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兆仪

月刊

1009-1068

custsxb@cust.edu.cn

0431-85582725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089号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以推动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提倡学术争鸣为办刊宗旨,积极推动教学科研的发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基于八大经济区的异质性分析

    王艳柯倩雷淑珍
    6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区域差异对实现协调发展至关重要。结合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市、区)的相关数据,运用Dagum基尼系数与Kernel核密度估计等方法,探究中国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异质现状。结果表明:观察期内,融合发展水平的总体空间差异较高,但呈下降趋势;融合发展水平在北部、东部沿海、长江中游等经济区内部的差异不断减小,东北、南部沿海、大西南、大西北的差异呈现倒"U"型,黄河中游差异变大;融合发展水平的动态演变差异先变小后变大,其变化的分界点大多在2019年。

    数字经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区域异质性八大经济区

    数字经济对城市功能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

    李邃王刘耀
    74-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强城市功能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动"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剖析数字经济助推城市功能提升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长三角城市群2011-2020年41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功能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沿江城市、都市圈中心城市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激发城市创业活力、升级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功能。通过研究提出积极推动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利用数字技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建议。

    城市功能数字经济中介检验

    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证检验

    左晓慧葛丽苹
    83-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是整个中国共同富裕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为中国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了新的动力。采用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经济推进农村地区共同富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在推进农村地区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起到显著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科技创新能力和消费结构优化在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之间起到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区起到促进作用,对于低水平发展地区没有促进作用;分维度异质性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于农村地区富裕度和共同度都起到促进作用,对共同度的促进作用稍强。

    数字经济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科技创新消费结构优化

    环境规制如何影响区域绿色创新:基于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的中介效应

    贾永飞孙童童
    93-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之下,构建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纳入研究框架,探究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影响路径及作用机理。以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统计数据,采用基准回归模型、中介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第一,环境规制对区域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和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均呈现先减后增的"U"型效应;第二,区域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对环境规制与区域绿色创新绩效具有非线性中介传导效应。第三,按照区域创新生态各要素综合发展水平将全国区域划分为创新群落滞后型、创新资源滞后型和创新环境滞后型三种,不同类型区域内环境规制对区域绿色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存在异质性。应积极发挥环境规制促进区域绿色创新绩效提升的长效机制,高度关注区域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度及其在环境规制影响区域绿色创新绩效之间的传导效应,从而使区域获得更大的绿色创新效益。

    环境规制区域绿色创新创新生态要素耦合协调

    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的视角

    万光彩任改改
    101-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2013-2021年中国30个省级区域(除港澳台和西藏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多种内生性和稳健性检验条件下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分维度影响机制效应分析显示,其三个分维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中东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对于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机制分析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存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科技创新两个渠道。

    数字普惠金融经济高质量发展中介效应产业结构

    "智慧校园"背景下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探析——以C高校为例

    秦惠敏张文公
    109-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校园"是数字校园的发展和提升,是学校现代化建设的应然取向,是我国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提供智慧便捷的公共服务、促进公共服务机构资源数字化转型、加大开放共享和应用力度的硬性任务与着力点。"智慧校园"建设中,推进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任务首当其冲,在学校财务信息化系统构建的背景、信息化系统构建的应用等方面需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C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予以探析,力求为建立健全高校财务信息化体系、推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智慧校园财务信息化高校问题建议

    减税降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实证研究

    刘丽刘元凤
    116-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重点群体尤其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是我国经济工作稳中求进的首要任务。以高校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选取2011-2021年安徽、福建、海南、黑龙江、江苏、江西、河南、陕西、宁夏和四川等10个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检验减税降费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影响。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减税降费对于大学生就业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地区减税降费政策的促进效应更显著,而东部地区较弱。结合我国现状,提出完善减税降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建议。

    减税降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双重差分模型

    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影响的变化趋势

    张汉成许清清沙玥
    124-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工智能发展冲击了就业市场,推动就业结构的改变。通过我国2009-2019年30个省级数据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是一个由"极化"到"高级化"的演变过程。2009-2013年为"极化"阶段,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会促使中技能就业减少,高低技能就业增多;2014-2019年为"高级化"阶段,具体表现为人工智能促使中低技能就业减少,高技能劳动者增多。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暂时就业陷阱",即被人工智能所替代的中技能劳动者先被"极化"膨胀的低技能岗位所吸引,暂时就业,而后又被"高级化"造成的中低技能岗位收缩挤出,进而再次失业。

    人工智能就业结构"极化""高级化""暂时就业陷阱"

    中国政治文献外译受众研究系统构建

    陈双双
    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政治文献外译在帮助国际社会理解当代中国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译受众是中国政治文献外译活动所面向的目标读者,对于这一群体如何开展研究以及开展哪些方面的研究,是传播好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借鉴传播学的受众研究成果以及思辨研究方法,可以构建一个针对中国政治文献外译受众的研究系统,其中包括外译受众的定位研究、外译受众的心理研究、外译受众的期待视野研究以及外译受众的反馈研究。在每一个分支之下介绍相关的具体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给未来政治文献外译受众研究提供指南,具有指导性意义。

    中国政治文献外译受众研究系统

    《壁画》的历史记忆与身份困境——兼论萨博·玛格达的历史态度

    符晓迟骋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萨博·玛格达将她的历史记忆融入在《壁画》中,建构了通往东欧苦难的记忆方式,以众多人物"复数的记忆"建构文本,在历史与政治之间以文学的方式呈现出独特的东欧历史记忆。她通过对匈牙利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以及对心理现实主义手法的创新完成了作为作家的身份重构,在沉默的创伤中展现出对战争、匈牙利民族和匈牙利历史不断反思的历史态度。

    萨博·玛格达《壁画》身份重构心理现实主义历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