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降雨条件下某露天矿不同荷载作用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刘骎张千俊郭沙王文通...
    150-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降雨一直是引发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历年来的滑坡事故案例中,80%以上的滑坡都有降雨伴随.以西北某露天矿边坡为研究对象,开展室内试验获取各岩层在天然状态和饱水状态下的岩石力学参数,运用拟静力法和流固耦合原理进行数值模拟,对边坡应力应变的分布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塑性区分布状态、关键点位移的变化趋势,模拟计算确定3种不同工况(降雨、降雨+爆破、降雨+地震)下终了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判断边坡的稳定性,并分析了降雨导致地下水升降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露天矿初步设计的边坡稳定性较好,符合相关规范,为该矿山后续的边坡开挖施工提供了相关理论依据.

    露天矿边坡降雨边坡稳定性流固耦合安全系数

    破碎顶板垮塌采场胶结充填治理

    张增庆魏晓明杨灿显顾攀...
    155-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金厂河多金属矿一步骤破碎顶板垮塌治理难题,采用三维激光扫描的方式,探明了采场顶板垮落形态特征,构建了破碎顶板垮塌采场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对金厂河矿胶结充填体强度需求的理论计算,设计一步骤胶结充填体整体强度为3.0 MPa.基于充填料浆配比试验、扩展度试验和流变试验,综合确定充填工艺参数为:料浆质量浓度为68%~72%,灰砂比为1:8.结合21#采场三维空区模型和形态,合理布置了充填挡墙和充填下料工程,进而保障了破碎顶板垮塌采场胶结充填体的稳定性.

    破碎顶板垮塌采场胶结充填空区治理

    基于概率积分法理论模型的累积不接顶充填效应沉降变形预测

    张骥张炳一
    160-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金属矿山地下开采后所形成的采空区会导致地表出现变形.通过对传统概率积分法进行优化,提出一种适用于充填采矿法的改进概率积分法.采用该方法对白象山铁矿西部厚大矿体应用充填不接顶累积效应的4种不同采矿方法所导致的地表变形量进行了预测,并分析了变形对地表建(构)筑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西部厚大矿体地表最大下沉值范围为64.4~294.2 mm,最大水平移动值为19.3~88.3 mm,最大倾斜值为0.5~2.4 mm/m,最大曲率值均不高于3×10-5/m,最大水平变形值均不高于1.1 mm/m.各采矿方法引起的变形量均不会超出规范对地表建构筑物的要求.研究结果为该矿山采矿方法的选择和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撑.

    充填采矿充填不接顶概率积分法沉降变形

    全尾砂膏体多尺度物料均质化制备技术研究

    王涛石勇郑伯坤赖伟...
    16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料浆均质化充填,以某矿为工程背景,首先,开展了全尾砂及5组分级尾砂试验,利用Fuller曲线级配理论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尾砂级配质量效果.然后,以全尾砂料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的搅拌速度、时间及料浆质量浓度对制备膏体料浆的影响.最后,通过试验对不同因素的最优值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各试验组的级配指数均小于理想级配指数和较优密实度范围,尾砂总体级配质量均较差.当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小于74%时,搅拌参数设置速度为200 r/min,搅拌时间为3 min,搅拌效果最佳.通过试验验证了物料在最优搅拌参数的作用下搅拌,能均匀分散在浆体之中,确保了输送的各部分浆体流变性能相同.

    全尾砂多尺度物料均质化制备技术搅拌速度膏体充填

    某矿充填体合理强度研究

    李再易尹丽冰孙远江龚永超...
    174-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大采场高度高和暴露面积大的特点,在保证采场安全的基础上,为降低充填成本,采用理论计算、工程类比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充填体合理强度.为减少爆破对充填体的破坏,采用Mathews稳定图法确定采场充填体侧帮暴露面积,并根据成功工程实例推荐护壁厚度.研究结果表明,当矿房高度为36 m时,充填体28 d强度从上到下分别为1.85 MPa、1.5 MPa和1.85 MPa;当矿房高度为60 m时,充填体的强度分别为2.45 MPa、1.8 MPa、2.0 MPa、2.2 MPa和2.45 MPa;当矿房高度为72 m时,充填体的强度分别为2.8 MPa、2.0 MPa、2.2 MPa、2.4 MPa和2.8 MPa;二步骤采场充填体强度为0.6 MPa;当炮孔孔径为165 mm时,护壁厚度为2.2~2.5 m;当炮孔孔径为120 mm时,护壁厚度为1.5~1.8 m.

    充填体抗压强度护壁厚度高大采场数值模拟

    井下采空区全尾砂充填材料试验研究

    于澎张要贺于立志
    180-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鑫矿经过多年开采,井下形成较大采空区,为充填治理井下采空区,需要进行实验室充填材料试验.通过进行流动性和强度试验,并在室内和矿山井下采场中进行养护,优选得到最佳的充填料浆质量浓度和材料配比,确定了银鑫矿的充填工艺.结果表明,使用胶固粉G料作为胶凝材料,74%质量浓度、灰砂比1:10可以达到3 d强度1 MPa以上;74%质量浓度、灰砂比1:6可以达到28 d强度4 MPa以上,银鑫矿充填料浆在其井下采场条件下,充填体的强度明显降低,采场中的充填体强度只有室内试验试块强度的80%左右.

    采空区充填料浆流动性充填强度井下充填体

    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估计方法

    杨宏刚王瑞雪曹莹雪孟晓静...
    184-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不确定性的问题,基于贝叶斯网络和置信度指标,建立了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估计模型.首先全面辨识了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因素,以风险因素作为网络节点构造了贝叶斯网络结构;然后依托网络结构的逻辑关系和专家决策,获取了贝叶斯网络节点的条件概率;随后在根节点的失效概率估计时引入可弱化决策主观性的置信度指标,以完成铀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估计模型的建立,并将模型举例应用到某铀矿企业.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预测职业病危害的风险概率,并可以找出影响职业病危害发生的关键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有放射性危害的企业职业健康防治奠定基础.

    铀矿井下作业贝叶斯网络职业病危害风险概率

    基于流变特性极差分析的碎石-全尾砂料浆配比优化研究

    凌斌辉
    190-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矿山井下采空区多,尾矿和废石堆存空间不足的问题,探索一条"全废治三害"道路,开展了全尾砂、水泥和碎石膏体充填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了膏体质量浓度、灰砂比和废石掺量对膏体的塌落度、离析率、泌水率、凝结时间、单轴抗压强度、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等指标的影响.根据矿山生产需要,从-20μm细粒级含量、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等方面对碎石掺量范围进行了界定,并通过极差分析研究了膏体质量浓度、灰砂比、碎石掺量对充填料浆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膏体质量浓度对料浆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影响最大,灰砂比次之,碎石掺量影响最小.最终确定最佳配比组合为膏体质量浓度77%,碎石掺量20%,灰砂比1:4,对应塌落度27.3 cm,14 d抗压强度6.4 MPa,屈服应力为112.01 Pa,塑性黏度为0.78 Pa∙s.优化后的结果可为后续工业试验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膏体充填碎石全尾砂流变特性极差分析充填实验

    某铜矿充填料浆L型管道自流输送研究

    刘勋欧任泽邹山康曹港...
    194-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分析四川某铜矿充填料浆的输送性能,为矿山充填管网系统设计选型提供理论计算依据,试验选取尾矿库尾砂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作胶结充填材料,对不同配比、不同浓度的充填料浆进行L型管道输送模拟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管道各组段料浆流动性的技术参数,包括屈服剪切应力值和黏滞系数等.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不同料浆流量、输送管径情况下产生的管道单位长度流动阻力和允许的充填倍线,最后综合分析研究了流变参数、黏性系数、充填料浆输送流速及输送管道直径对流动阻力和充填倍线的影响.

    充填料浆管道输送输送阻力充填倍线管网参数

    银山矿全尾砂料浆絮凝沉降特性试验研究

    林金山熊泽华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银山矿浅部矿体资源的逐渐枯竭,高效安全地回采深部矿体是接替和延续矿山产能的主要途径,而充填采矿法是深部矿体开采的主要采矿方法,确定充填骨料特征及其沉降特性是优化充填工艺的主要环节.为探究银山矿全尾砂的絮凝沉降特性,开展了全尾砂的静态浓密沉降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6种不同絮凝剂对全尾砂沉降的影响,优选出效果最优的絮凝剂及其最佳用量,进而分析得出絮凝剂对应的矿浆最佳给料浓度.研究结果表明:适用于银山矿全尾砂絮凝沉降的絮凝材料为AN-910-SH型絮凝剂,最优絮凝剂添加量为40 g/t,进入立式砂仓或深锥浓密机最佳的浆体给料质量浓度为10%.研究结果可为全尾砂浓缩沉降设施选型设计提供依据.

    深部开采全尾砂絮凝沉降充填采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