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成都理工大学

刘家铎

双月刊

1671-9727

hxq@cdut.edu.cn

028-84078973

610059

成都市二仙桥东三路1号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cience & Technology Edi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办于1960年,原名《成都地质学院学报》(1960~1993年, ISSN 0256-2197, CN 51-1153)、《成都理工学院学报》(1994~2002年, ISSN 1005-9539, CN 51-1460/P)。现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已进入国内三种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即:(1)《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第一版(1992)、第三版(2000)和第四版(2004)的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2)"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核心库源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3)"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此外,本刊还是"四川省自然科学学术类质量一级期刊";先后11次在国家部委和四川省组织的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奖,其中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6次,三等奖1次;1999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优秀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及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中获得一等奖,这项奖励等同于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收录本刊全部或部分论文的科技文摘期刊和数据库主要有:(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3)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4)中国地质文摘;(5)中国石油文摘;(6)古生物学文摘;(7)中国无机分析化学文摘;(8) EI; (9)РЖ;(10)Chemical Abstracts;(11)Petroleum Abstracts;(12) Bibliography and Index of Geology;等等。主要栏目有:地质与矿产,油气地质与勘探,水文与工程地质,核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与应用化学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H2S扩散规律研究

    苏诗漫王浩丞史春艳刘名名...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含硫天然气管道中,泄漏事故的风险较高,一旦事故发生,将对周围建筑和居民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聚焦于含5%硫化氢(H2S)的天然气管道,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水平泄漏扩散进行了数值模拟.特别研究了风速对泄漏口上游建筑各楼层硫化氢体积分数的影响.主要发现包括:(1)通过在仿真的房屋模型中各楼层设置监测点,观察到随着楼层增高,H2S气团扩散至房间的时间显著缩短.(2)随着风速的变化,位于高层(第11层至第24层)的房间内H2S气团扩散时间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少.而对于低层(第1层至第10层)的房间,在风速低于9 m/s时,H2S气团扩散时间随风速增加而延长;但当风速超过9 m/s时,扩散时间随风速增加而缩短.这些结果为高含硫天然气管道泄漏事故的应急响应和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天然气管道数值模拟泄漏扩散硫化氢

    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易发性评价研究——以广西贺州市平桂区为例

    黄海江思义李海良李春玲...
    13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专家—层次分析法对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以贺州市平桂区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成果资料作为依据,选取了地质灾害发育密度、地貌类型、坡度、植被指数、地层岩性、岩土体类型、覆盖层厚度、岩溶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多年平均降雨量、居民地密度、路网密度、矿山开采强度13个影响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的地质环境因素,创建了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再通过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岩溶地区危岩和岩质崩塌地质灾害易发性进行评价研究,评价结果对岩溶地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危岩和岩质崩塌岩溶地区专家—层次分析法易发性

    连续电磁剖面法在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裂陷槽深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屈洋杨钰菡黎立唐强强...
    15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对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勘探认识不断深入,认为震旦—南华系裂陷槽对烃源岩的发育保存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该区域的裂陷槽探测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探索方向.前人研究认为对塔西南地区麦盖提斜坡处存在震旦—南华系裂陷槽,但受限于该区域地震资料品质,对该区域深层结构尤其是对基底和裂陷槽分布形态和范围认知不清.因此,通过一条跨过麦盖提斜坡与叶城凹陷的连续电磁剖面法剖面,结合研究区地质情况与井资料,构建了区域电阻率的物性分层结构,完成了对实际数据的二维反演,获取了该区域的深部电性结构与CEMP剖面的综合地质解释结果.为该区域新元古代裂陷槽发育情况的判断提供了新的电磁证据,也进一步刻画了基底、裂陷槽的电性特征与结构.探测结果认为裂陷主要由正断层控制,呈现裂陷群特点,裂陷多呈半地堑、不对称地堑及堑—垒相间的构造样式,在麦盖提斜坡、叶城凹陷处中部、南部的区域发育两个裂陷群,有利于区域内的烃源岩沉积,其中裂陷内震旦—南华系地层沉积较厚的区域具有较好的深层油气勘探潜力.

    麦盖提斜坡连续电磁剖面法震旦—南华系裂陷槽烃源岩

    基于VMD-LSTM-ELMAN模型的国际原油价格人工智能预测研究

    廖婧文
    164-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国际原油价格序列的高度非线性、非平稳性和时变性等复杂特征,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al decomposition,VMD)和组合预测模型LST M-ELMAN的方法对国际原油价格进行预测.首先采用VMD方法将原始原油价格分解为不同频率的子序列;然后采用不同模型分别对高频和低频序列进行预测,利用ELMAN神经网络(Elman neural network,ELMAN)预测最后一个高频分量,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Long short-term memory network)作为主要的预测模型来预测其他子序列;最后重构不同模型的子序列预测值,进而得到最终的预测结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VMD-LSTM-ELMAN混合模型相较于对比模型不仅能够明显提高国际原油价格的预测精度,而且在不同训练集长度和市场环境下仍能保持预测优势,具有较强的泛化性与可靠性.总体而言,基于国际原油价格的实验证明了 VMD-LSTM-ELMAN是一种有效且稳定的预测模型,能够为政府和企业提供有效的智能技术支持.

    原油价格预测变分模态分解长短期记忆网络ELMAN神经网络

    期刊简介

    180页

    敬告作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
    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