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线粒体探究补肾养精汤改善高龄不孕症的机制.方法 采用C57BL/6J小鼠,雌性6~8周龄15只、10月龄45只,雄性6~8周龄10只.雌性6~8周龄小鼠为青年组,10月龄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高龄组、脱氢表雄酮(DHEA)组和补肾养精汤组.DHEA组和补肾养精汤组分别给予DHEA 11.26 mg/(kg·d)、补肾养精汤11.41 g/(kg·d),青年组和高龄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5 d.收集各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观察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和受精卵数量;实时荧光PCR法检测卵母细胞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采用线粒体绿色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分布情况,JC-1试剂盒检测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实时荧光PCR和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卵母细胞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青年组相比,高龄组小鼠获卵数、成熟率和体外受精率均明显下降(P<0.01);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减少、分布异常率增加、膜电位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fn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调(P<0.01).与高龄组相比,补肾养精组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数量和体外受精率均明显增加(P<0.05),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增加(P<0.05),异常分布率降低,膜电位上调(P<0.05),Mfn2 mRNA和蛋白表达均上调(均P<0.01).与DHEA组相比,补肾养精组小鼠卵母细胞、成熟卵母细胞数量和体外受精率增加,卵母细胞mtDNA拷贝数增加、异常分布率降低、膜电位上调,Mfn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其中卵母细胞数量和Mfn2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补肾养精汤可能通过上调Mfn2 mRNA和蛋白表达,改善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数量、分布和功能,从而提高卵母细胞质量,这是临床应用补肾养精汤改善卵巢功能、治疗高龄不孕症的可能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