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北京中医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北京中医药
北京中医药

赵静

月刊

1674-1307

bjzy1589@126.com

010-65251589

100005

北京东单三条甲7号

北京中医药/Journal 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中医工作的方针政策,介绍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在中医基础理论、各科临床医疗、预防、科研和教学等方面的经验、成果和最新进展,探讨中西医学术,提高思想和方法,其特点:面向基层,注重临床实践,具有北京地区特色,选登全部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专题——中医护理技术传承与创新

    石福霞
    847页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现状与思考

    郭敬王玉慧周姣媚侯燕丽...
    848-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创新是中医护理传承创新的重要要素,也是中医护理优势专科建设的重要抓手.聚焦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创新研究,进一步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梳理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因素,发现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尚需进一步提升,可通过深化专科建设提升守正创新能力,期待中医护理学科在新时代下能取得跨越式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创新述评

    基于正交试验法的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临床方案优化研究

    张萃张兵孟思璠徐霞...
    852-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进行临床研究,从不同因素水平的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的临床方案中,优选出最佳方案.方法 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脓毒症患者按照正交设计表随机分入9组.将药液浓度、药液温度、溻渍纱布湿度和溻渍部位作为因素,每个因素设置3个水平,随机分入L9(34)正交表安排的9组试验中.入组患者均接受中药溻渍干预方案,临床观察1个疗程,每个疗程4 h.通过观察患者膀胱温度变化评价技术干预效果.结果 中药溻渍干预脓毒症高热的最佳方案是中药液浓度0.3 g/mL,温度25~30℃,溻渍纱布湿度≥80%,溻渍部位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法得出的中药溻渍最优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临床干预脓毒症高热的效果,实现快速降低人体温度,并且减少在中药溻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节省医疗资源,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最终实现提高患者对中药溻渍治疗方案的依从性和满意度的目的.

    中药溻渍脓毒症高热正交设计

    《北京中医药》杂志投稿须知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856页

    砭石热熨加按揉经穴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郭翠花李莉郭敬杨晓芳...
    857-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砭石热熨加按揉经穴对项背肌筋膜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将2022―2023年在不同地区的3家三甲中医医院就诊的项背肌筋膜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试验组给予砭石热熨加按揉经穴治疗,对照组给予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治疗,疗程为2周.对比干预前后2组患者整体疼痛量表(GPS)评分、关节活动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2周后,试验组患者的GPS整体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颈后伸、肩外展和肩水平伸展活动度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砭石热熨加按揉经穴可降低项背肌筋膜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颈、肩关节活动度.

    项背肌筋膜炎砭石热熨经穴关节活动度

    急性期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

    景静任思萌常鑫刘俊霞...
    861-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活血化瘀中医护理方案对急性期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住院的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8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中风急性期中医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根据患者不同血瘀类型给予理气活血、补气活血、祛痰活血、温阳活血中医护理方案,干预时长为2周,对比干预前后2组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得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得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血瘀证得分.结果 干预结束,2组ADL得分(Z=-2.24,P=0.025)、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表得分(Z=3.102,P=0.036)、NIHSS得分(Z=2.27,P=0.023)、血瘀证得分(Z=-3.309,P=0.03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化瘀中医护理可改善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血瘀状况、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中医治疗结局.

    血瘀证缺血性中风中医护理效果

    改良督灸联合拔罐疗法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杜云红黄菊王婷婷马晓业...
    865-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督灸与拔罐联合的中医护理技术在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9月青岛市中医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99例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各33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实施改良督灸及拔罐治疗;对照1组实施改良督灸治疗;对照2组实施拔罐治疗,干预时长均为4周.比较3组干预前、干预2周及干预4周时中医证候积分、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强直性脊柱炎生活质量(ASQoL)问卷的差异.结果 共脱落6例,最终试验组30例、对照1组32例、对照2组31例完成研究.3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ASQoL的时间、组间及交互效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干预4周时试验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结论 改良督灸联合拔罐疗法可以有效降低肾虚督寒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疼痛程度,改善脊柱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肾虚督寒督灸循经闪罐中医护理

    《北京中医药》杂志对论文中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的要求

    《北京中医药》编辑部
    870页

    甘露消毒丹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干预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

    黄廷轩郭姗姗赵荣华张悦...
    871-8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甘露消毒丹治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并用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获取和筛选药物有效成分,利用TCMSP及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潜在作用靶点.利用比较毒物基因组学数据库(CTD)、疾病相关基因与突变位点数据库(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获得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疾病靶点,将药物预测潜在作用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3.9.1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属性分析,预测中药主要活性成分.利用蛋白互作数据库(STRING)及Cytoscape3.9.1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获取关键作用靶点.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将C57BL/6J小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药组及对照组,每组5只,甲型流感病毒PR8滴鼻感染小鼠构建感染模型,中药组予以甘露消毒丹灌胃,对照组予磷酸奥司他韦灌胃.观察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PCR(RT-qPCR)法检测肺组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基因表达,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IL-6、IL-1β、TNF-α.结果 共筛选出甘露消毒丹125个化合物作为候选有效成分,获得286个潜在作用靶点,2223个甲型流感病毒相关疾病靶点,61个交集靶点.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得到槲皮素、山奈酚、汉黄芩素、木犀草素、黄芩素、葛花苷元、金合欢素、异鼠李素、去氢二异丁香酚、柚皮素等10个关键成分.PPI网络得到TNF、IL-6、IL-1β、AKT1、TP53、JUN、HIF1A、PTGS2、MMP9、ESR1等10个关键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共获得条目54条,其中生物过程20条,细胞组分14条,分子功能20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共获得条目共20条,其中包括AGE-RAGE信号通路、癌症通路、松弛素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指数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对照组肺指数低(P<0.05).模型组小鼠肺组织间质水肿,大量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肺泡壁明显增宽,肺泡融合.中药组及对照组小鼠肺组织间质水肿减轻,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减少,肺泡壁增宽减轻,部分肺泡融合.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中PI3K、AKT mRNA表达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PI3K、AKT mRNA表达低(P<0.05),对照组PI3K mRNA表达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中IL-6、IL-1β、TNF-α水平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肺组织中IL-6、IL-1β、TNF-α水平低(P<0.05);对照组肺组织中IL-6、IL-1β水平低(P<0.05).结论 甘露消毒丹可通过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小鼠炎症反应改善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有关.

    网络药理学甲型流感病毒靶点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甘露消毒丹温病

    基于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枳实、麸炒枳实和烫枳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治疗作用比较

    刘泽张硕徐欣雨赵瑞华...
    880-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对比枳实、麸炒枳实和烫枳实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多潘立酮组、枳实组、麸炒枳实组、烫枳实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采用碘乙酰胺灌胃结合夹尾刺激法制作FD大鼠模型.造模结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持续14 d.造模和给药时,记录大鼠饮食量、饮水量和体质量.给药结束后,测定大鼠小肠推进率,苏木-伊红(HE)染色观察胃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Beclin-1、p62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小肠推进率提高.在造模期间,与正常组比较,各组大鼠的体质量增长减慢,平均日饮食量降低,模型组大鼠平均日饮水量降低.在给药期间,与模型组比较,多潘立酮组、麸炒枳实组和烫枳实组平均日饮食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麸炒枳实组PINK1、Parkin蛋白表达增加,烫枳实组p62蛋白表达提高、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枳实组Beclin-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 枳实、麸炒枳实和烫枳实治疗F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INK1/Parkin信号通路激活有关,麸炒枳实对FD大鼠的治疗效果优于枳实和烫枳实.

    枳实麸炒枳实烫枳实功能性消化不良线粒体自噬PINK1/Parkin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