学"痿证""视瞻昏渺""麻木不仁"范畴.本文对MS进行概述,总结中医临床特点,归纳其中医临床证候为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痰湿热证与气虚血瘀证,总结其治法为补益肝肾、温补脾肾、清热化痰与补气活血.本方案结合西医诊断方法与治疗,对西医及中医的治疗方法进行梳理,规范疗效评定标准,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MS提供规范与指导.

    多发性硬化临床特点分型中西医结合诊疗

    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段颖屈静高寅丽张善东...
    128-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变应性鼻炎是临床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因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导致劳动效率下降,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方案概述了变应性鼻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分型、西医治疗方案,并从中医辨证分型、方药施治、中药提前干预、针灸推拿辨证取穴、中西医疗效判定标准等方面进行阐述,制定本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供临床同道参考.

    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

    基于血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探讨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生物学基础

    高慧娟冯兴中
    133-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用血浆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18年9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患者30例(Q组),2型糖尿病非气阴两虚证患者30例(F组),健康对照组30例(N组).用Label free蛋白质组学方法对3组血浆样本进行差异蛋白分析,得到组间差异表达蛋白,采用KEGG pathway、String数据库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LC-MS联用技术对3组血浆样本进行差异代谢产物分析,用多维分析和单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筛选3组间差异代谢物,通过HMDB数据库进行搜库鉴定,并对筛选出的差异代谢物进行KEGG pathway分析,探索差异代谢物可能参与的代谢途径.结果 血浆蛋白质组学结果:在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筛选出差异蛋白119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55个,表达下调的有64个;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组与非气阴两虚证组间筛选出差异蛋白89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51个,表达下调的有38个;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组与非气阴两虚证组、健康对照组间筛选出差异表达蛋白18个,其中表达上调的有8个,表达下调的有10个.KEGG pathway分析发现PI3K-AKT信号通路、肾素分泌、IL-17等信号通路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血浆代谢组学结果:在2型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筛选出差异代谢产物32个.KEGG pathway分析发现支链氨基酸(BCAAs)合成与代谢途径、甘油磷脂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途径可能与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进一步整合蛋白质组学与代谢组学结果发现,BCAAs代谢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均与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密切相关.结论 血浆高水平的BCAAs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从而促进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发生发展.

    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

    益气生津散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入血成分及作用机制分析

    石皓月刘红旭尚菊菊杨林静...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益气生津散入血药物活性成分,并采用网络药理学、GEO数据库多芯片联合分析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益气生津散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UPLC-MS/MS技术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益气生津散后含药血清活性成分;采用Cytoscape构建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筛选蛋白互作分析网络(PPI)及核心靶点,用R软件对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进行富集分析;采用Pub Chem数据库、RCSB PDB蛋白质结构数据库、AutoDock tools软件及AutoDock Vina1.1.2进行分子对接,并用Pymol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服用益气生津散后,主要入血活性成分为甜菜碱、石斛碱、人参皂苷Rg1、毛兰素、人参皂苷Rb1、丙二酰基人参皂甙Rd、鲁斯可皂苷元、尿苷、京尼平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8-O-(羟基桂皮酰)哈帕苷、哈巴俄苷、人参皂苷Re,分别与核心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涉及的3个潜在核心靶点PIK3CA、AKT1、IRS1进行分子对接,均能自发相互结合.结论 益气生津散入血活性成分与IRS-1/PI3K/AKT途径主要蛋白分子具有高结合性,说明益气生津散很可能通过该途径发挥降糖、降压的作用.

    2型糖尿病高血压益气生津散入血成分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整体分层针刀松解术联合骨伤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温子阳林夏晴叶莹仪袁世民...
    150-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整体分层针刀松解术联合骨伤按摩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38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随机法分为观察组192例与对照组188例.对照组予以骨伤按摩手法治疗,1次/d,4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予先予以骨伤按摩手法治疗,其操作同对照组,在第1、5、9天予以整体分层针刀松解术治疗.对比2组疗效,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度、中医证候积分、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腰椎前屈、后伸活动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腰椎前屈、腰椎后伸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1);2组中医证候总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整体分层针刀松解术联合骨伤按摩手法治疗LDH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腰椎功能及临床症状,减轻疼痛.

    整体分层针刀松解术骨伤按摩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症

    气虚血瘀证小鼠模型拓展望诊指标的应用与评价

    于泓洋田培裕李潇窦永起...
    154-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气虚血瘀证为代表,探索拓展望诊指标,为开展模型动物证候诊断的可行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小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气虚血瘀组、中药反证组,每组10只.气虚血瘀组与中药反证组小鼠采用饥饿、疲劳、寒湿法进行造模,持续20 d;中药反证组自造模第3天开始每日予中药黄芪-莪术浓煎液灌胃,空白对照组和气虚血瘀组同期每日予相同容积蒸馏水灌胃,连续18 d.持续观测小鼠一般状态和体质量变化;于造模结束后检测粪便含水率、觅食欲,并通过避风实验、机械痛阈、旷场实验观察各组小鼠行为特点,拍照并利用图片分析软件对小鼠舌色进行分析.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气虚血瘀组与中药反证组体质量低(P<0.01);避风实验中,2、3区域停留时间短、跨域次数少(P<0.01);旷场实验中,总路程短、平均速度低、跨格次数少、静止时间长(P<0.01);舌色R、G、B值均低(P<0.01).与气虚血瘀组比较,中药反证组体质量高(P<0.01);避风实验中,2、3区域停留时间长、跨域次数多(P<0.01);旷场实验中,总路程长、平均速度高、跨格次数多、静止时间短(P<0.01);舌色R、G、B值均高(P<0.05).气虚血瘀组、中药反证组机械痛阈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虚血瘀组、中药反证组粪便颗粒稀软、易夹断,含水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避风实验和机械痛阈指标,以及旷场实验、粪便含水率和舌色检测指标,可作为诊断小鼠气虚血瘀证的拓展望诊指标,而觅食欲不可作为其有效指标.

    气虚血瘀证动物模型拓展望诊证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