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吉林大学

刘大有

双月刊

1671-5896

nhxb@jlu.edu.cn

0431-85152552;85152551

130012

长春市南湖大路5372号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Jilin University(Information Science Edi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登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仪器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器工程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本刊既反映基础理论研究又反映应用技术研究,并注意报道技术开发工作的最新成果,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退火狼群算法的卫星星座网络抗毁性优化

    王明霞陈晓明雍可南
    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卫星星座网络受到攻击后的抗毁性及工作能力,提出了一种模拟退火狼群算法。该算法利用主客观权重法结合综合逼近理想排序法(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对网络中的节点进行重要度评估,并按照节点重要度排序依次攻击。以网络连通度与网络连通效率为优化目标,卫星星座网络通信限制为约束条件,采用运动算子的思想实现狼群自适应步长的游走、召唤和围攻。使用通过优化得出的加边方案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实验表明,与其他优化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优越性,解决了卫星星座网络在受到攻击后工作能力下降的问题,提高了其受到攻击后的抗毁性。

    卫星星座网络抗毁性优化模拟退火算法改进狼群算法

    云计算下去中心化双重差分隐私数据保护算法

    从传锋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容易导致各类隐私数据泄露的问题,提出了云计算下去中心化双重差分隐私数据保护算法。首先通过学习隐私数据传输信道网络模型准确采集隐私数据,然后利用重构隐私数据空间特征的方法获取隐私数据本体特征,最后通过隐私数据特征对采集的隐私数据实施精准加噪,以达到精准保护隐私数据的目的,完成去中心化双重差分隐私数据保护。经实验验证,所提算法对隐私数据的保护实时性高、安全性好,且在不同噪声环境下均可以对隐私数据实施精确保护。

    云计算双重差分隐私数据数据保护数据特征重构

    基于CST的车辆线束电磁脉冲效应仿真研究

    孙灿王东生朱蒙
    20-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等效线束法建模难、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探讨了车辆线束在电磁脉冲辐照下不同参数的耦合效应,以提高仿真效率,并分析了车辆线束中相关参数对线束电磁脉冲耦合的影响。首先,分析了车辆线束数量对线束电磁耦合效应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改变线束中的线缆数量,观察线束中耦合电压的最大值。然后,改变线缆尺寸和负载电阻,观察线束中耦合电压电流最大值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耦合电压的峰值随线缆数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线缆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并且都呈线性变化;耦合电流的峰值随负载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呈幂级数关系。最后,结合仿真结果,对不同参数下的最大耦合电压电流进行拟合,得出其之间的关系,为车辆线束的电磁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车辆线束系统高能电磁脉冲CST仿真耦合电压耦合电流

    低附着路况条件下车辆横向稳定性控制

    田彦涛许富强庾文彦王凯歌...
    25-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在冰雪环境下车辆横向稳定控制,为解决在低附着、分布不均的路面情况下车辆对参考轨迹的稳定跟踪问题,设计了基于神经网络调节的模糊PID(Proportional-Integral-Differential)制器,以及基于线性化车辆模型的模型预测控制(MPC:Model Predictive Controll)。以路面附着系数及车辆速度作为输入构建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输出调节系数优化模糊PID控制器控制性能;设计了十自由度模型表征车辆在冰雪环境下的动力学特性,使用MPC实现车辆横向稳定控制。使用Car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能显著提高车辆轨迹跟踪性能。

    路径跟踪控制神经网络模糊PID横向动力学模型

    基于S/S补偿网络的电动汽车阻抗匹配研究

    付光杰刘辉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负载阻值发生改变后,电动汽车进行无线充电时仍能达到最优效率和恒压输出,在负载侧接入同步Sepic变换器,对不同负载阻值进行识别,通过改变占空比的方式进行阻抗匹配,实现传输效率最优。利用移相全桥对整流器的移相角进行闭环控制实现恒压输出。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证明了该阻抗匹配方式和闭环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无线充电阻抗匹配同步Sepic变换器最优效率恒压输出

    认知障碍脑功能磁共振图像的孪生网络特征工程算法

    周丰丰王倩董广宇
    4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高效的脑成像技术研究方法,为减少fMRI数据的冗余,将其转换为更具分类潜力的特征,提出一个基于孪生网络(SANet:Siamese Network)的特征构造算法SANet,将多个扫描点下的脑区信息类比为图,应用改进的AlexNet网络进行特征构造,并结合增量特征选择策略达到优化分类的目的。通过实验对比3种不同网络结构和4种分类器对SANet模型的影响,并进行消融实验,验证增量特征选择算法对SANet构造特征的分类效果。实验表明,SANet模型能对fMRI数据进行有效构造,且提高原始特征的分类性能。

    功能磁共振成像特征构造SANet模型孪生网络增量特征选择

    Copula层次化变分推理

    欧阳继红曹竞月王腾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Copula变分推理(CVI:Copula Variational Inference)的近似性能,提出了一种Copula层次化变分推理方法(CHVI:Copula Hierarchical Variational Inference)。该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将CVI方法中的Copula函数与层次化变分模型(HVM:Hierarchical Variational Model)特殊的层次变分结构相结合,使HVM的变分先验服从CVI方法中的Copula函数。CHVI不但继承了 CVI中的Copula函数较强的捕获变量相关性的能力,而且还继承了 HVM的变分先验结构能获取模型隐变量依赖关系的优势,使CHVI可以更好地捕获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近似精度。利用基于经典的高斯混合模型验证CHVI方法,在合成数据集和实际应用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CHVI方法的近似精度相较于CVI有较大提升。

    变分推理Copula函数层次化相关性

    隐私保护的图像替代数据生成方法

    李婉莹刘学艳杨博
    5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图像数据集存在的隐私保护需求,提出一种图像数据集隐私保护场景及该场景下隐私保护的图像替代数据生成方法。该场景利用经隐私保护方法处理后的替代图像数据集取代原始图像数据集,其中替代图像与原始图像一一对应,人类无法识别替代图像所属类别,替代图像可训练现有的深度学习图像分类算法,且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同时针对上述场景,改进了基于投影梯度下降(PGD:Project Gradient Descent)攻击的数据隐私保护方法,将原始PGD攻击目标由标签改为图像,即图像对图像的攻击,并使用经过对抗训练的鲁棒模型进行图像对图像攻击作为替代数据的生成方法。在标准测试集上,替代后的CIFAR(Canadia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Research 10)数据集和CINIC数据集在图像分类任务上分别取得了 87。15%和74。04%的测试正确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保证替代数据集对人类隐私性的前提下,生成原始数据集的替代数据集,并保证现有方法在该数据集上的分类性能。

    深度学习隐私保护计算机视觉对抗攻击对抗样本

    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研究

    翁锦阳朱铁兵柏志安
    67-7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数据安全性,缓解数据存储空间,提出基于密度划分的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算法。过滤分布式数据高密度数据区域,将具有高度相似的目标划分到不同区域,通过数据来源样本点描述数据的密度分布,设定数据弹性,利用概率以及数据粒度推算出对应的存储梯度和强度指数,并在信息存储中引入数据存储梯度和数据弹性,完成分布式数据容错存储。实验证明,所提算法有较高的容错性,带宽吞吐量平稳,平均路径长度较小,能提高网络数据的安全性。

    密度划分分布式数据数据容错存储数据粒度强度指数

    高性能PtS2/MoTe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

    潘生生袁涛周孝好王振...
    74-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光电探测器的工作性能直接关系到系统数据采集质量,为此,对高性能PtS2/MoTe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进行了研究。通过选取材料、试剂和设备制作了 PtS2/MoTe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搭建探测器性能测试环境,并利用光响应度、探测率、响应时间和光电导增益4个指标,分析探测器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时间的推移,PtS2/MoTe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的光响应度数值始终处于5 A/W限值以上;无论对采集何种材质反射的红外光,探测器探测率均大于10 cm·Hzl/2 W-1;无论光生电流是处于上升还是下降时间,其响应时间始终在限值150 μs以下;光电导增益值保持在80%以上。

    PtS2/MoTe2异质结红外光电探测器光响应度探测率光电导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