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采矿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采矿技术
采矿技术

周爱民

双月刊

1671-2900

ckjs@263.net

0731-88631209

410012

湖南长沙市麓山南路343号

采矿技术/Journal Mining Technology
查看更多>>《采矿技术》是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于2001年公开出版的刊物,它由长沙矿山研究院主办,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技术,沟通、传播国内外信息为宗旨,具备实用性强、信息量大、影响面广的特点。实用性强。《采矿技术》以“服务矿山,推广先进实用的矿山技术和装备,沟通、传播国内外矿业信息”为宗旨,交流发表的论文除知名专家的综述性和论述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成果的文章外,70%以上是反映矿山一线科技人员技术创新成果的文章,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信息量大。《采矿技术》正刊为双月刊,版面为大16开,设有地质与测量、经营管理与矿业动态、资源开采与综合利用、信息技术与机电装备、安全环保与灾害防治、爆破与岩土施工技术,以及信息园地等主要栏目,年发表论文数量200篇以上。影响面广。《采矿技术》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采矿学术委员会的会刊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采矿信息网的网刊,植根于广大矿山企业,是矿山采矿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互相探讨、交流、学习的重要园地,素有矿山企业自己的专业性刊物的良好形象,拥有学会委员和信息网理事等特定读者群,他们都是矿山企业的主要负责人或生产技术主管,因而历来为矿山企业所重视。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DBO-BP模型的采空区稳定性评价

    肖亮王文通
    167-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指标众多,指标之间关系复杂,评价运算量大.为提高采空区稳定性评价准确度与效率,引入蜣螂优化算法,建立DBO-BP采空区稳定性评价模型.模型以9个指标作为输入层,4个等级作为输出层,随机选取36组数据作为训练样本,4组数据作为测试样本.最终模型训练集准确率与测试集准确率都为100%,以相同数据建立SSA-BP模型和BP模型,并与DBO-BP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DBO-BP模型的训练精度和测试精度均优于前两者,启发式算法的发展为解决工程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使用DBO-BP模型对湖南瑶岗仙钨矿的采空区稳定性进行预测,得出DBO-BP模型的主队结果和稳定性偏向与实际相符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借鉴.

    采空区稳定性评价DBO-BP模型

    地下水风险管控在闭坑矿山防治水中的应用

    李贵仁
    172-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下水风险管控以实现阻断地下水污染物的暴露途径、阻止地下水污染扩散为目的,近年来在污染地块地下水污染防治中逐渐得到应用,但在矿山领域仍处于探索阶段.某盐矿因剩余岩盐资源枯竭,启动闭坑工作,为了防止矿山停产对水环境造成污染,避免采空区地面塌陷、地裂缝等环境地质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采用地下水风险管控技术开展矿山闭坑后的防治水工作,即矿山停产后,不处理采空区和采动裂隙带,让矿坑地下水位自然抬升,同时在井下设置一定数量的封堵墙封堵井下主要通道,对水位回升后矿山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监测,待问题暴露出来后,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管控风险.该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矿山停产后周边区域的安全和环境质量得到了长期、有效的保障.

    地下水风险管控闭坑矿山防治水监测

    精确延时台阶爆破控制破碎块度研究

    刘鑫
    178-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台阶模型建立了PFC3D数值模型,首次采用Flat-jiont接触模型、Fragment模块和三维膨胀颗粒法加载爆破应力波,研究了精确延时控制爆破破碎块度.研究结果表明:延时爆破与单孔爆破在毗邻孔中间位置的应力峰值对比发现,应力波在孔间相互叠加作用没有达到应力增强的效果;Fragment模块在分析模型宏观特征中具有一定优势;通过观测台阶表面附近的应力峰值发现,炮孔A对应位置的应力峰值基本不变,炮孔B的应力峰值呈现"M"形的分布特征,二者中间位置的应力峰值随着延时的增大而增大,当不存在孔间应力波相互叠加时,其应力峰值基本保持不变;通过分析爆破体积、Fragment数量和平均块度发现,当延时54.72 μs时,存在最小的平均块度,当不考虑孔间应力波相互叠加时,按照炮孔A的P波传播到起爆炮孔B的方式来设计延时,有利于降低平均块度,当考虑孔间应力波相互叠加时,延时越短越不利于降低平均块度;PFC3D适用于延时爆破的块度分析.

    延时爆破破碎块度PFC3DFlat-jiont接触模型Fragment模块

    深部煤矿开采诱发巷道围岩冲击失稳及其控制的研究

    穆玄裴鹏
    188-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深部巷道冲击地压灾害是制约煤矿安全高效开采的重要隐患.为研究深部煤矿开采诱发巷道围岩冲击失稳的破坏特征及控制方法,以母杜柴登矿井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现场监测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分析了该矿开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及变化特征,模拟研究了煤矿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巷道围岩失稳变形及破裂特征,最后提出了冲击地压监测预警方案.结果表明:在支承压力作用下,采空区两侧或前方煤体有向采场内移动的趋势,并形成了应力极限平衡区;煤柱弹性核区并非垂直底板向下传播,而是与底板呈一定夹角斜向下传播,这为两帮及底板的底鼓施加了一个水平分力,只要弹性核区存在,巷道底鼓的威胁就无法彻底消除;初始拉应力区的增加对煤体及底板形成一定的破坏作用,加剧了后期煤柱帮的变形.研究结果可为煤矿防治冲击动力灾害及提高巷道围岩稳定性提供指导.

    冲击地压巷道围岩支承压力监测预警

    新疆巴里坤县某大型露天煤矿边坡稳定性评价研究

    崔德广刘洪林王文军王俊辉...
    19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露天煤矿的安全开采,边坡稳定性研究及分析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归纳研究某大型煤矿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露天采坑和排土场的边坡特征及变形情况.基于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系数法,建立边坡地质简化模型,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边坡潜在变形破坏模式,同时依据以往地质资料、研究区现状平面图现场踏勘成果及以往相关研究成果,选择各个典型剖面的稳定性平均值,对矿坑边坡及排土场边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分析与评价.计算出典型剖面局部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1.325和1.331,整体边坡稳定系数分别为1.337和1.386,依据评价结果提出了边坡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建议.

    边坡稳定性破坏模式地质模型稳定系数

    竖井井筒过巨厚含水层防治水技术研究

    陈富健杨胜贤胡中波
    197-2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虎洞磷矿矿区位于白岩背斜北倾伏端,是水文地质单元的排泄区,磷矿层主要充水水源为矿层顶板灯影组白云岩,岩溶裂隙发育,主要地表河流岩根河从矿区中部穿过,该矿床以溶蚀裂隙为主,顶板直接进水,且水头压力大的复杂岩溶充水矿床.矿区4条竖井均穿过平均厚为300 m的灯影组白云岩,为保证矿区井筒顺利通过含水层,开展了巨厚灯影组高压力含水层防治水技术研究工作.根据灯影组白云岩含水层岩石性质分析,竖井井筒最终采用地面预注浆先行,堵住较大过水通道,工作面注浆作为补充,对细微过水通道进行堵水,最后再开展壁后注浆的防治水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竖井巨厚灯影组含水层地面预注浆工作面注浆壁后注浆

    微裂隙白云岩地层帷幕注浆试验及应用

    颜淼奇刘钊赵延林
    202-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烽磷矿拟建主、副竖井,采取帷幕注浆方法堵水,其主要含水层为震旦系上统灯影组地层,因岩层细微裂隙发育,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次灌浆试验和工艺改进,普通浆液很难有效充填注入.通过实验室小试和现场测试,在以往采用膨润土-水泥稳定浆液灌浆成功案例的基础上,充分分析了本区地质条件、注浆参数、施工工序等因素,对相关注浆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加强了施工工序的控制.帷幕注浆后,采用压水试验和钻孔取芯评估注浆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比注浆前后的地质条件,证明膨润土水泥浆能够显著改善白云岩微裂隙地层的地质状况,解决了微裂隙空间的填堵,提高了岩石的密实程度和强度,增强了围岩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矿井建井施工时的涌水量,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地质难题.本次试验及工程应用可以为类似地质条件的工程提供参考,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灯影组白云岩微细裂隙帷幕注浆膨润土水泥浆

    爆堆块体形状参数转化的方法研究

    史晓宇刘鑫付常玺张明生...
    209-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爆堆块度分布情况是用来评价爆破效果的重要指标,准确地获取爆堆块度分布信息可以有效指导爆破参数和爆破工艺的优化.由于爆堆中的块体是立体三维的,但在图像中提取的参数均为二维信息,因此需要通过图像中的二维信息推断出块体的三维信息.应用最大弦长、共线性、容积系数等块体形状特征,采用数理统计相关方法构建二维投影形状特征值与三维几何特征值的转换关系,现场应用验证了爆堆块体形状参数的可行性.

    爆破块度块体形状爆破效果评价图像处理方法

    钻防封一体化技术在软煤层瓦斯抽放中的应用研究

    王露尧
    214-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软破碎煤层钻孔瓦斯抽放存在钻孔塌孔、钻孔漏风、有毒气体泄漏、煤尘污染等多种危害,严重影响了煤层瓦斯抽采效率,阻碍了煤矿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为有效解决松软煤层钻孔瓦斯抽放的问题,以胡底煤矿1305工作面为例,提出了在钻孔施工过程中采用钻防封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瓦斯抽放钻孔相比,该技术具有松软煤层长距离钻进、钻进全过程护孔、钻孔封孔质量高、作业环境无尘安全、瓦斯抽采高效5方面的优势.工程试验结果表明,钻防封一体化技术有效解决了松软破碎突出煤层钻孔成孔困难、瓦斯抽采效果差、煤层突出危险性大等问题.

    钻防封一体化松软煤层长距离钻孔

    云南某铅锌矿井巷组合钻孔注浆堵水技术研究

    刘大金练日锋蒋亚萍章爱卫...
    218-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帷幕注浆是地下工程和矿山水害防控的有效手段,而不同配比浆液以及钻探工艺直接决定帷幕工程的堵水效果.根据云南某铅锌矿水文地质条件和水害情况,研究高围压下不同配比的红黏土水泥混合浆液性能及变化规律,并在井巷开展组合钻孔注浆试验.在帷幕注浆建造结束后,采用综合方法检验帷幕注浆效果.结果表明:在围压为1~5 MPa的条件下,红黏土水泥浆液水固比为(5.42~2.35)∶1的浆液性能更强;采用组合钻孔(垂直钻孔+小曲率倾斜型分支孔+S型分支孔)钻探工艺,可提升多角度裂隙钻遇率,实现浆液远距离输送;帷幕综合评价显示单位注浆量及透水率叠加效应明显,单位注浆量区间分布规律较好,帷幕内外水位差逐渐增大,疏排水量明显降低,堵水率达70.19%,帷幕堵水效果明显.该方法可为解决矿山深部井巷高压钻探和注浆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类似矿山帷幕工程注浆施工提供借鉴.

    帷幕注浆不同配比浆液组合钻孔注浆帷幕注浆注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