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船舶工程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船舶工程
船舶工程

闻雪友

双月刊

1000-6982

cbgc@csname.org.cn

021-54591998-803

200032

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

船舶工程/Journal Ship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会刊,国家技术类核心期刊。在推动造船工业技术进步、促进船舶科研事业的发展、沟通会员单位之间的联系、报道学会动态和提供产品经济信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已成为船舶及海洋工程领域中发行量大、覆盖面广的工程技术类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燃料电池船舶混合动力系统能量管理研究综述

    张勤进黄昊泽曾宇基刘彦呈...
    1-1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碳"目标下,发展燃料电池船舶是实现航运业转型升级和低碳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面对当前燃料电池上船的诸多问题,混合动力系统成为燃料电池船舶应用的有效解决方案,其能量管理的研究也成为核心研究方向之一.系统梳理燃料电池船舶的发展概况,针对燃料电池船舶多类型能源能量管理中涉及的能量调度问题以及变换器功率分配问题进行综述;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实船上应用的可能性;探讨燃料电池船舶推广可行性和发展方向,以期能为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绿色船舶燃料电池混合动力系统能量调度策略功率分配技术

    欧盟航运碳减排法规对多用途重吊船队的影响

    郑庆国孙丽萍
    12-1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多用途重吊船队,按照欧盟航运碳减排法规的具体方案,使用统计的方法和数据计算,准确预算船队在欧盟排放交易体系和欧盟可持续海运燃料法规实施10年内,因船舶燃料温室气体排放带来的成本增加量.通过分析欧盟航运碳减排法规中的各种关键要素,针对多用途船型特点,给出全方面的应对方案.

    碳减排多用途重吊船温室气体碳税罚金

    船舶气层减阻技术研究综述

    赵大刚高适张顺钟祥海...
    1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变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船舶气层减阻技术作为船舶运输手段中一种有效的节能、降碳手段,近年来备受关注.文章阐述了气层减阻技术中气层的形成过程以及工作原理;从模型试验以及理论与数值计算方面分析了船舶气层减阻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现状;列举分析了国内外部分研究单位的应用实例和实际效果;针对研究和应用现状,对船舶气层减阻技术面对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气层减阻气泡减阻实船应用降碳

    基于7状态船舶柴油机SCR脱硝系统的精细化建模与控制

    魏京蕾许媛媛彭黎陶邦林...
    2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3状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模型只关注NO和NH3对系统的影响,忽略了NO2的作用,但研究发现,NO2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为此,考虑NO和NO2对SCR脱硝系统的影响,设计面向双催化剂、包含NO2的7状态船舶SCR脱硝系统机理模型,分析NO2对船舶脱硝系统性能的影响,讨论精细化模型的精度.此外,从节能降耗角度出发,设计模型预测控制器,对比不同模型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3状态模型,基于7状态的精细化模型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

    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率氨逃逸模型预测控制

    基于PZ-K2CO3吸收剂的船舶碳捕集系统经济性分析

    朱云龙周松席鸿远张钊...
    36-43,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遏制温室效益带来的全球气温上升,提出一种以K2CO3+PZ作为吸收剂的船舶碳捕集系统,研究在5RT-Flex50DF发动机柴油模式和燃气模式下,不同工况和不同捕集效率时船舶碳捕集系统的经济性.结果表明:船舶碳捕集成本与发动机工况呈负相关,与捕集率呈正相关,燃气模式下利用LNG冷能可有效降低CO2压缩液化成本;在固定捕集效率下,优化碳捕集系统参数后,无需引入额外能源对系统进行供能,船舶碳捕集成本可降低至103 $/t,此时系统可变运营成本大幅度降低.研究成果可为船舶碳捕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船舶碳捕集混合胺经济性分析

    基于CNN的波浪中船舶摇荡运动智能预报

    林辰儒华先亮谢立新王扬理...
    44-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预报波浪中船舶的摇荡运动对保障船舶的航行安全和正常营运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应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对船舶在波浪中的垂荡-纵摇耦合运动进行预报研究.对船舶在不同规则波激励下的垂荡-纵摇耦合运动进行分析,对比CNN与长短期记忆(LSTM)神经网络的预报结果,验证CNN模型的预报性能.数值模拟得到船舶在白噪声谱和JONSWAP谱激励下的不规则垂荡-纵摇耦合运动响应,应用CNN模型对所构造的训练集进行学习,并对测试集进行预报.对比CNN与LSTM的预报结果,检验CNN在不规则波中船舶摇荡运动方面的预报性能.结果表明:CNN和LSTM神经网络具有同级预报精度,可对船舶在波浪中的垂荡-纵摇耦合运动进行准确预报.

    船舶摇荡运动运动预报卷积神经网络智能航行

    基于AHP-灰色聚类模型的舰艇自身抗损能力评估方法

    刘东焦玉超宋晓男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舰艇平台性能评价标准不一的问题,尤其是如何更好评价定性指标的问题,探究一种客观公正的评价方法.以舰艇自身抗损能力为研究对象,提出层次分析(AHP)-灰色聚类模型在自身抗损能力综合评估的应用,并在分析研究舰艇自身抗损能力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建立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针对舰艇自身抗损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基于专家打分法的打分结果,应用灰类的白化权函数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项评价指标的分数值.根据指标评价体系以及各项指标的权重和分数值,对舰艇自身抗损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使用便捷,能够对舰艇自身抗损能力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可为舰船自身抗损能力综合评估提供指导.

    层次分析-灰色聚类模型自身抗损能力评估方法

    水上飞机着水动态过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

    高婷佘莹莹赵伟鹏
    60-65,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和流体体积函数(VOF)法,分析某轻型电动飞机着水过程中不同速度、不同迎角和不同水况对纵向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着水速度较小时,俯仰角会先增大,飞机出现抬头趋势;飞机着水速度较大时,俯仰角会先减小,飞机出现低头趋势;该飞机着水的最佳迎角为2°,且不得超过8°,否则会出现弹跳现象;飞机在波浪水面着水时与静水时的规律一致,速度越小,俯仰角变化范围越小,飞机吃水深度越深.

    水上飞机数值模拟水动力特性纵向稳定性

    基于SPH方法的船体海洋飞沫生成形态模拟

    陈家静白旭
    66-7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海洋飞沫的生成形态,采用光滑粒子法(SPH)的粒子捕捉技术,分析4种常见的船首特征对海洋飞沫轨迹的影响.研究发现,船首的设计在飞沫的生成和运动特性上起着决定性作用.球鼻艏和破冰艏通过镇压波浪减少飞沫的覆盖范围,而飞剪艏和前倾艏则利用其独特的流线型设计有效地对飞沫进行引流,但却导致飞沫的生成高度较高,覆盖范围较广.此外,研究还揭示了不同类型的飞沫(如崩波破碎、卷波和激散波破碎)在船首附近的工况和轨迹模式.研究结果可为船舶设计优化及防除冰技术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船舶积冰海洋飞沫船首形状光滑粒子法

    密集贮存下蔬果库送风方式仿真研究

    张小海童欢
    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延长蔬果库内蔬果的保鲜周期,蔬果库内温度需要维持在较小波动范围.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船舶冷库内库容利用率,蔬果库内采用密集贮存方式.在密集存储状态下,将蔬果库内温度波动范围控制在±0.5℃,开展蔬果库内密集贮存下蔬果库送风方式的仿真研究.通过建立蔬果库内气流组织仿真模型,对密集贮存条件下冷风机直接送风和顶部采用可调风口送风2种不同送风方式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顶部可调风口送风可保证密集贮存条件下库内大部分区域温度场波动不超过±0.5℃,满足精确控温需求.研究成果可为后续实船的冷库布置及送风方式选择提供一定参考.

    密集贮存数值仿真送风方式温度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