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广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裴路(兼)

月刊

1006-7000

cbgj48-84@163.com

0771-5588124

530028

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

出版广角/Journal View on Publis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出版广角》创办于1995年,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被同行公认为是内容办得最好、形式办得最活、观点颇具权威性的出版业品牌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学术期刊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路径

    刘永红
    4-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能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丰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提供智慧支持,能更好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已经上升为一种国家战略。学术期刊是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参与者与基础设施,从理论层面探讨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机理,从实践层面探索其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路径,有助于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学术期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逻辑机理实践路径

    学术期刊引领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六对辩证关系

    韩云波陈思思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从"知识体系"到"自主知识体系"是一次伟大飞跃。在把握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学术期刊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必须厘清以下几对辩证关系: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立场观点层面,要把握好西方化与中国化、规范化与本土化、客体化与主体化三对辩证关系;在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方法路径层面,要把握好批判性与建构性、演绎性与实证性、阐释性与问题性三对辩证关系。只有提升主体认识水平,学术期刊才能强化自身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的平台功能,实现学术期刊对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引领。

    学术期刊自主知识体系话语权问题导向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视域下科技期刊智库建设研究

    丁佐奇孙劲楠
    1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期刊与智库的结合不仅拓展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加速了科技成果的应用转化,为自主知识体系构建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持。科技期刊"小、散、弱"的现状制约了智库功能的实现,导致科技期刊智库的人员结构、发展目标、课题和成果传递路径与智库功能建设之间的冲突长期存在,致使科技期刊智库难以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中发挥出版引导和政策咨询作用。建议通过进一步结合我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转变发展模式、优化人才队伍建设等途径,提升科技期刊智库的整体效能,从而有效支撑我国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

    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科技期刊智库

    媒介、技术和经济:重识数字出版的三个维度

    高坚秦宗财
    23-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创新的加速和出版实践的持续深化,数字出版活动的范畴与边界不断拓展。重新认识数字出版的内涵,回答数字出版是什么、在哪里、去向何方的问题,是深入理解并把握数字出版活动机制的关键。媒介、技术和经济为回答这三个问题提供了路径,其中蕴含的概念、理念和原则共同构建了数字出版活动的认识体系:作为一种新兴的出版形式和媒介形态,数字出版进一步促进了知识和信息的高效生产与快速传播;作为一项技术创新活动,数字出版优化并升级内容资源的配置方式,延伸了人的文化实践和生活空间,同时触发了多种社会关系的重构;作为一项新的经济活动,数字出版有效推动出版活动的高效率、低成本运作,重塑出版发展格局,引领出版业向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

    数字出版媒介技术经济

    以数据与技术要素创新赋能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荣王亮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这为数字出版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数字出版业厘清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内涵,明确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体现在数字技术与数据资源的迭代创新,具体凸显在数字出版产业链的生产端要素投入组合创新和消费端要素投入机制创新。发展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应做好如下工作:紧抓产业发展关键环节;推动内容资源数字化;塑造产业发展核心推力,实现数据资源要素化;培育产业发展微观主体推进产业组织现代化的发展路径。这有助于数字出版业厘清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内涵,明确数字出版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

    技术要素数据要素数字出版产业新质生产力

    历届年度"中国好书"入选榜单分析与启示

    李长青
    35-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汇总2013年至2023年年度"中国好书"上榜图书,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的层面,对上榜数量、出版单位特征(组织类型、出版定位、地域分布、领先机构)、图书特征(类别、语句、词频)等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塑造出版品牌的启示,即立足自身、合理借力,聚集力量、稳步拓展,加强策划、坚持创新,关注时代、关怀民众,长期坚持、持续深耕。

    年度"中国好书"全民阅读出版品牌

    数字媒介时代我国儿童阅读的新指向

    谭旭东刘李娥
    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媒介的发展对儿童教育和阅读产生了显著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儿童的阅读热情持续升温,表面上看,这一现象似乎是商业力量的推动,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背后有三个重要原因:一是语文教育改革对阅读的驱动,二是出版界对儿童阅读推广的重视,三是政府对"全民阅读"的积极倡导。同时,数字出版不仅推动了数字阅读的发展,还满足了多样化的数字阅读需求。因此,21世纪儿童阅读的形态和模式呈现多元化的趋势。

    数字媒介儿童阅读阅读行为新指向

    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路径

    张兆庭王锋
    48-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是国家公共服务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建设高效的出版公共服务体系,需要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实现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创新转型,必须抢占数字化发展的新高地,并系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建设路径。针对出版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面临的多种制约因素,需推进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体系数字化技术的综合运营能力,优化公共服务体系的数字化资源配置,进而实现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数字化转型的可持续发展。

    出版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资源配置

    出版业跨界破圈的行业观察与思考

    朱寒冬鲁金良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跨界破圈已成为出版业突破发展瓶颈、应对科技革命和大文化消费时代挑战的战略选择。从实施主体、实施路径两个维度论析出版业跨界破圈的基本方向及其形态特征可发现,出版业能够通过延伸产业链探索包括专业优势延伸、地域资源发掘、数字化拓展、知识服务以及版权开发在内的多种跨界破圈路径,这不仅能为出版业提供新的增长点,也能为传统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新的思路。

    出版跨界破圈出版产业链

    社交媒体视域下的网络文学出海研究——以《诡秘之主》系列为例

    李文豪姚建彬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海外社交媒体是中国网络文学出海的重要阵地。中国网络文学近年来在Meta(原名Facebook)、X(原名Twitter)、Instagram、YouTube、TikTok、Reddit等社交媒体上掀起热潮,《诡秘之主》系列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虽然其依托图像化、社区化与IP化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收获了大量粉丝,但官方账号缺位、读写互动缺失等问题也影响了粉丝的情感体验。通过移植国内成功经验,与海外博主达成合作,《诡秘之主》系列能够在海外建立IP式文学社区,增强粉丝体验,进一步扩大其海外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社交媒体网络文学海外传播《诡秘之主》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