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出版广角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出版广角
出版广角

裴路(兼)

月刊

1006-7000

cbgj48-84@163.com

0771-5588124

530028

南宁市金湖路53号广西新闻出版大厦15楼

出版广角/Journal View on Publis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出版广角》创办于1995年,以“与中国出版同步,为中国出版服务”为宗旨,站在中国出版主流文化的层面,悉心观照出版文化的大事和大势,已发展成为具有理论先导地位和新锐气象的高品位专业期刊,被同行公认为是内容办得最好、形式办得最活、观点颇具权威性的出版业品牌期刊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大模型驱动下的传媒再造

    郭全中苏刘润薇
    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大模型技术的本质及其可供逻辑出发,深入剖析大模型对传媒业底层逻辑的颠覆,集中体现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思维转变,驱动传媒业在生产、传播和营销领域实现再造。未来,传媒业应主动拥抱新技术,探索大模型的应用潜力与边界,积极寻求解决技术局限性的创新方案,以确保传媒行业可持续发展。

    大模型新闻生产智能传播全链路智能营销

    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全媒体传播基础设施升级与应用生态创新

    徐琦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尽管当下全球大模型投建如火如荼,但如何利用大模型赋能媒体融合,路径尚不明晰。从"涌现"和"同质化"入手,深刻理解大模型的技术特性、技术局限与潜在风险是必不可少的前置思考。对主流媒体而言,对大模型采取"拿来主义"并不可行,通过价值观对齐、行业知识增强等措施建设安全可控的媒体大模型是媒体融合新的技术落地方向,能够驱动基于智能体的人机协同的"策采编审发评馈管"全流程智能升级,加速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新范式的普及化,促进智媒应用生态的持续繁荣发展。人工智能大模型赋能全媒体传播的切实进路应以媒体大模型为新技术底座,以大模型核心能力为支点,以内容生产、内容消费、内容安全、媒资管理、协同办公等典型行业场景为切入点,以智能媒体应用创新为落脚点,通过模型赋能、场景赋能与生态赋能多层次完善主流媒体布局,从而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人工智能大模型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融合智能媒体智能传播

    AI涌现:国际传播生态新物种、新范式和新秩序

    崔波黄智尚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AI进入国际传播生态,兼具生产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成为传播新物种。人机共存、人机共有、人机共创将是国际传播的新面向。生成式AI在与既有传播主体的碰撞与融合中,催生了国际传播新范式,但同时也伴随着虚假信息泛滥、技术发展失衡和违背伦理法规等风险。因此,国际传播的新秩序亟待重构,从全方位提升国际传播主体能力、多层次多角度展开叙事内容和全过程治理传播等方向构建新秩序或是可行之路。

    生成式AI国际传播新物种新范式新秩序

    数智驱动下新型主流媒体融合与治理功能更新——基于"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的观察(2005-2023年)

    凌昱蔡雯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新闻专栏逐渐由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转型,成为新时代下重要的舆论引导阵地。各类新闻专栏依赖的平台纷纷引进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向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化服务,从单一服务转向综合服务。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中的参评媒体,可以看出新闻名专栏以技术平台为依托,历经从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到增设新闻网站,再到增设新媒体及自有平台的过程。关注我国主流媒体融合进程中的媒体治理功能更新,选取中国新闻奖获奖栏目作品作为分析样本,从媒体融合中的重要维度技术形态出发,探讨新闻名专栏在不同时期呈现的特征,并以此为基础考察主流媒体如何嵌入国家制度框架,具有重要意义。

    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治理新闻名专栏

    平台环境下主流媒体的情感引导效果与传播机制——以抖音号暖新闻为例

    王斌黄心怡
    34-4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023年10月《人民日报》抖音号发布的暖新闻短视频为例,通过对媒体报道中的文本和用户评论文本进行情感分析和文本分析,探究其情感传播效果可发现:正能量短视频的总体传播力较好,有助于构建社会主流价值观,但存在个体及群体的情感错位等问题。通过剖析媒体正面引导下用户负面情感产生的原因,探讨个体情感在网络空间中扩散、增值而形成的群体情感现象,提出通过点赞与回复为情感加权、以个体情感叙事激活社会记忆、由理性的观点形成非理性的趋同等情感引导优化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的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主流媒体暖新闻短视频情感引导平台

    数智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内容传播的生态风险及应对策略

    吴锋刘国强
    4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型主流媒体是响应国家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及媒体融合战略需求,以重塑现代传播体系和升级主流意识形态宣传体系为核心的新一代主流媒体,是服务于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顶层设计和具体部署。以数据为基础、以算力为支撑、以算法为应用的智能传播正在推动人类信息传播范式迭代升级,社会舆论运行与社会生态的变革正在加速推进,新型主流媒体信息传播和主流价值引导面临巨大的挑战。面对新一轮智能传播革命,新型主流媒体要加快智能化转型,既要做大做强主流媒体平台,丰富内容生态体系,优化主流算法,提升精准传播能力,又要借力网络平台,合力构筑媒体融合发展新格局,从而实现智能传播技术与新闻舆论引导的融合共进,牢牢掌握智能传播场域的正确舆论导向。

    数智时代新型主流媒体内容传播生态风险

    出版业落实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路径研究

    张晓菲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2522"的整体布局,到2035年,要实现数字技术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从数字出版如何推动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文化建设,如何构建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系统分析出版业如何对标数字中国建设布局、做好出版业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加快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步伐,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使出版业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出版业数字中国布局规划落实路径

    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现实需求与可行路径

    郭晶张贺懿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出版智库是我国特色智库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推动出版业的变革与转型、促进出版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出版智库的建设主体、功能分类和服务能力日趋成熟,在搭建交流平台、提供知识服务、助力区域发展等方面表现优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智库之间缺乏长期、深入的协同合作;研究成果虽愈加多样,但成果的转化率不高;智库的人才构成与内部分工有待优化。针对这些问题,出版智库应优化合作机制,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结合外部支持与平台自身建设,提高智库成果的转化率,同时改善人才结构、梯队和内部分工,提升智库内部活力。

    出版智库知识服务出版人才产学研用

    数字出版叙事发展趋向:可视化、互动化与沉浸化

    刘蒙之丁秦
    62-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时代,出版业的技术革新对出版叙事的影响深重,在跨媒介移动和流变的背景下,数字出版叙事呈现可视化、互动化和沉浸化三种主要趋向。可视化使出版叙事更加趋向多维和强调体验;互动化消解了出版叙事中作者的主导地位,将受众参与纳入故事世界的整体构造;沉浸化则通过深化出版叙事在技术、情感层面的双重体验激发大众的阅读潜力,重构出版的社会价值。数字出版叙事的发展趋向预示着一种动态、多元且充满创意的叙事逻辑正在生成,在此过程中,数字出版既要致力于叙事形式的外部打造,又不能疏于对故事本身质量、价值的考量。

    数字出版叙事创新视觉化互动化沉浸化

    科技赋能出版新业态:生成式出版的内涵特征、实践进路与发展反思

    周文婷刘莹
    70-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学业界已有研究和实践,对生成式出版的开放性内容生产、低成本高效率、一站式出版流程、个性化用户服务等内涵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从生产可供性、行动者网络对生成式出版的实践进路进行客观总结,同时从技术层面和行业层面作出必要反思,以期为新时期出版业布局新赛道、新领域,以科技赋能出版新兴业态,加速转型升级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生成式出版科技赋能新兴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