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科学
测绘科学

张继贤

双月刊

1009-2307

niu@casm.ac.cn

010-88217815

100039

北京市海淀区北太平路16号

测绘科学/Journal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高层次测绘类一级学术和技术核心期刊,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科技精品期刊,并被国际6大检索机构之一的俄罗斯《文摘杂志》收录。刊登的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学同相关学科的综合研究、卫星导航定位研究、数字摄影测量、遥感图像处理的智能化研究、遥感器原理和技术、风格的理论及其技术、测绘网络和虚拟技术、地图和地理的理论和技术、地图数据的符号化和可视化研究、3S技术及其集成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地理信息的综合分析与集成应用、矿山测量、海洋测量、激光扫描技术和应用、地图印刷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及与测绘相关领域的研究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乔灌分离方法研究

    聂辰辰程峰王成王金亮...
    106-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点云数据的乔灌分离方法在不同环境中很难准确地实现分离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粗分离和精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先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结合法向量和支持向量机对此进行粗分离;利用RANSAC算法拟合圆柱、结合格网点云数标准差变化筛选乔灌,以及基于点云数标准差的自适应DBSCAN进行最终的精分离.选取了8块不同生长环境的样地进行测试,其乔木提取株数准确率均高于93%.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环境下的地面激光雷达点云高效准确地乔灌分离,并与现有的传统方法相比,其精度和效率更高、普适性更强,为后续植被参数、林木株数准确提取奠定了基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地面激光雷达点云乔木灌木分离

    粒子-平滑变结构滤波相位解缠算法

    李蓉谢先明
    117-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有效提升干涉图相位解缠精度,提出粒子-平滑变结构滤波相位解缠算法:①把融入残差因子的平滑变结构滤波算法应用于干涉图相位解缠,结合局部相位梯度估计技术,构建粒子-平滑变结构滤波相位解缠程序;②把干涉图相位微分偏差图作为质量图,嵌入堆排序路径跟踪策略指导相位解缠路径;③利用归一化的干涉图相位微分偏差图把干涉图划分为3个不同质量层级的缠绕像元集,粒子-平滑变结构滤波相位解缠程序沿第1质量层级→第2质量层级→第3质量层级的顺序依次解缠干涉图缠绕像元,获得干涉图所有缠绕像元的解缠相位值.模拟和实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与一些代表性算法相比,上述方法能较好地执行干涉图相位解缠任务,显现了较好的鲁棒性,有效提升了干涉图相位解缠精度.

    相位解缠粒子滤波平滑变结构滤波组合滤波

    单张卫星影像的建筑自动化三维重建

    李洋胥海燕颜青松刘海兵...
    132-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基于卫星影像的三维建模在建筑产业、城市规划、文化遗产保护、工业制造等领域中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解决方案,着重探讨如何通过高效、迅速的方式生成单张卫星影像中的建筑模型.运用深度卷积网络模型提取建筑足迹,同时,引入了改进的道格拉斯-普克算法对建筑足迹进行规则化,并通过推算建筑高程和屋顶样式识别填充,对建筑模型进行完善.最终,通过综合上述参数输出,成功实现了在单张卫星影像中对建筑进行高效批量重建.

    三维重建单张影像实例分割规则化多任务

    一种面向绝缘子缺陷检测的YOLOv5l优化模型

    刘丽闫利谢洪付晶...
    143-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无人机电力影像存在绝缘子器件尺度变化大,输电线路背景复杂,绝缘子缺陷目标小的特点,导致传统目标检测算法识别精度不高.该文提出以YOLOv5l为基础的CA、Transformer编码块和多尺度相融合的改进网络模型,较好的提高了大尺度变化影像上绝缘子缺陷检测的准确性,提升了复杂背景下多类型绝缘子缺陷识别的能力,并解决了微小绝缘子缺陷漏检的问题.基于在某电网公司的数据集上完成训练和验证实验,表明优化模型相比原YOLOv5l模型,准确率提升8.9%,召回率提升4.4%,平均精度均值提升3.5%,说明改进模型对绝缘子缺陷检测有效.

    绝缘子缺陷检测YOLOv5l坐标注意力机制Transformer编码块

    结合差异增强的异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网络

    邱云飞屈照阳方立
    153-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变化检测方法中单分支网络将原始影像直接求和造成的差异信息损失以及中小目标误检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U-Net的结合差异增强的变化检测网络.将差分图像经过通道注意力机制学习每个通道在特征表示中的差异性,生成与通道相关的权重;利用这些权重与原始图像加权求和,然后将特征增强后的两期图像融合后输入网络;接着通过密集残差块加强编码器信息传递和复用;利用不同形式和尺度的卷积进一步细化检测结果.所提方法在Sardinia和Shuguang数据集中与主流方法进行对比,相较于MUNet,OA分别提升了1.27%和0.74%;F1分别提升了5.32%和1.75%.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差异信息,对中小目标以及边缘细节有较高的分割能力.

    异源遥感影像变化检测密集残差差异增强空洞多尺度卷积

    知识图谱辅助历史建筑信息模型自动化建构

    吴锐黄明杨玉涛
    163-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激光雷达及倾斜摄影技术应用于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过程中,获得的三维点云数据存在缺失、疏密不一和数据异常,且点云拟合生成的三维模型不可拆解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图谱建构及推理技术的历史建筑信息模型自动生成方法.先根据建筑营造技艺规则,建构建筑各构件自身及相互间的数据结构和空间拓扑关系知识图谱,再结合已知点云数据科学推理缺失构件信息,最后补全构件参数,完成模型自动化搭建.对比目前主流的基于点云数据逆向人工建模方法,该方法建模速度更快、模型构件可拆解、参数信息更完整.通过山西晋祠圣母殿大木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获得的参数化模型能够全面真实展示建筑的结构信息和传统营造技艺,为历史建筑数字化保护提供重要的技术手段.

    知识图谱知识推理本体晋祠圣母殿大木作HBIM

    新型专题地图制图自动化系统框架与关键技术

    李桂娥蔡忠亮李伯钊王巧...
    181-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信息技术和行业需求对专题地图制图的表达内容、表达方法、表达形式和智能化水平带来的巨大冲击问题,通过总结和分析可视化技术和专题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新型专题地图自动化制图方法,设计实现了专题地图制图自动化框架.通过对空间数据无缝转换、专题应用模型库构建、开放式制图规则库与符号库设计、注记与符号自动配置、制图要素关系自动处理、地图整饰自动化等关键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底层核心制图引擎和内嵌式插件开发技术,研发了专题地图自动制图系统,实现了空间数据库和应用模型驱动的专题地图制图流程.以多种专题地图制图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系统较好地满足了多场景的专题制图需求.

    智能化专题地图模型驱动符号配置制图引擎内嵌式插件

    贺兰山森林破碎化海拔梯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王钰刘涵赵财胜桑玲玲...
    190-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森林破碎化格局影响着森林生态系统的总体格局、物质和能量流动,迫切需要监测评估的问题,受限于森林分布数据可用性,当前森林破碎化格局精细分析研究相对缺乏.本研究以贺兰山为研究对象,基于高清遥感影像提取精细森林分布数据,采用景观指数量化了东西坡森林破碎化格局,并利用广义线性回归、逻辑回归方法探讨了其对海拔环境梯度的响应.结果表明:①贺兰山森林破碎度随海拔上升呈先减后增的格局,东坡森林破碎度高于西坡;②森林破碎化海拔分布格局与地形、气候梯度呈单峰关系;③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塑造了森林破碎化格局.其中,气候因子及其与地形、人类活动因子的共同作用起主导影响;④生长季气候条件调控了树木分布上下限.生长季长度222 d、夏季平均温度10.9℃分别是限制东西坡树木上限的临界气候阈值,夏季降水量177 mm、夏季降水量243 mm分别是限制东西坡下限的临界气候阈值.这些发现有助于揭示温带干旱与半干旱山区在自然和人为因素复杂影响下的森林破碎化格局特征,可为制定森林资源保护和可持续管理政策提供支持,也能为其他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贺兰山森林破碎化景观格局海拔梯度树线

    面向地理流的双变量时空扫描统计方法

    王钰辉阳孟杰周梦杰周楷淳...
    20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现有的地理流双变量异常聚类方法忽视了时间维度的问题,提出面向地理流的双变量时空扫描统计方法.先构建面向地理流的多尺度时空扫描窗口;通过伯努利模型下的扫描统计量检测窗口中是否存在异常流簇,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检验扫描统计量的统计显著性;筛选一系列时空分布无重叠的异常流簇.应用该方法识别厦门市网约车流和巡游车流的时空异常流簇,以发现两类出租车竞争模式的时空格局.结果表明:巡游车流占优簇常发生在凌晨,分布在娱乐、餐饮、住宿等场所;网约车流占优簇常发生在上午或傍晚,分布在办公地点与居住地之间.该方法挖掘的结果能够发现异常流簇准确的时空分布特征,可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支持.

    地理流双变量异常流聚类时空扫描统计时空分布差异

    融合注意力与词边界的防震减灾实体识别方法

    徐婧刘纪平王亮王岩...
    216-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防震减灾命名实体识别任务中存在的特征信息不足且识别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自注意力与MarkBERT"的防震减灾领域实体识别模型.该模型在预训练过程中引入MarkBERT:①得到含有词边界信息的序列;②利用BiLSTM获取字符位置信息;③引入自注意力机制进一步捕获序列内部关系并分配特征权重;④通过条件随机场输出最优序列标注结果.本模型基于"地震防治相关问句BIO标注数据"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F1值达到了96.18%,并与3组同类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优越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高效准确的识别文本中的防震减灾实体.

    命名实体识别自然语言处理防震减灾MarkBERT自注意力机制长短记忆网络条件随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