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成都大学

黄基秉

双月刊

1004-342X

cddb@chinajournal.net.cn

028-84616023

610106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刊发历史文化与地方特色为重点的学术性文章。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中国共产党坚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发展逻辑

    童亚新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是基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而生成的自信,彰显了共产党人鲜明的精神标识,对党进行新的赶考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建构坚定的历史自信不可能一蹴而就。历史自信作为一种积极的心理认知和精神状态,其生成与发展的基本逻辑必须契合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坚持以准确的历史认知为基础、以笃定的历史认同为关键、以高度的历史自觉为核心、以自觉的历史创造为归旨,自觉遵循认知、认同、实践层次递进的生成与发展逻辑。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生成逻辑

    数字赋能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逻辑、困境与路径

    项松林杨彪
    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共服务数字化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文章以数字化为论域,构建了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标准化、公共服务一体化、公共服务精准化的分析框架,试图为公共服务数字化提供逻辑解释。客观地看,当前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面临一些现实矛盾:公共服务数字"红利"与"鸿沟"矛盾、公共服务数字"供给"与"需求"矛盾、公共服务数字"智治"与"善治"矛盾、公共服务数字"质量"与"数量"矛盾。为深入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化进程,有必要构建公共服务数字化的优化路径,即有效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场域,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完善公共服务数字机制,健全公共服务质量体系。

    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数字化数字鸿沟

    改进的多源流模型视角下"双减"政策议程研究

    周伟刘亭希
    26-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应用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理论模型框架,结合中国教育减负政策的本土特点,提出改进的多源流模型,对"双减"政策的议程进行描述、分析。研究发现,既有的减负政策结果反馈出越减越重的问题,教育焦虑、新的培训教育体系和资本力量的干涉共同构成了"双减"政策的问题源流;政府关注倾向转移到中小学生的减负问题上,设立了基础教育司;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组成了减负政策共同体。一系列相关会议的召开助推"双减"的政策之窗开启,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的推动下,"双减"政策的政策议程得以确立。

    "双减"政策多源流模型政策议程

    进口竞争如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江永红陆宇晴
    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济全球化时代扩大进口贸易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探讨我国产业结构在进口竞争压力下如何实现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发现:进口竞争对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合理化总体表现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消费升级效应、技术创新效应以及资源配置效应是进口竞争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同时分地区检验结果显示,进口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在金融体系发展程度不同以及对外开放程度不同的地区呈现出异质性。因此,在持续扩大进口的同时,立足国内消费需求,通过积极推动消费升级、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市场化改革等方式,充分激发进口竞争的促进作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进口竞争产业结构升级消费升级技术创新资源配置

    数字经济如何影响制造业产业链韧性?

    廖信林孙婷婷朱华岳
    6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是理解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重要视角。本文利用2011-2021年全国各省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内在机理,识别数字经济提升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通过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水平提高制造业产业链韧性;(2)随着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促进作用边际递减;(3)数字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初期促进制造业产业链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数字经济促进作用下降的原因是数字应用推动作用的下降;(4)数字经济对中部地区制造业产业韧性促进作用最大。本文试图分解数字经济要素,并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制造业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链韧性创新效应边际递减

    企业绿色转型研究述评

    陈静周裕欣李国兰
    7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现"双碳"目标、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核心问题是加快企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本文从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影响因素、路径选择和量化研究五个方面对企业绿色转型进行梳理和归纳,分析发现,未来需要立足于企业绿色转型的复杂性,开展对不同类型企业的研究,并将研究视角覆盖到绿色转型的全过程,同时更加注重绿色转型理论在包括工业企业在内的实体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绿色转型研究述评影响因素实施路径评价指标量化

    旧式闺秀的婚恋悲剧与现代婚恋的两难困境——《伤逝》《绣枕》的并置研究

    何霞祁石刚
    95-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鲁迅的《伤逝》与凌叔华的《绣枕》均发表于1925年,在展现"旧式闺秀"这一特殊群体的婚恋选择上具有高度相似性,如果作相关并置研究,可以揭橥其蕴含的更加内在、丰富、深入的意义空间。两篇小说一定程度上互为互文文本,通过旧式闺秀人生取向的破灭、逼仄的女性活动空间、时空意义上封闭的叙事结构,全方位多角度地表现了20世纪20年代旧式闺秀难逃的悲惨命运。两部作品都具有"类自叙传式"的气质,浸淫着鲁迅与凌叔华深刻的生命体验,是作家生活理性的具象化表达。

    《伤逝》《绣枕》旧式闺秀

    勃兴与途穷:《南部档案》所见晚清金商办矿研究

    熊梅阎钰铃
    106-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四川省南部县出产金矿,开采以山金为主,有民间散户开淘、厂夫办厂开淘、金商自办矿厂三种开采模式。清代光宣年间,县衙招徕四届金商经办矿务、谋求矿利。金商办矿后,形成了官督商办、商为主导的地方矿业管理体系,与厂夫、民众等人的互动中演化出了新的基层矿业关系网格。越境者承揽矿采、商人出资办矿准入资格限制的释放,反映出晚清地方办矿的松动。晚清四川办矿进程中,由于官商前期缺乏周密调查、地方政府监管不足、政商隔阂与商民争讼,导致广开利源、振兴矿政的预期效益难以实现。

    晚清南部县《南部档案》金矿金商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