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兵团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兵团党校学报
兵团党校学报

赵柳成

双月刊

1009-0274

btdxxb@sina.com.cn btdxxb@163.com

0994-5677935 5677987 5677058

831300

新疆五家渠兵团党委党校院内

兵团党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of XPCC of C.P.C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1989年7月创刊,1999年2月更名为《兵团党校学报》,并全国公开发行。《兵团党校》由新疆兵团党校主办,是外界了解兵团的窗口。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应急管理服务于国家安全发展大局的若干思考

    李雪峰
    5-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应急管理要与大环境相呼应、与大局工作相协同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更好服务大局。这就要统筹公共安全应急管理与其他领域国家安全治理,统筹应急管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并全方位发挥应急管理对政治建设、国家治理与文化建设的助力作用。在上述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中国特色应急辐射力的相应观点。

    应急管理国家安全安全发展

    生成、要旨与特质:习近平资本观的三维阐释

    张红岩刘金伟
    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资本观是马克思主义资本观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资本观,它的生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理论赓续看,它承继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资本思想;从历史来源看,它延续了中国共产党人资本观的主脉络;从文化继承看,它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粹;从现实洞视看,它体现了对现实实践中资本无序扩张问题的深刻审思。资本作用系统认识论、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论、资本理论深化研究论,构成了习近平资本观的内容要旨。在资本作用系统认识论方面,习近平资本观认为,资本具有繁荣市场经济、优化人民生活、强化国际竞争、助力科技发展等多重功用价值;在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论方面,习近平资本观既肯定了规范和引导的政治、经济价值,也明确了法律制度保障、主流价值弘扬、利益分配协调、资本领域反腐败、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等规范和引导的实践路径;在资本理论深化研究论方面,习近平资本观认为,深化研究既要明确着力点,也要注重历史维度与现实关照。这一资本观具有显著的特质,首先,视野特质,具有深远宏阔的战略视野;其次,实践特质,秉持实事求是的实践态度;再次,思维特质,坚持科学严谨的辩证思维;最后,价值特质,体现深厚浓烈的人民情怀。

    习近平资本观人民至上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哲学意蕴

    胡荣涛班凡
    18-2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深刻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等方面。在本体论上,马克思主义粮食本体论和中华优秀粮食文化分别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理论来源和文化渊源。在认识论上,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是马克思主义粮食观中国化的时代发展,明确粮食安全工作是符合国情的"国之大者",肯定大农业观、大粮食观与粮食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唯物辩证法上,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遵循粮食安全生产规律,辩证分析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农业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之间的关系。在唯物史观上,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深入分析粮食安全工作与制度性质、粮食流通、人民利益等方面关系。深刻理解和科学认识习近平新时代粮食安全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对于新时代做好粮食安全工作、保障粮食生产、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时代粮食安全观哲学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对资本的规范与引导

    宁乐锋王一豪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对资本的辩证评析是中国式现代化规范和引导资本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历程,贯穿着对资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创新发展。当下,中国式现代化既实现了对资本力量的"用其所长",又保证了资本运行始终处于社会主义力量的规范和引导下发挥正效应,始终保证人民是社会生产和发展的受益者。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规范和引导资本的经验,主要包括: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新的历史征程上,我们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与行为规律,依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中国式现代化资本规范引导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法治化营商环境再优化之探析

    赵赟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与本质要求,明确要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体现了党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内在关联性认识的精准把握。而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再优化与新提升则是深入践行二十大精神、激发市场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必须要从现代化视角探讨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夯基固本的保障作用,推进制度之治和治理效能升级再造,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党的二十大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探究

    沙占华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自主开创的全新类型的现代化,自主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突出特征。这种自主性不仅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一条自主探索的不同于近代中国现代化、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当代西方现代化的新道路,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而且表现在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坚持"两个结合",形成了具有自主话语的科学理论体系,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方向。

    中国式现代化独立自主自主话语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与探索历程

    李小柱
    49-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历程包括"四个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两步走"的战略构想、"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目标与"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目标与"两个阶段、两个15年"的战略安排。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鲜明的原创性,其根本是人的现代化,凸显人民主体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最高价值诉求,以人民需求作为根本价值尺度,以能否持续推进作为历史尺度,追求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人民主体性百年历程

    《共产党宣言》中的世界交往理论及当代启示

    孔庆茵孙江
    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世界交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共产党宣言》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揭示了世界交往产生的基本前提、基本主体、内在动力、基本形式、基本范围、最终归宿,这一理论有利于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主动参与世界交往;超越资本运行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球治理注入力量。

    《共产党宣言》世界交往人类命运共同体启示

    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张洋
    6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是依托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形态,主要体现在民主政权建设、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既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的继承和发展,对新中国成立后党从局部执政转向全面执政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这一时期的探索实践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启示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上,要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要坚定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

    延安时期局部执政历史经验现实启示

    工商业发展与人权保障关系调适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路径

    王堃张扩振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商业发展与人权保障存在一定的抵牾。工商业与人权的关系可以看作两种制度之间的关系,从制度变迁理论和博弈论中可以找寻到调试的理论逻辑。从历史的角度看,工商业发展是人权保障与进步的基础和主要力量,而不是侵害人权的主要风险。在实践中,有些工商企业罔顾财产权、生命健康权等人权,单纯依靠强化其履行社会责任的途径很难改善。以创新理念为指导的规则创新,在工商业与人权关系的调适中起到关键作用。积极营造有利于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出现的制度环境和创新文化,是人权保障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

    工商业与人权规则创新创新文化平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