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广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裴路(兼)

月刊

1006-7000

cbgj48-84@163.com

0771-5588124

530028

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

出版广角/Journal View on Publis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出版广角》创办于1995年,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被同行公认为是内容办得最好、形式办得最活、观点颇具权威性的出版业品牌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出版实践——以大型文献丛书《荆楚文库》为例

    朱金波周百义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各地大型文献丛书的编纂与出版,是新时代下出版业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自我发展的时代要求与现实选择。大型文献丛书出版与地方文化建设协同发展,前者通过赓续历史文化根脉、搜集与抢救文献资源、挖掘文史资料价值、完善文化体系构建,为后者作出了积极贡献。打造大型文献丛书以助力地方文化发展,需要在充分论证规划、统一协调部署、强化质量保障、适应时代需求等方面开展工作。

    地方文化大型文献丛书文化建设《荆楚文库》

    弘扬岭南优秀文化精神,助推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化出版与宣传推广

    肖风华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广东人民出版社以"为人民多出好书,为文化创造价值"为办社理念,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在新业态、媒体融合等方面走出一条新路:牢记党社使命,做精主题出版;坚守人文情怀,传播有思想、学术、艺术价值的原创精品;坚持立足广东、放眼世界,深耕岭南地方文化沃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和企业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读物、网络图书等全媒体出版体系。广东人民出版社以岭南文化学术研究成果出版、岭南文化宣传普及为抓手,为繁荣广东地方文化和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为业界提供有益借鉴。

    岭南文化出版品牌文化强省

    赓续文脉做深地方文化,出古入新建设文化强省——新时代古籍出版助力安徽文化强省建设的产业探索

    葛永波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安徽省的古籍出版工作深入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赓续文脉,出古入新,转化利用,活化业态,梳理并提炼地方文化的精髓与特色,深刻把握古籍出版的融合发展特点,创新回应传统文化市场的时代需求,传承和发展地方传统文化,服务文化强省建设,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有利的文化条件。

    古籍出版文化强省业态活化价值融合产业探索

    发挥"国家队"优势,以出版赋能上海文化繁荣发展——东方出版中心助力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探索实践

    陈义望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践行上海"全力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文化使命过程中,东方出版中心作为出版"国家队"的重要成员单位,统筹发挥集团站位、上海区位和东方定位等三重独特优势,提出"四个聚焦"的具体举措——聚焦上海文化题材、聚焦上海学界资源、聚焦上海文化市场、聚焦上海全民阅读,牢记出版"国家队"的使命担当,以积极探索出版智能化转型和走"内容+"融合发展之路两个重点方向为抓手,在具体出版实践中为上海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出版力量。

    出版赋能三重优势四个聚焦两个重点智能转型融合发展

    地方出版社助推文化强省建设的策略——以河南地方出版社打造红色文化出版品牌为例

    冯留建张可莹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积累的先进文化。为了助推文化强省战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地方出版社在服务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打造红色文化出版品牌:立足地方特色,彰显红色主题出版意识;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打造本地区红色地域名片;推进传统出版与新媒体技术广泛融合,更好地服务于读者个性化阅读需要;加大专业化出版人才培养力度,为红色文化出版事业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地方出版社红色文化出版品牌文化强省

    新质生产力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三维分析

    蒋雪颖刘欣许静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基于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型生产力形式,新质生产力对出版业的转型升级具有前瞻性意义。通过系统分析新质生产力如何扩大优质出版内容供给、融合出版技术应用和优化出版治理体系,可以揭示出版业在新质生产力的引领下实现高效能、高质量的深度融合发展路径,为增强产业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提供参考。

    新质生产力出版深度融合出版技术出版治理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质与推进举措

    王军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作为一场深刻的创新行为进程,其创新的根本动因是为满足用户对知识信息具身认知体验的需求,创新的性质表现为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交融共进,创新发展的逻辑向度指向催生出版深度融合发展价值网络并创新其商业模式。推进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应延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并重,明确融合发展思维,保持战略柔性创新,以用户为中心加强市场调研和场景分析,着力创新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组织架构,创新建设核心资源及关键业务,做好宣传营销和用户关系管理,注意优化成本结构和创新盈利模式。

    出版深度融合发展创新实质价值网络商业模式

    价值共创视角下智能体嵌入知识服务实现机制研究

    王鹏涛李晗语
    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能体技术的兴起为知识服务领域带来空前机遇,也引发了诸多挑战。以价值共创理论为视角,通过案例分析探讨智能体嵌入知识服务的模式与机制。研究指出,智能体嵌入模式可分为"大模型+智能体平台""知识服务平台自创新""个体服务"三种类型,存在供需冲突、权利—责任冲突、信息传递冲突以及协同冲突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以"资源整合—伦理对齐—价值共享—协同共建"为框架的解决方案,旨在为出版企业开展知识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价值共创知识服务智能体出版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内容的著作权合法性基础——以文本和数据挖掘例外规则为视角

    辜凌云
    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激活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来源的合法基础,文本与数据挖掘行为能否适用于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成为利用这一技术的法律难题。针对学界提出的"单独设置合理使用条款""概括性解释合理使用一般条款"等观点,相关规范具备合理性的同时也面临条款话语体系不周延、概括性适用具有不确定性以及冲击现有规范框架导致释法不稳定等难题。对于文本与数据挖掘技术的利用,应关注未来科技发展与该技术纳入著作权法中角色定位的协调统一趋势,在现行著作权法框架下,法律规范在应对技术创新时,应保持稳定并注重平衡,把握法律条文变动的逻辑趋势以及权利义务的控制思维,为科技发展提供灵活的法律空间,以实现技术发展与法律规制的动态平衡。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文本与数据挖掘合理使用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与治理路径

    赵雅琦
    60-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创作领域的应用引发关于其生成内容的可版权性与治理路径的讨论。探讨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特性、版权归属及治理策略,分析其原创性、作者身份和创作意图的法律界定,提出立法、行政和技术层面的治理路径,以期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与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生成内容可版权性治理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