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陈伟

月刊

1001-9154

cdtyxb2001@263.net

028-85095371,85065590

610041

成都市体院路2号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CHSSCDCSSCI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发行的文理综合刊物。设有体育人文社会科学、运动竞赛与训练学、学校体育学、运动人体科学等栏目。历年来,学报曾获得国家和四川省的各种奖项,被评为四川省学术理论类质量一级期刊、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优秀学报。自1992年以来,该刊一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国首次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的评选中,又被评为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前是《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勇德:中国武术"立德树人"的根本指向

    金玉柱
    93-10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完成这一根本任务的重中之重是要守正创新、夯基固本立德树人的中国话语。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武术教育的时代契合为出发点,以德性条目中勇德的内在维度为切入点。研究指出:武术勇德作为一种生命能,它不是特定条目的形式之勇,而是由之形成的见义勇为、敢于担当的主体德性的表现,它始终被限定为完成智、仁而生发出"依自不依他"的顽强意志品质。经历了性格特征以及行为方式的自然之勇,在注入"仁""义""礼"等伦理内涵后,逐渐走向道德德性,它趋于终极存在的生命精神。勇德作为武术教育的根本指向,其思想意蕴主要体现在,心性之勇为"敢直其身,敢行其意"的德性之维;气力之勇为"浩然之气,勇武之魂"的生命之维;仁义之勇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君子之维。武术勇德的当代启示在于要重塑"身体作为成长的教育起点"的武术本体认知;夯实"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武术教育理念;厚植"英雄形象与日常生活交织"的武术育人沃土。

    武术教育勇德立德树人生命能身心一体

    从"功夫人生"到"武学之道":李小龙研究50年

    刘洪戴国斌岳涛
    102-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50年来(1973-2023年)的李小龙研究进行历史回溯与梳理,研究指出:国内外李小龙研究主要聚焦于"人生史""电影""武术"三大领域,以"功夫人生"到"武学之道"为内在线性理路的渐变,整体呈现出多元研究并立纷呈的局面。其中,以李小龙武术实践为主线的人生故事追溯和还原研究较为突出,凸显出叙事性、娱乐性和大众性。在李小龙电影研究上,则以"武术的电影"和"电影的武术"阐释李小龙与中国武术国际传播及中国文化形象生成之间的多重性与互动性。在武学研究上倾向于对李小龙"咏春拳"历史与"截拳道"生成逻辑的追溯,以及对其武学思想的解读释疑,表现出碎片化与小众化。展望未来,李小龙研究亟需纵深化与体系化。在立体多维地认识与挖掘李小龙功夫实践基础上,深度阐发李小龙武道哲学之核心要义,揭示中国武术文化制胜的技理逻辑,不仅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武术文化的必要之举,更是"继往开来"、书写中国武术文化自信的时代使命。

    李小龙人生史截拳道功夫电影武道

    运动转诊服务纳入医疗卫生优先事项的卫生经济学分析

    刘国纯曹春梅马新东张献博...
    112-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运动转诊服务获得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正成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中国体医融合服务尚未获得政策优先级,可能受制于卫生经济学证据不足。文章系统梳理了身体活动不足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得知:(1)患病率。2010—2018年中国身体活动不足患病率上升7。93%;(2)健康负担。1990—2019年中国可归因于身体活动不足的死亡人数增长3。24倍、残疾调整寿命年增长2。64倍、健康寿命损失年增长2。89倍、寿命损失年增长2。58倍,过去近30年健康负担持续增长;(3)经济负担。2020—2030年,身体活动不足将引起4517。01万例12种常见非传染性疾病,导致医疗卫生和医疗保健总成本达到36694。53亿元;(4)宏观经济收益。2020—2050年解决身体活动不足将为中国带来的累积经济收益41473。48~150124。07亿元。这些数据为中国运动转诊服务纳入医疗卫生优先事项提供卫生经济学证据,但提升政策优先级还需:(1)进行独立的中国身体活动不足的疾病负担测算,为医疗卫生政策提供可靠证据;(2)将运动转诊作为中国非传染性疾病治理的优先政策;(3)建立运动转诊机制,并将运动转诊服务纳入医疗卫生服务目录。

    运动转诊身体活动不足非传染性疾病负担医疗卫生服务优先事项全民健身

    21世纪以来中国省域竞技体育格局演化及影响因素研究

    陈睿黄高端刘永峰
    122-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采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二次指派程序等方法,系统探究21世纪中国省域竞技体育发展水平的分异特征、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改善中国省域竞技体育发展不均衡、制定相关改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发现:(1)我国竞技体育区域总体差异呈减弱态势,区域间差异是当前面临的极难问题;(2)全国竞技体育发展多极化、非衡现象严重,整体呈"一主两小侧"态势。建议:完善发展体制,构建竞技体育均衡协调发展新体系;深化区域融合,挖掘竞技体育资源区域供给、利用新策略;创新人才培养,探索高效、可持续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新路径。

    竞技体育时空演化Kernel密度估计影响因素

    课次主观疲劳度在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科学训练中的应用

    高久翔于亮
    132-142,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使用课次主观疲劳度(Session-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的现状进行梳理,确定sRPE在青少年足球运动队中的适用范围,帮助青少年足球队进行便捷的科学化训练。方法:在PubMed、Web of Science、EBSCO、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以football、sRPE、youth等关键词检索文献,对纳入的队列研究、随机对照试验进行质量评价。结果:纳入41篇文献42项研究,随机对照研究3项,质量评价平均16分;队列研究39项,质量评价平均6。87分。目前针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使用sRPE的研究方向包括:检验sRPE的有效性;通过sRPE监控训练或比赛负荷;分析sRPE在恢复中的应用;比较sRPE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构建sRPE与伤病模型关联,确定二者潜在发生关系。结论:sRPE是一种简单、个性化的评估青少年训练内负荷的方式,可在训练后10~30 min通过Borg主观疲劳感知评估10或100量表(The Borg RPE Category Ratio CR-10/CR-100 Scale,Borg CR10/CR100)使用。对于青少年足球运动员,sRPE可用于:①监控训练内负荷,为教练员合理制定训练计划,为防止过度训练或伤病发生提供依据;②评估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疲劳和恢复状况;③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有氧表现提升的训练计划制订;④sRPE无法准确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伤病进行预测。

    青少年足球训练负荷量化sRPE科学训练主观疲劳感觉

    课次主观疲劳度的信效度及方法学影响因素

    顾正秋黎涌明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次主观疲劳度(Session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sRPE)是一种通过评价运动过程中的感知努力/疲劳程度来量化运动负荷的方法。尽管评分者一致信度不佳,但sRPE重测信度较高。sRPE在不同运动项目、性别、年龄中都有高的效度。采集方式、训练分组的数量、咖啡因、环境温度、触觉、脑力疲劳和昼夜节律对sRPE都存在影响。建议在横向和纵向使用中,采用Category Ratio 10(CR 10)量表,固定运动后5~30 min内的某个时间采集运动员的主观疲劳度,并将准备活动、主课训练和整理活动全部纳入运动持续时间。对不能控制但存在影响的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并在后期分析过程中进行参考。未来研究将进一步发挥sRPE在损伤预防和表现提升中的价值。

    运动强度运动负荷主观疲劳度信效度

    中国武举研究百年学术史梳理与展望

    王冬冬吕一昂
    152-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武举发源于中国,是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华文明产物。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国武举研究百年学术史进行梳理和分析。结果认为,百年中国武举研究经历了再启重构、迟滞迁转、承起跚行、兴盛合回四个时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存在研究力量群体薄弱,后继支持不力;研究方法简单移植,史料考证不实;研究视域聚焦国内,国际眼光不足;研究成果脱离时代,应用价值不大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在群体上需涵养队伍,潜心治学;在方法上需考辨史料,学科融合;在视域上需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在成果上,需经世致用,服务时代。

    体育史中国武举科举制度百年学术史文献研究

    13—18世纪西欧兵击运动演变历程研究

    龚明俊王伟
    160-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13—18世纪西欧兵击运动演变历程为研究主线,运用历史分析和文献研究等方法,探究该时期西欧兵击运动演变的历史进程。研究发现,西欧兵击运动经历了军事化、市民化、体育化的3种形态,军事化形态的兵击运动与战争关系紧密,后因火器的出现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共同推进,兵击由战场下移民间。在工业革命、资产阶级新教育体系的牵引下演变为强调规则、公平竞赛的体育竞技项目。兵击运动不同阶段秉持的理念是推动其完成历史转型的内源动力。在这演变历程中,兵击运动表现出的对人的逐渐尊重为西方体育人文主义价值观奠定了思想基础,广泛吸纳自然科学的成果为现代体育精神注入了科技元素,自发运用规则和组织为西方体育现代转型提供给了制度参考,丰富的技术体系为西方格斗对抗类项目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技术源泉。

    体育史西欧兵击运动军事化市民化体育化历史进程

    新兴体育赛事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历程、经验及启示——以上海赛艇公开赛为例

    米中伟张盛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我国赛艇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论述了上海赛艇公开赛得以创办的历史源流,发现我国赛艇的发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分别是初步萌芽阶段(1852—1949年)和全面发展阶段(1949年至今),上海赛艇公开赛的举办对于处在全面发展阶段的中国赛艇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实地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对上海赛艇公开赛助力上海全球著名体育城市建设的历程与经验进行分析,认为上海赛艇公开赛的发展历程得益于由上至下的政策支持与由下至上的群众参与相结合模式,赛事的举办对于促进城市更新,激发城市活力具有积极作用。上海赛艇公开赛的举办带来的经验有以下几点:(1)以人为本的赛事组织;(2)融赛于景的空间设计;(3)以赛营城的形象塑造;(4)赛事效益的开发利用。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启示:(1)新兴体育赛事成为促进城市更新的手段;(2)景观体育赛事成为宣传城市形象的名片;(3)人民体育赛事成为传承城市文化的中介。

    大型体育赛事著名体育城市上海赛艇公开赛体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