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广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裴路(兼)

月刊

1006-7000

cbgj48-84@163.com

0771-5588124

530028

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

出版广角/Journal View on Publis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出版广角》创办于1995年,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被同行公认为是内容办得最好、形式办得最活、观点颇具权威性的出版业品牌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

    张立张馨月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新质生产力作为构建现代经济体系的战略基点,并进一步明确了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数字出版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新质生产力的视角出发,探讨数字出版业发展的历史必要性,从理论逻辑论证数字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下面临的内生性挑战与外延性机遇,从实践逻辑全方位找寻解决其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以全产业链、全要素和全球化的视角强力推动数字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数字出版业逻辑视角理论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出版话语体系的构建:生成逻辑与实践进路

    刘玲武宋例谣白寅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的出版话语体系,需要深入理解出版话语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的时代内涵与要求,并理解其生成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理念下的出版话语体系构建根植于深厚的理论基础,着眼于现实面临的问题和境遇,立足于行业探索的丰富经验,且以马克思主义出版观为话语理论,以党的领导为话语宗旨,以实现出版高质量发展为话语主题,以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出版强国为话语归宿,进而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出版话语体系出版强国生成逻辑

    生成式人工智能推动数字出版智能化发展路径研究

    匡文波姜泽玮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文本生成、语音合成、文生视频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数字出版的融合,提升了数字出版对信息多模态、产业融合化、流程自动化以及服务交互性的需求,也带来了知识创新性、信息准确性和行为可负责性的问题和风险。在数字出版的智能化发展中,出版机构应加强同网络平台和科技企业的合作以促进数字出版产业深度融合,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丰富数字出版产品形态的多模态发展,优化数字出版用户服务及其个性化与即时性的交互需求,保障智能化出版业务流程中必要的人工干预并明确责任归属。

    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智能出版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

    作为新型内容生产力的生成式AI:发展局限与未来进路

    喻国明林昱彤李昀玥
    2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人类知识生产模式为参照,探讨当下生成式AI在知识生产中的优势及局限性。研究发现目前生成式AI的知识生产具备多模态、全数据和结构化特征,但也存在数据偏见、平庸的专业主义等问题。为了优化生成式AI的知识生产能力,需在数据规范实践、AI监管创新、AI开发和使用等方面进行改进,以促进"知识共创,人机共生"理想智能协作图景的实现。

    人工智能生成式AI传播内容人机关系智能协作

    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下的学术出版审视——基于"人—技"关系的视角

    裴永刚石灵芝
    3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技"关系的讨论基本沿袭人类中心主义、技术作为座驾、人机协同式赛博格的认知路径,从这三种关系层出发,对人工智能技术与学术出版领域的对话进行再审视。首先厘清人工智能赋能学术出版的三重路径,即作为"知识生产活动""知识服务主体""数智出版对象"的学术出版;然后对人工智能和学术出版二者的现状进行业态审视、边界审视、价值审视,认为当前人工智能与学术出版的互动中存在"结构性胁迫"的选择、出版专业主义的呼唤以及技术性偏见的忽视等现状;最后从学术出版领域的开放态势、融合态势、鸿沟态势出发,对人工智能赋能学术出版的进路提出探索性建议。

    学术出版人工智能"人—技"关系

    学术出版媒体融合发展与编辑媒介素养提升——以学术期刊为例

    陈吉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媒体融合深度发展,学术期刊积极顺应融合发展要求,推动学术成果数字化转化。在学术出版媒体融合发展方面,学术期刊应避免过度追求流量,针对不同垂直领域进行内容细分,避免闭门造车,让学术出版优化学术服务;在学术编辑的媒介素养提升方面,学术期刊应培育编辑的媒介素养及其相应能力,包括媒介思维及数字能力,确保学术出版内容的高质量和高效传播。

    学术出版媒体融合媒介素养学术期刊

    数字藏品市场风险与管理研究

    范睿刘玉柱范林海
    43-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几年,随着我国数字藏品市场的剧烈波动,数字藏品市场面临技术安全、确权、用权与维权等风险。技术安全风险包括平台间的"信息孤岛"现象、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不足及个人数据泄露等问题;确权风险涉及出版物和互联网商品的确权难题;用权风险涵盖金融与交易风险,如非法集资、无照经营等;维权风险则包括平台侵权行为和消费者不合理维权行为。对此,需通过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强化平台管理、完善法律法规与标准、建设行业信用体系及提升法律意识等措施,促进数字藏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数字藏品安全风险数字资产数字经济

    社交媒体用户的小号迁徙行为研究——以微博小号为例

    陈丹李京昆
    49-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复媒体环境与社交倦怠张力的影响下,用户会在不同的平台间迁徙与徘徊,在同一社交媒体平台拥有多个账号已成为当代网民互联网生活的常态。建立小号应当被视为一种动态的迁徙行为,不同于在异质社交媒体平台间的迁徙,从主账号到小号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迁徙策略,是同平台中账号之间的流动与迁徙。对用户而言,从主账号向小号的迁徙不仅具有功能层面的意义,也具有象征层面的意义。向小号的迁徙,也是用户对多元身份与自我知觉的延展与试验,体现了个体在社交网络中的流动性。

    社交媒体迁徙行为微博小号社交媒体用户

    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体系,赓续中华文明发展脉络——以安徽教育出版社为例

    江舟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当下学界和出版界关注的重点主题之一,结合安徽教育出版社具体实践,从奠基性、学术性、普及性、教育性、融合性、传播性等层面,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版面临的问题,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下的出版路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立体出版层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文献理论原创文化普及教育融合

    新课程理念下跨学科选题的策划与实施——以"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丛书为例

    王建波邓丽平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颁布的2022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提出了新要求,为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了实现高质量的教育出版,"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指导"丛书贯彻从理论到实践、从整体到课时、从目标到实践、教学评一体化的策划思路,实施以跨学科思路推进组稿审稿,以"引领+示范"凝练优势特色,以专业化方式落实宣传推广的出版策略,为跨学科选题的策划与实施提供有益参考。

    教育出版跨学科主题学习选题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