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包装与食品机械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包装与食品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包装与食品机械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李善为

双月刊

1005-1295

bjzzs@mail.hf.ah.cn

0551-65311880,65335565

230088

合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湖路29号

包装与食品机械/Journal Packaging and Food Machine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学会会刊。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包装与食品机械、工艺、包装机械、食品包装等内容,辟有试验研究、设计探讨、技术综述、经验交流、供求信息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波-压力联合复热冷链米饭及其品质的研究

    刘畅宋飞虎李润杰金光远...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缓米饭微波复热过程中的失水速率,减少失水干硬对米饭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不同压力进行复热试验,对比复热米饭碘蓝值、色差值、硬度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复热初期采用70 kPa,复热后期采用50 kPa的分段微波加压复热米饭的碘蓝值为0.178,硬度为3122.12 g,还原糖含量为3.636 mg/g.相比320 W常压复热,70/50 kPa分段式加压复热米饭热点与中心含水率差异由5.60% 下降至1.93%,硬度差异由540.82 g下降至239.59 g.加压复热可以有效抑制米饭水分的蒸发,提升温度分布的均匀性.研究为米饭复热生产工业化提供依据.

    微波-压力联合米饭复热失水速率温度均匀性

    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研制及其品质评价

    沈艾彬姜继元丁俊杰贾文婷...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工艺条件,以沙棘原浆为发酵原料,以活菌数和感官评价为指标,经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发酵饮料的理化指标及感官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沙棘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菌种添加量2%、发酵时间18 h.按照此工艺得到的沙棘饮料产品,活菌数为8.79 lg(CFU/mL),感官评分为93分,总糖含量为2.62 g/(100 mL),总酸含量为2.17 g/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由发酵前的45% 提高至81%,总抗氧化能力为发酵前的1.92倍.研究为沙棘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植物乳杆菌沙棘饮料品质发酵正交试验

    全降解纤维素食品包装的制备及保鲜性能研究

    毕士程林宝凤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纤维素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通过[Emim]EDP离子液体实现纤维素均相改性,制备得到不同季铵化程度的纤维素膜,考察其抗菌、耐水、阻气、力学性能以及对草莓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当季铵化程度为0.8时,得到的纤维素膜具有优异的广谱抗菌、耐水和阻气性能,以及最佳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和拉伸率分别为6.99 MPa和122%.QCL0.8膜包装的草莓分别比无包装、PE包装的草莓延长3,6 d货架期,可以在土壤中经23 d完全降解.研究为替代不可降解的石化塑料包装材料提供新的选择.

    离子液体纤维素季铵化食品包装水果保鲜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的筛选以及对聚乙烯保鲜膜的降解

    朱利霞王桂端陈雅琴倪雯珂...
    22-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聚乙烯(PE)包装材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的问题,从土壤中分离出能够降解PE保鲜膜的降解菌.经逐步筛选纯化,对菌株D-1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将菌株D-1接种到以PE膜片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液体培养基中,在35℃,150 r/min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1为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28 d后PE膜失重率为3.34%;电镜观察发现PE膜表面有明显孔洞和裂痕;红外扫描显示PE膜中引入了碳碳三键、羧基、醚键等活性官能团,漆酶活力为8.7 U/L.研究为PE膜的降解提供科学依据,并丰富了降解菌株的资源库.

    白色嗜盐多孢放线菌保鲜膜聚乙烯降解漆酶

    BP神经网络算法多指标优化酸枣仁汤提取工艺

    李若暄何千千刘宏博汪子皓...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优化酸枣仁汤的提取工艺,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料液比为考察因素,以总黄酮、总皂苷、总酚、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和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酸枣仁汤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并进行工艺验证.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算法预测的最优提取工艺综合评分为149.11,优于Box-Behnken响应面法的综合评分137.16.确定BP神经网络验证的工艺为最优工艺,即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7 g/mL,该条件下获得的总黄酮、总皂苷、总酚、多糖含量分别为(10.73±0.63)mg/g,(73.34±1.77)mg/g,(16.73±0.56)mg/g,(413.08±8.34)mg/g.研究为酸枣仁汤的提取工艺优化提供依据.

    酸枣仁汤Box-Behnken响应面BP-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提取工艺

    不同保鲜剂雾化熏蒸处理对熏马肠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李自芹李文绮谷天雨张正红...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不同保鲜剂雾化熏蒸处理对熏马肠贮藏期间保鲜效果的影响,以熏马肠为试验对象,分别采用0.03% 纳他霉素、0.015%乳酸链球菌素、3%海藻糖溶液和复配保鲜剂对熏马肠进行贮前处理,无保鲜剂处理作为CK组,于-8℃,相对湿度为70%的冷库中贮藏,每隔60 d测定1次样品的指标,分析熏马肠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变化规律.与CK组相比,保鲜剂雾化熏蒸处理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熏马肠的贮藏品质,在贮藏第300 d,复配保鲜剂处理D组的水分活度、pH值、TBARs值、菌落总数及尸胺含量分别仅为CK组的83%,72.2%,72.5%,34.6%,23.75%,复配保鲜剂处理有利于延长熏马肠的贮藏期,保持其贮藏品质.研究为熏马肠的产业化生产提供指导.

    熏马肠保鲜剂雾化熏蒸品质

    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车前草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王乾芬李川川徐小博徐萍...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以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在提取温度、反应时间、低共熔溶剂含水量、摩尔比等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结果表明,车前草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34℃,反应时间41 min,低共熔溶剂含水量47%,摩尔比2.2∶1.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可达6.28%.研究为车前草的开发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车前草总黄酮低共熔溶剂响应面法提取工艺

    吡咯喹啉醌二钠盐加工环境的稳定性研究

    徐天姿范恩宇陆海霞李小佳...
    49-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吡咯喹啉醌二钠盐(PQQ·Na2)在2种常见饮料剂型(固体饮料、近水饮品)中的稳定性.以PQQ·Na2含量为核心指标,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压力、pH值、杀菌强度)、加速试验、光照试验和长期试验系统性地考察PQQ·Na2在饮料开发、生产、储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QQ·Na2在固体饮料中受压片压力影响较小,且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加速试验中,最大衰减率为17.93%;长期试验中,平均衰减率为9.32%.PQQ·Na2在近水饮品中具有光敏性,光照4周衰减率高达92.29%;长期试验中,平均衰减率为21.50%.此外,pH值对近水饮品中PQQ·Na2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当pH<4.0时,饮品色泽变化显著.3种杀菌条件(90℃/30 min,121℃/15 min,130℃/15 s)对PQQ·Na2稳定性无显著影响.研究为PQQ·Na2在饮料剂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吡咯喹啉醌二钠盐加工环境稳定性饮料

    基于DEM模拟的筒仓卸料过程瞬时拱影响因素分析

    韦熙周甲伟徐耀杰
    56-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大豆在筒仓卸料过程的瞬时拱形成条件及各因素的影响规律,阐明大豆在筒仓内的流变特性,采用离散元方法(DEM),以大豆在筒仓内的卸料过程为对象,通过改变筒仓的半锥角、开口直径、颗粒间摩擦系数、物料密实度等参数,分别进行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半锥角为30°,35°,45°时,最大压力值分别为2390.76,2289.53,2540.9 Pa;开口直径为50,60,70 mm时,卸料时间分别为103,62,40 s;摩擦系数设置为0.6,0.7,0.8时,卸料时间分别为61.9,64.9,67.2 s;密实度设置为500,750,1000 mm时,最大质量流量分别为0.44,0.50,0.67 kg/s.研究为更精确地寻求其他散料食品在筒仓卸料过程的流变特性提供参考.

    离散元方法筒仓卸料瞬时拱影响因素

    可变幅振动式咖啡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邓祥丰初众郑何美郑健...
    67-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咖啡人工采收成本高、大型机械采收困难等问题,以曲柄滑块式传动机构为基础,设计一款小型可变幅振动式咖啡收获机.通过建立咖啡果实-果柄的脱落力学模型,分析得到果实脱离果柄的条件,依据曲柄滑块的设计方式,构建传动结构的运动简图与计算公式;采用ANSYS Workbench与Adams软件,进行模型的动力学仿真分析;以传动结构的曲柄长度、摇杆长度和转速为试验因素,惯性力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与响应曲面分析,建立惯性力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以果-柄结合力5.25~7.16 N为优化目标,确定收获机的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结果表明,在保证传动结构运行状态平稳的优先原则下,得到咖啡收获机结构设计的最优参数组合为曲柄长度15 mm,摇杆长度100 mm,转速700 r/min;通过样机试制与田间试验,转速在700 r/min左右,总体的作业效果良好.研究为后续的咖啡机械化收获提供参考.

    咖啡采收曲柄滑块可变幅振动脱落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