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林学钰

双月刊

1671-5888

jdxbdxb@jlu.edu.cn

0431-88502374

130026

长春市西民主大街938号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Earth Science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力求以繁荣和发展地质学科科技与教育事业为重点,推动科技事业发展,培养新生力量,把期刊办成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本刊主要刊登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利工程、土木工程、测绘科学等学科领域中的最新科研成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为中文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被国内外10余家数据库和文摘刊物收录和摘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刊,其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在综合类期刊中居于前列。本刊连续多年被吉林省评为一级期刊,多次获国家、省部级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多阶解析信号的磁源变深度成像方法

    王彦国田野邓居智葛坤朋...
    279-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析信号是磁法数据处理与解释的常用工具.本文从不同阶次解析信号及其垂向导数关系出发,引入深度缩放因子,构建了磁源变深度成像函数.该方法利用深度成像的极大值反映场源空间位置,利用反演深度及成像极大值估计场源构造指数.另外,结合不同深度缩放因子、不同阶次的成像结果提高方法的可靠性与适用性.模型试验及实例应用表明,相对于解析信号比值和局部波数的DEXP(depth from extreme points)方法,本文方法在使用更低阶次导数的情况下,能够获得更强的计算稳定性、更高的空间成像分辨率和更准确的场源参数反演结果.

    磁源解析信号深度成像构造指数

    不同供电方向激励对多极距组合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探测效果的影响

    顾观文王顺吉李桐林武晔...
    292-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基于直流点电源三维非结构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和不完全高斯-牛顿三维反演方法,讨论近些年兴起的多极距组合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法不同供电方向激励对探测效果的影响,为中梯装置三维激电测量供电方向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首先,设计了多个不同的三维地电模型,在横向供电(供电方向垂直于构造走向或目标体延伸方向)、纵向供电(供电方向平行于构造走向或 目标体延伸方向)、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3种方式下,开展理论模型的三维正反演试算.然后,选取某矿区在这三种方式下获取的三维激电实测数据进行三维反演.最后,对理论模型合成数据和实测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及矿区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横向供电、纵向供电、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三种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均能有效反映研究区的岩性分布和构造展布特征;但在揭示研究区的局部异常信息方面,横向和纵向双方向组合供电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展示的异常信息更为丰富、完整,而横向供电或纵向供电单方向供电方式激电数据的三维反演结果揭示的异常信息不完整,有可能漏掉部分有效异常信息.

    激电法中梯装置三维供电方向反演

    煤矿倾斜地层瞬变电磁加权横向约束反演

    高小伟苏超庞少东
    310-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的单点一维反演是煤矿瞬变电磁数据处理与解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方法,然而,实际地层往往存在一定倾角,当地层倾角较大时,基于单点水平层状模型的一维反演方法将不再适用,无法准确还原倾斜地层的电性分布特征.为此,针对煤矿瞬变电磁探测点距小、沉积地层地下电性结构相对连续的特点,本文采用加权横向约束反演(weighted laterally-constrained inversion,WLCI)方法,将相邻测点地电参数的差异作为约束项加入目标函数,对层界面的深度进行约束,同时引入加权因子控制约束强度,反演过程尽可能使相邻测点反演剖面具有横向的连续性以及纵向的光滑性.首先,阐述了瞬变电磁一维正、反演原理,并对WLCI计算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建立了 2组不同倾斜角度的H型与K型模型进行测试,分析加权因子对反演结果的影响.与传统的一维反演结果相比,WLCI通过建立层参数和深度加权约束方程并合成总的反演方程,是一种拟二维的反演方法,反演的电阻率剖面横向及纵向连续性好,与实际模型的吻合度较高,验证了反演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实测数据的反演结果显示,WLCI可以准确还原倾斜地层的电性分布,反演结果与实际地质资料吻合.

    倾斜地层瞬变电磁一维反演加权横向约束反演拟二维反演

    基于L1/2正则化的抛物线Radon变换多次波压制方法

    吴秋莹胡斌刘财高锐...
    32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地震数据处理中,多次波的存在会对地震数据成像和地震资料解释带来影响,如何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干扰是地震勘探中的重要问题.抛物线Radon变换因其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多次波压制中,但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时,炮检距的有限性会导致变换域中的能量扩散,产生假象,使多次波压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针对此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并应用广义迭代收缩算法(generalized iterated shrinkage algorithm,GISA)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L1/2正则化有很强的稀疏约束能力,能提高解的稀疏度,改进信噪分离的效果.与最小二乘反演和基于L1正则化的稀疏反演相比,基于L1/2正则化的稀疏反演高分辨抛物线Radon变换能更有效地压制多次波,并确保了重构数据与原始数据的一致性.

    多次波压制高分辨率抛物线Radon变换L1/2正则化

    基于系数匹配与参数整合的P波旅行时计算方程

    魏建孙祥娥
    337-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泰勒展开的旅行时公式是计算P波旅行时的一种常用方法.泰勒展开的结果仅在计算点附近准确,而地层中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transverse isotropy with vertical symmetry axis,VTI)介质进一步放大了旅行时计算的不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P波旅行时计算方法.该方法以基于泰勒展开的偏移距八阶旅行时方程为基础,利用系数匹配方法分别处理偏移距八阶项与六阶项的系数、偏移距六阶项与四阶项的系数,用整合处理优化得到的参数结构,形成了基于系数匹配与参数整合的偏移距四阶P波旅行时计算方法.水平层状VTI介质模型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更小的计算误差,保证其在远偏移距处具有较好的表现.三维垂直地震剖面数据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经参数调整后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在中偏移距处的表现相对稳定,在远偏移距处具有一定优势.

    旅行时计算系数匹配参数整合VTI介质

    基于机器学习的蚀变火成岩测录井综合岩性识别——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26-6井区为例

    管耀王清辉冯进杨清...
    345-3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岩性识别是储层测井评价的重要环节,储层发育程度和孔隙度等参数的评价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性识别的准确率.然而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26-6井区的火成岩岩性复杂,普遍存在的蚀变现象对常规测井数据产生了很大影响,令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更加困难,识别精度难以满足勘探需求.为了提高蚀变火成岩地层的岩性识别准确率,本文结合常规测井和元素录井数据,建立了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的岩性识别方法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适用于确定蚀变火成岩岩性的综合识别方法.首先利用岩心元素数据建立录井元素校正方法,得到可靠的元素录井数据,并以常规测井的采样间隔为标准对标准化元素录井数据进行线性插值;之后优选出与岩性相关性更高的常规测井和元素录井曲线,分别采用k近邻(KNN)和支持向量机(SVM)两种机器学习算法对研究区的构造片岩、闪长岩、蚀变辉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和蚀变花岗岩等6种火成岩进行岩性识别.在研究区内4 口有岩石薄片鉴定资料井的 目标层中,按照对应深度提取数据点(共145个),其中80%作为训练样本,其余20%作为测试样本.以样本测试精度和全井岩性识别效果作为评价指标,对两种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KNN和SVM算法的识别准确率均为92.65%,但是KNN算法全井识别效果更符合地层岩性分布特征,说明基于KNN算法的测、录井综合岩性识别更适用于研究区.

    蚀变火成岩支持向量机k近邻元素录井综合岩性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