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学报
湖南工业大学
包装学报

湖南工业大学

张凤华

双月刊

1674-7100

baozhuangxuebao@163.com

0733-2622036

412008

湖南省株洲市泰山路88号

包装学报/Journal Packaging Journal
查看更多>>《包装学报》于2009年10月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具有国际视野的包装行业学术型期刊(双月刊)。本刊立足学术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报道和刊发包装科技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包装科技进步与交流、繁荣包装文化、搭建包装产学研结合的桥梁,推动我国包装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包装工业科技进步。特色栏目有:绿色包装与包装安全,常设栏目有: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包装印刷与印后加工、包装结构与货架寿命、运输包装与物流、包装设备与自动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收聚丙烯基复合材料的耐候性与阻燃性能

    游一兰贺国文刘佳斌李智明...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回收聚丙烯(RPP)为基体,添加茶粉、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及聚磷酸铵(APP)制备了茶塑复合材料,并考察了茶粉、Nano-TiO2 用量对茶塑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茶粉可提高RPP的抗拉强度,茶粉质量分数 10%时,抗拉强度增加了 26。1%;Nano-TiO2 既能增加茶塑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也可抑制热老化过程中抗拉强度的下降,从而增加了材料的耐候性。考察了Nano-TiO2 与APP对茶塑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协同作用,发现Nano-TiO2 与APP共同作用能进一步降低茶塑复合材料的水平燃烧速度。在Nano-TiO2 质量分数为4%时,水平燃烧速度最低,仅有23。3 mm/min,比不含Nano-TiO2 时降低了 40。6%。当固定Nano-TiO2 质量分数为 4%,改变APP用量时,在APP质量分数为 15%时,水平燃烧速度仅为 20。2 mm/min。

    回收聚丙烯茶塑复合耐候性水平燃烧速度

    双碳背景下居民快递包装回收行为研究

    郑湘明陈丽娜
    8-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背景下,针对目前中国快递包装回收率低的问题,利用湖南省高校学生家庭的 308 份调研数据,研究居民快递包装回收行为影响因素。以拓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验证分析,并替换不同模型,用线性回归对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行为控制和低碳自我认同感对居民快递包装回收意愿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回收态度、主观规范;实施垃圾分类会显著正向调节回收意愿与回收行为之间的关系,并且实施垃圾分类的程度越高,发生快递包装回收实际行为的可能性越大。

    双碳快递包装回收结构方程模型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

    氧化锌/二氧化硅复合膜的结构色研究

    叶鹏侯倩贾彦荣
    18-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以氧化锌(ZnO)和二氧化硅(SiO2)溶胶颗粒为前驱体,通过控制双组分膜层的不同厚度,制备出结构色鲜艳的ZnO/SiO2复合膜,并利用分光测色仪、多角度分光光度仪及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复合膜的颜色、微观结构和形态特征。研究结果发现,ZnO/SiO2 复合膜的亮度和色度均较单一组分薄膜的高,复合薄膜的颜色仍随厚度和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通过对薄膜的微观结构分析,结合其厚度随周期数的变化规律,发现复合薄膜的厚度随着自组装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薄膜中的纳米粒子并没有形成明显的高低折射率交替分布的双层结构,可能形成的是高折射率层(H层)、有效折射率层(eff层)和低折射率层(L层)的多层微观结构。这种特殊的多层结构与光作用发生干涉,形成了鲜亮度和饱和度更高的结构色。

    结构色自组装氧化锌二氧化硅光学特性薄膜干涉

    基于高缠结纤维素水凝胶的力学作用机制研究

    林丹琪周贵寅
    28-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丙烯酰胺(AM)和羧甲基纤维素(CMC)构建高力学性能双网络(DN)水凝胶,探讨第一网络聚丙烯酰胺(PAM)的交联与缠结以及第二网络CMC的氢键作用,对水凝胶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第一网络,PAM在C=10-5(C=n交联剂/n单体为水凝胶的交联度)下能形成显著的缠结结构,在应力作用下能通过滑动分子链逐渐形成缠结结构来实现能量耗散;PAM在C=10-2 下会形成高交联网络,在应力作用下通过化学键的断裂来耗散能量。对于第二网络,当水凝胶中CMC的质量分数Q=5。0%时,通过冻融能形成显著的氢键,并有效提高网络的作用力,从而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在C=10-5、Q=5。0%时,水凝胶的应力达到 0。328 MPa。CMC较大的渗透压会引起凝胶的溶胀,降低聚合物密度。此外,引入CMC还会影响第一网络PAM的缠结结构。

    水凝胶丙烯酰胺羧甲基纤维素双网络缠结氢键

    黑果枸杞花青素智能显色膜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杨舒婷邝芳玲余礼曾晓希...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花青素作为植物体内存在的天然物质,不仅对人体无毒无害,还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采用溶剂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黑果枸杞花青素,再将花青素溶液与成膜基质共混后制备成花青素复合膜,并对复合膜进行厚度、含水率、水溶性、抗氧化性、pH显色、红外吸收光谱等性能测定。实验测得复合膜的平均厚度为 0。0387 mm,含水率为 22。78%,水溶性为 31。55%,水蒸气透过系数为 6。2359×10-4 g·mm·Pa-1·h-1·m-2,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抗性相当于 1 mL 0。02 mol/L标准维生素E溶液的 15。84 倍,且在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具有良好的显色效应。实验制备得到的花青素智能显色膜具有与普通保鲜膜相似的外观和物理性质,能在水中自发降解并拥有极佳的抗DPPH自由基能力,具有良好食品包装应用前景。

    黑果枸杞花青素智能显色膜

    NiO/龙舌兰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邹毓周跃云
    45-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先采用水热法再经过煅烧处理,将氧化镍均匀负载到龙舌兰多孔碳上。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辐射检测等,对NiO/龙舌兰衍生多孔碳复合材料(NiO/C)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和充放电测试对NiO/C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O/C-2具有优秀的能量密度与循环稳定性,在 5 A/g的电流密度下,能量密度可达22 W·h/kg;循环 10 000 次后,容量保持率高达 91%。此外,当电流密度为1 A/g时,NiO/C-2 的比电容为 312 F/g;当电流密度增大到 20 A/g时,比电容仍高达 155 F/g。因此,基于龙舌兰多孔碳的结构稳定性,适量的NiO负载可以提升材料的比电容和循环稳定性。

    龙舌兰氧化镍超级电容器生物质衍生碳

    基于HCR放大的无标记型荧光传感器的构建及H5N1 DNA检测

    龚亮单秀芝朱琳徐琳...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于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构建检测该病毒的高灵敏生物传感器,并与智能包装相结合用于实时监测,这对禽流感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杂交链式反应(HCR)信号放大策略,以AgNCs作为荧光信号基团,构建了一种无标记"turn on"型荧光生物传感器用于检测代表H5N1 病毒的H5N1 基因序列。该传感器以H5N1 DNA作为触发剂引发HCR过程,使AgNCs产生强的荧光信号变化。研究表明,当H5N1 DNA浓度在 0。2~800。0 nmol/L内,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响应信号,且在 0。2~200。0 nmol/L之间的荧光强度与H5N1 DNA浓度呈线性相关,线性方程为y=10。982C+567。435(R2=0。992 73),检测限为 176 pmol/L。核酸传感体系具有通用性,通过简单调整目标序列,可实现对不同目标物的特异性灵敏检测。该研究有望为高灵敏分析禽流感病毒标志物的通用传感平台设计提供思路。

    杂交链式反应银纳米簇荧光生物传感器禽流感病毒标志物H5N1DNA

    聚离子液体/三聚氰胺碳基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熊玉兵钱浙濠宋红红
    6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三聚氰胺和聚[3-氰甲基-1-乙烯基咪唑双(三氟甲磺酰基)酰亚胺](PCMVImTf2N)以不同质量比原位复合作为前驱体,经高温煅烧制备得到多孔碳基催化剂。研究结果表明:当三聚氰胺与聚离子液体PCMVImTf2N的质量比为 1:7 时,制得的NC-7 在 0。5 mol/L硫酸(H2SO4)电解液中显示出最佳的电催化析氢能力;在电流密度为 10 mA/cm2 时,其过电位为 117 mV,对应的Tafel斜率为 46 mV/dec,性能优于众多无金属电催化剂。

    聚离子液体三聚氰胺碳基材料催化性能

    NiCo2S4/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刘梓灏向楷雄雷嘉豪殷振国...
    70-7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一步水热法合成NiCo2S4 和NiCo2S4/CNTs复合材料,通过进行XPS、XRD以及SEM对NiCo2S4、NiCo2S4/CNTs复合材料进行物理表征,采用三电极测试体系在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电化学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通过掺杂CNTs改变了NiCo2S4 的形貌结构,NiCo2S4 在 1 A/g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以达到 830 F/g,在 10 A/g的大电流密度下,比电容保持率仅为 78。3%;而NiCo2S4/CNTs复合材料在 10 A/g下的比电容保持率可达到78。6%,并且在 3 A/g电流密度下循环 1000 次,比电容保持率高达 98。2%。

    NiCo2S4碳纳米管一步水热法超级电容器倍率性能循环性能

    基于多峰分布的大尺度变形翼机构时变可靠性分析

    刘思源唐嘉昌雷豹邱梓潼...
    77-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机构可靠性的工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峰分布的时变可靠性分析方法(iTRPD),并应用于大尺度变形翼机构的可靠性分析。首先,将变形翼结构模型离散为几个瞬时功能函数,并将其转换为独立正态变量。然后,计算出不同时刻的瞬间可靠度与各向量间的自相关系数矩阵,得到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最后,根据协方差特性与各向量间的相关性,利用 1 次高维高斯积分将独立标准正态空间的时变可靠度简化为大尺度变形翼机构整体的时变可靠度。结果表明:iTRPD在分析大尺度变形翼时变可靠性时,与蒙特卡洛仿真法(MCS)的相对误差仅为-2。842%,比常规方法TRPD好;对功能函数调用次数为 415,远小于MCS的 1×109 次;对高维高斯积分的调用,常规时变可靠性方法为 35 次,iTRPD仅为 1 次。可见,iTRPD对涉及多模态分布的时变可靠性分析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

    时变可靠性多模态分布大尺度变形翼时变失效概率蒙特卡洛仿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