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能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

杨芳

月刊

2096-0581

cadcam@idnovo.com.cn

010-68993878/79/80/81转255

100037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四层西厅CAD/CAM杂志社

智能制造/Journal IM(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查看更多>>《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杂志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机械工业局,机械科技信息研究院,中国计算机用户协会CAD/CAM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核心科技类刊物。1994年10月正式创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杂志以提高企业应用水平,追踪技术研发热点,报道市场发展动态为鲜明特点,生动、及时地反映CAD/CAM/CAPP/ERP领域的最新动态。目前是CAD领域唯一的专业杂志。内容涉及制造业和IT行业两大方面内容,信息量丰富。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CAD/CAE/CAM技术发展水平与动向;工程设计,制造领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如CAD、CAE、CAPP、CAM、CIMS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各委、部、地方“CAD应用工程”和产业政策;企业应用经验;技术问题分析与研讨;人才培训信息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型全自动立体仓储在通用小件物料仓储中的应用

    操窘姚志恒蔡果陈志黄...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智能制造产线自动化及加工设备生产自动化的大环境下,标准件物料配送的多样性、及时率及立库的自动化对新型智能工厂的物流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针对泵车、车载泵及拖泵等大型重工生产装配物料,针对用量大、通用性强的小件标准件,以欧标B型塑料箱为存货载体,结合机械手自动拆码垛、自动称重理货、四向穿梭车和CTU(Container Transfering Unit,料箱机器人)等自动化技术,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全自动立体仓储,推进的整进整出模式有效提升小件物料按产线拉动拣配的能力,解决了小件物料因存储位置分散、拣选效率低下和配送不及时的问题.

    通用小件物料塑料箱全自动立体仓储无人化

    基于模糊PID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控制算法设计

    吴神风刘宇冉倩易祖成...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产线控制过程具有复杂性高、动态性强及变量多等特点,导致智能制造生产线控制难度大幅度上升.因此,提出基于模糊PID的智能制造生产线控制方法.利用传感器采集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运行数据,剔除数据采集结果中的异常数据.使用LAD-LASSO算法从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实时状态数据的重要特征,利用这些重要特征识别智能制造生产线的运行状态,根据智能制造生产线运行状态来确定模糊控制器(PID)的参数,实现对生产线的精细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的控制精度最高达到97%,执行效率与响应时间最高分别为299个/h、16s,具有实用性.

    模糊PID传感器通信模块智能制造生产线

    基于质量检测标准数字化的不合格品智能量化判定探索

    王宏君徐辉魏贵乔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不合格品检测的智能化问题,研究数字化的不合格品智能量化判定方法.通过基于质量检测标准数字化的不合格品智能量化判定方法,在质量检测数字标准数据库中建立产品零部件的不合格图谱并标注语义标签.选取零部件关键部位的不合格图像图谱,由专家打分,并对图谱标注语义标签.建立图像量化判定模型.通过不合格图像量化判定模型,输入不合格图谱,通过不合格品检测,输出不合格品的判定结果.验证模型并优化语义标注.通过图像量化判定模型,对待测不合格品图谱进行评价,得到初步的判定结果.对判定结果进行评估,从而确定待测图谱的语义标签.

    不合格品量化判定语义标注质量检测标准数字化

    在役输气站场数字化恢复技术应用实践

    汪洋汪玙然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役输气站场运行多年,其资料难免存在不足,给后期站场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许多问题.在役输气站场数字化恢复,利用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形成站场的基础数据和模型,可解决站场各类数据错误、缺失等数据质量问题.能缩短在役输气站场的维护、改造、抢修时间,有效提高站场管理效率,为运营单位进行日常生产管理和应急处置提供重要支撑.实践应用表明,在役输气站场数字化恢复是在役站场数据治理的有效手段,能显著地提升站场运维和风险管理水平,对实现站场数字化管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役输气站数字化恢复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殷欣吴伟才张倩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需求,本文从学习难点、教师背景、教材和教学设备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从调整学习要求、调整学习内容、成立专业实训室、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和组建教学团队等方面进行了"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了专业级、学科级和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等多层次的机器人教育贯通式实践教学体系,有效地补充了院校开展实训的手段,加快院校学科建设的进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进而促进工业机器人实训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

    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实践教学教学设计课程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