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发行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发行研究
出版发行研究

魏玉山

月刊

1001-9316

cbfx001@sohu.com

010-52257108

100073

北京市丰台区三路居路97号404室

出版发行研究/Journal Publishing Research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专业学术性刊物。以探索出版热点、研究出版理论为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着力构建我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

    冯士新
    1页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的出版集团产业发展表现——基于主题图书、一般图书和教育图书的统计分析

    林玲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于出版业而言,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和头部图书的出版情况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而出版集团作为出版业的主力军,肩负着引领行业发展的艰巨使命.文章依据 2022 年图书出版统计数据,以 36 家图书出版集团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各集团出版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和头部图书的品种、印数及排名情况,对集团表现进行评析,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高质量发展出版集团图书出版分析

    Sora作为场景媒介:引发营销范式革命——以图书出版业为例

    丁颖喻国明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包括图书出版业在内的营销领域新兴的"反应营销"范式派学者孜孜以求的"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给适当的人提供适当的产品与服务"的理想图景,囿于技术掣肘,迟至今日未能真正实现.2024年初Sora的横空出世,使一个前所未有的场景体验前景呈现于世人面前.全新的沉浸式场景体验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更为营销行业带来重大机遇,让反应营销"个性化定制+精准营销"的理论构想从一纸蓝图即将变为现实:通过Sora搭建的智能媒介,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能够被充分地挖掘和整理,尽可能享受到图书出版单位强价值产品与服务带来的极致体验;Sora通过搭建虚拟社交平台激活弱关系,从而助力图书出版单位获客;Sora可以被用来充分赋能感官营销,品牌营销可以继视觉、听觉通道之外,充分调动用户的嗅觉、味觉、触觉,通过多重感官的极佳体验完成"种草",促成销售.

    图书出版Sora体验式营销反应营销个性化需求

    把脉出版业发展,《2023-2024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揭示九大趋势

    李桥
    20页

    全媒体传播体系下出版产业链的要素变革研究

    陈洁郑梦琦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伴随全媒体传播体系的逐步完善,数字出版产业主体间的新生产关系和新利益格局日益清晰,传统出版产业链的线性结构逐渐被互动频繁、结构复杂的数字出版生态系统所取代.数字技术的介入促使产业链的内容端、渠道端、用户端要素发生深刻变革,内容激增、渠道立体化、用户需求个性化成为其显著特征.同时产业链要素间的结构呈现出横向与纵向的双重转型,导致要素的搭建模式转向多结构、多组态、多策略布局.基于此,数字出版行业要以加速产业链要素互动关系的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升级为导向,以供需链、价值链重构为基点,用系统性思维看待产业供需链、用服务型制造推动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实现产业链的结构优化与效能提升.

    全媒体传播出版产业链要素变革供需链价值链

    超越数字摇篮本:AI时代出版物创新的基本要求与技术逻辑

    王晓光简华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印刷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发展了上千年,形成了成熟的印刷出版产业.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数字出版活动开始起步,电子书逐渐兴起.进入 21 世纪后,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屡获突破.在动荡不安和高度不确定的社会—技术环境下,审视当代数字出版物的历史方位和出版业的发展走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用西方出版史中"摇篮本"概念,提出了"数字摇篮本"概念,并深入分析了数字摇篮本的技术特征及其历史局限,进而阐述了在数智环境下创新发展数字出版物和出版业的基本要求、技术逻辑和创新路径.

    融合出版人工智能出版史摇篮本数字出版

    出版人工物四重本体的属性特征及语境关联

    周小莉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人工物所具备的四重属性奠定了它拥有四重本体的重要基础.而在出版人工物的多重属性中,物质性起着核心串连作用,特别是它与文化性、技术性、社会性之间的语境关联,既保持有各自语境表达的独特方式,也有显见的语境之间的对证与互补,甚至是语境关系的独立与纠缠,是其他语境都必须倚借的基底和策略.这透露出一个极为关键的线索:出版人工物并不像"物"所表现的那样呆板和固着,相反还具备一定的行动力和能动性,以此才能呈现出鲜活的"物形象".以物质性为"锚",通过出版人工物的四重属性,来观察其四重本体的特征与关联,可以为打开出版人工物在"物形象"上的折叠状态提供全新的语境解释.

    出版人工物出版物出版活动人工物属性特征语境关联

    数智时代出版单位的风险预防体系研究

    郑英龙张浩泽陈瑶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智技术推动出版单位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出版单位也面临以"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为主的法律风险、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市场风险、出版走出去的国际评价风险.出版单位应主动建构风险预防体系,以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及自我规范,从而防范上述风险.目前出版单位风险预防存在"没有实现事前主动的预防""没有实现全过程的预防""没有实现动态的预防"现象.出版单位可以风险预防组织机制建构为基础,以风险预防运行机制建构为核心,以风险预防能动机制建构为配合,建构风险预防体系.

    数智时代未尽合理的注意义务出版深度融合风险预防出版走出去

    未见之见:视障者数字阅读界面的网络联结及秩序协商

    王亚莘张诗奕刘彦成李娜...
    48-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技术颠覆并重塑了视障群体的媒介实践与社会生活,但也因此被统摄在视觉中心主义的技术环境与社会环境中.本研究基于田野调查与网络民族志考察,探究视障者数字阅读界面生成社会关系网络的过程,并揭示其间秩序协商的复杂形构.研究发现,围绕视障者数字阅读界面,立法与行政机关、公益事业单位、无障碍科研机构、互联网大厂等多元行动者入场,形成相互渗透交织的残健关系网络.该关系网络含有动态秩序联结与隐性秩序区隔的双重特征,既为视障者提供了群体认同和社会融入机会;同时又以工作界限和权力错位的形式,制造了视觉中心主义和结构性忽略导致的技术区隔效应.以上发现,为未来秉持"参与式设计"理念,持力优化视障者数字阅读基础设施,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实践理路.

    视障者数字阅读界面关系网络秩序协商数字包容

    学术丛书出版助力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传播的实践路径

    雷少波
    56-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主化和体系化是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两个基本面向.知识生产自主化的关键在于议题设置的主体性、方法论的自觉性、文献建设的主动性;体系化是知识生产的内在属性,包括概念、问题、学派、学科等知识体系的形成.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于学派和学科知识体系的搭建.项目制是学术丛书出版运营的重要特点,是推动出版议题设置、大型文献整理出版,并引领和服务知识生产自主化的有效机制;学派理论丛书、系列教材的出版及编学互动场域的构建,能有力地促进学科体系、学派体系的生成及生长.学术出版应"从点到面、从外到内、从旧到新、从纸到数、从图书出版到知识品牌"进行学术丛书策划,服务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与传播.

    学术丛书学术出版自主知识体系项目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