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草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草业科学

中国草原学会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

侯扶江

月刊

1001-0629

cykx@lzu.edu.cn

0931-8912486

730020

兰州市嘉峪关西路768号

草业科学/Journal Pratacultural Scienc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草业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园地,旨在沟通国内外草业科学信息、推进草业科学研究,培养草业科学人才。内容以中国草业科学为主,兼顾世界草学精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火烧强度对大兴安岭林下植被的影响效应

    李景涛李晓英许涛韩易伦...
    1883-18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干扰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干扰因子,对植被更新与演替有重要影响。本文以火后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区林下植被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法,分析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林下植被群落物种组成、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覆盖度在不同火烧强度后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火后14年轻度火烧区林下植被地上生物量最大;灌木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235。65 g·m-2)>重度火烧(206。32 g·m-2)>未火烧(139。33 g·m-2);草本地上生物量轻度火烧(42。77 g·m-2)>未火烧(23。74 g·m-2)>重度火烧(8。07 g·m-2)。2)林火改变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轻度火烧区最高,与重度火烧区呈显著差异(P<0。05);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在重度火烧区最低。3)灌木和草本覆盖度变化特征相反;灌木覆盖度重度火烧(84。20%)>轻度火烧(69。20%)>未火烧(67。67%);草本覆盖度未火烧(43。50%)>轻度火烧(38。13%)>重度火烧(5。73%)。总体来看,轻度火烧一定程度上促进植物生长;重度火烧破坏严重,从维护物种多样性角度考虑应避免重度火灾发生。

    火烧强度林下植被物种组成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植被覆盖度大兴安岭

    基于GEE的面向对象茶园提取——以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地区典型丘陵山区双江县为例

    唐雪洁魏彦强罗栋梁王鹏龙...
    1897-1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了解茶园的空间分布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维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GEE)计算平台,以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地区典型丘陵山区双江县为例,利用Sentinel-2遥感影像数据构建光谱、植被指数、纹理和地形特征集,结合简单非迭代聚类算法(SNIC)和机器学习算法-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实现面向对象的茶园提取,并与基于像元的提取方法进行精度对比。结果表明,与基于像元法相比,面向对象法在茶园提取上表现出更好的效果和更高的精度;无论是基于像元还是面向对象的茶园提取,RF算法都比SVM算法更具优势;面向对象的RF方法的茶园提取精度最佳,总体精度为94。9%,茶园的生产者精度和用户精度分别为86。5%和84。2%,表明面向对象法和RF算法在茶园遥感监测和提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优势和潜力。该研究结果可为类似丘陵山区的茶园识别提供参考,并为茶树种植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

    GoogleEarthEngine茶园面向对象提取双江县

    水库消落带植物生态学研究热点——以三峡水库为例

    陈忠礼冯源朱姿涵赵青...
    1909-19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库是在河流、湖泊等天然水体中拦截筑坝形成,水文节律受人为调控。其中,库周水位变动影响的区域为水库消落带(WLFZs),其生态系统极为脆弱。由于受人为干扰强烈,生态环境问题突显,消落带研究越来越受到全球关注。本文通过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梳理2000-2023年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沿革,搜集中文文献164篇,英文文献422篇。通过文献共被引分析及关键词时序和突显分析,得出研究热点为水位波动对植物生存、生长、生产以及群落组成带来的影响以及水库河岸带能量循环及景观格局。并以三峡水库消落带为例,结合团队多年研究工作,从水位变动下消落带植物群落时空格局与动态、消落带土壤种子库特征、植物功能性状、水淹胁迫下植物生理生态特征、消落带植被恢复和生态工程、植物-微生物分子作用关系的研究方面系统梳理水库消落带植物基础与应用研究,对水库消落带植物研究进行展望。

    文献计量植物群落土壤种子库水淹胁迫功能性状生态修复

    不同采集年份大花红景天种子萌发对温度的响应

    耿博阳覃滢卜杨丽娥彭德力...
    1924-1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确定温度变化对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种子萌发的影响,本研究以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大雪山居群的种子为材料,探究不同采集年份(2014、2015、2016、2019、2020、2021年)种子的萌发对温度(恒温:1、5、10、15、20、25、30、35℃;变温:15℃/5℃、25℃/15℃)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种子萌发温度阈值较宽,1~35℃均可萌发,具有较宽的萌发温度生态位幅度(0。831~0。891),15~25℃萌发效果最佳;变温与相应恒温相比不能显著增加最终萌发率。通过积温模型模拟,种子萌发最低温度(Tb)为-0。49~0。82℃,萌发最适温度(To)为19。38~20。88℃,萌发最高温度(Tc)为34。21~38。76℃,亚适温条件下的种子萌发积温值为40。7~67。11℃·d。综上,大花红景天种子具有"机会主义"萌发行为,萌发最低温度较低且具有较宽的萌发温度窗口,使其可以在早春大量萌发,以保证幼苗拥有较长的生长季。研究结果为保护与利用野生大花红景天资源提供了一些参考。

    濒危植物大花红景天采集年份温度种子萌发积温模型萌发生态位

    不同高寒草地生态区种植模式对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罗峰米文博李文刘文辉...
    1934-19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燕麦(Avena sativa)分别与饲用豌豆(Pisum sativum)、箭筈豌豆(Vicia sativa)、蚕豆(V。faba)混播及4种作物单播在高寒不同生态区的生产性能,探讨适宜各生态区的最佳种植模式,为高寒不同生态区一年生混播草地的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各混播组合间,燕麦+饲用豌豆组合的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0。56 t·hm-2和16。15%;3种混播组合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粗脂肪含量、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均介于燕麦单播和饲用豌豆、箭筈豌豆、蚕豆单播之间。2)各生态区间,燕麦和3种豆类的平均株高均随海拔高度的上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门源的干草产量最高,为9。78 t·hm-2;除贵南外,粗蛋白含量亦随海拔高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贵南的粗蛋白含量最高,为17。69%。3)综合评价得出,适宜各生态区种植的混播组合分别是祁连山流域门源和湟水谷地湟中的燕麦+饲用豌豆组合、三江源区贵南的燕麦+蚕豆组合、环青海湖区共和的燕麦+箭筈豌豆组合,干草产量分别为13。00和10。63、10。59、10。73 t·hm-2,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4。65%和16。11%、13。56%、12。01%;各生态区最佳混播组合的干草产量较燕麦单播分别增加了48。57%(门源)、23。17%(湟中)、23。00%(贵南)、47。80%(共和)。

    生态区种植模式饲草产量品质综合评价青藏高原

    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研究进展

    许睿儿张艳丽刘苗
    1948-19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殖分配调控着植物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平衡,从而影响种群的更新速度,最终改变群落结构及演替方向。因此,研究植物生殖分配对草地生态系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综述方法,系统地梳理了草地生态系统植物生殖分配的相关研究理论及影响因素,学者们先后基于最优控制理论、生活史理论和生物量分配理论提出光合补偿机制、养分循环假说、时间限制假说、r/k策略、资源可用性假说等,以解释自然环境因素、植物自身因素和人为干扰因素等调控植物生殖分配的机制。然而,草地植物对诸多因素(植株形态性状、自然灾害、放牧、刈割、外源养分添加等)的生殖分配响应仍存在争议,且复杂因素(气候变化、生境条件、植物间竞争等)及多因素协作的过程和驱动机制不清晰。基于此,建议从多维度解析草地植物生殖分配策略及驱动机制,以期为促进草地生态系统更新及正向演替、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草地生态系统生殖权衡分配理论驱动机制自身因素环境因素人为干扰

    基于碳中和目标的中国草地碳汇交易机制优化

    芦海燕潘雪萍
    1966-19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期的重要目标。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积极探索草地碳汇的交易潜力,对规范碳汇交易至关重要。目前,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已制定草地碳汇发展的规划与目标,在西藏、新疆、甘肃和青海等地开发国际核证碳标准草地碳汇项目,碳汇交易的总静态收益额约5。46亿元。然而,我国的碳汇交易面临交易规则不统一、资金流动性不强和监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草地碳汇市场的发展。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深入探讨我国碳汇市场的趋势与背景,从草地碳汇开发、融资及监管机制等多个维度出发,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第一,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完善草地牧草补偿机制,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草地区域,逐步构建全方位的草地核算体系,以加快形成统一、标准化的草地碳汇核算、计量、监测与报告方法学。第二,通过引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拓展贷款模式以及完善碳汇银行等措施,为碳汇交易各个环节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健全草地碳汇产业链。第三,健全草地碳汇交易监管机制与碳信息披露制度,提升各部门的监管水平与监管效率,达到优化草地碳汇交易市场、提高交易效率与公平性的目标。

    碳中和目标草地碳汇交易交易机制开发机制融资机制监管机制优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