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保山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保山学院学报
保山学院学报

蒋永文

双月刊

1674-9340

bsxyxb@126.com

0875-3115018

678000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学府路

保山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Baoshan Teachers College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社会各界有见解的学术理论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众哲学》对青年的思想启蒙及其当代价值

    陈元明张海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众哲学》的问世,使得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青年的思想有了系统化的理论指导.《大众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依据,用通俗化的语言着重分析了当时的社会问题,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大众哲学》对青年的思想启蒙主要集中在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当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数十万青年人因此走上了革命之路.《大众哲学》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大众化的先河,对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传播经验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众哲学》青年思想启蒙当代价值

    技术"自定人"的存在论疑难与道德可能解

    赵旭赵屹璇李雪松
    8-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命定"论所遵循的既定命运框架之中,存在着一定的解释空间或罅隙,这些空间构成了"自定"论的出场逻辑,其也为个体主体性的无限发挥与自我塑造奠定了理论基础.技术"自定人"旨在变"自然人"为"人化神",人兼备人的功能和神的属性,是宏观人与宇观神的二元共体.由于技术"自定人"的临场排挤了人在自然中的原初地位,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存在论危机,于是,技术"自定人"的存在论疑难导出了三大道德可能解,即抑制主体性的过度泛滥、建构人类生活的集体理性和以"最大幸福原则"作为价值准则.

    技术"自定人"人类存在主体性

    "三个务必"的内在机理探析

    黄荣琴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理论文化与历史三个维度把握"三个务必"的生成逻辑,从人民观、作风观和斗争观三个视角理解"三个务必"的内涵意旨,从归宿、方法和保障三个方面阐述其内在关联,从世情国情和党情明晰"三个务必"的价值意蕴,从理论学习、自我革命和顽强斗争确立"三个务必"的实践进路,对提高全党思想政治觉悟、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三个务必"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党的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破题与超越

    曹鏸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文明观的视角出发,中国式现代化代表着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中华文明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以全新形态进入当代人类文明体系中.中国式现代化从话语解构和范式升维两路径实现了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现实批判,在复原现代化本真含义、打破消费主义幻境、回击话语启示陷阱三方面破解了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的现代化迷障,实现对资本逻辑和西方现代化模板的话语解构,并在"自我-他者-世界"三重向度上构成了对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发展范式、合作范式、文明范式的超越升华.

    中国式现代化西方中心主义文明观现代化

    临沧市土司文化研究

    梅英
    29-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土司文化是西南民族地区元、明时期较为盛行的特色文化.在史料及实地考证基础上,对临沧市现辖区域临翔区、凤庆县、云县、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以及永德县的土司文化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对其后续挖掘方向做了建议.

    临沧市土司文化民族文化

    近五十年来哀牢夷国内研究综述

    周燕芳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哀牢夷是中国历史上生活于西南地区的民族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学术界对哀牢夷的研究逐渐增加,关注问题集中在哀牢夷的族源、哀牢国的时空范围和社会形态、哀牢文化的性质和内容、哀牢夷的对外交流以及考古研究五个方面,但各方面的进展不平衡.对今后哀牢夷研究的开展有以下建议:立足现实确立哀牢夷研究的学术走向;聚力薄弱领域,深化基础研究;依托基本史料,发掘利用新史料;积极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创新研究方法.

    哀牢夷哀牢综述

    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韩晨赟陈灿煌
    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3-2022年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就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影响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区域异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数字经济对于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且呈现出西部>中部>东部的特征.因此,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注重数字经济对乡村振兴影响的区域间差异,以充分释放数字经济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东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空间溢出效应区域异质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探析

    张艳丽
    54-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治理型民主,如何转化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为治理效能从而助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至关重要.乡村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实践场域,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够以独特的主体优势、结构优势和治理优势助力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转型.但是从现实来看,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治理主体弱化虚化、治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现代化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严重阻碍民主治理效能的发挥.为此,要从提升多元治理主体能力、完善治理制度体系、加强智慧治理能力等方面扎实推进民主治理,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纵深发展.

    全过程人民民主乡村治理现代化民主治理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研究

    王海滨普秀芳
    6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滇南澜沧彝语属于彝语南部方言,有丰富的结构助词.通过田野调查收集了大量语料,对其描写和分析,归纳其类型特点.发现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共14个,可以分为主语助词、谓语助词、宾语助词、定语助词、状语助词、补语助词6类.少部分结构助词身兼数职,大部分结构助词专职某一功能,另外,结构助词的类型还具有分析性和屈折性并存的现象.

    滇南澜沧彝语结构助词

    龙国村偏苗的多语和谐

    熊志文杨欣怡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省广南县龙国村是苗族聚居、异系苗族杂居的典型自然村,通过描写龙国村偏苗的语言生活,以及分析偏苗的语言和谐,发现该村偏苗在稳定自由使用母语的基础上,同时兼用汉语和白苗话,其语言关系属于偏苗话和汉语、白苗话多语和谐型.此外,还分析了制约该地多语和谐的因素.

    龙国村偏苗多语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