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精度时空信息崩滑坡灾害监测技术

    何伟张伦宁曾露赵清...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部分地区地质灾害爆发频率高,多年来崩滑坡、泥石流等高危险性地质灾害严重威胁我国人民财产与生命安全.因此,地质灾害及时预警一直是我国在应急方面亟待解决的难题.随着北斗、GPS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组网,GNSS技术逐渐成为当前提供时空位置信息的重要手段,具有数据实时性、设备低功耗、搭建便捷化等特性,成为解决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的理想技术手段.本文利用BDS+GPS+GLONASS时空信息数据,构建了面向地质灾害监测的中长基线毫米级精度的崩滑坡监测解算方法,确定了双差观测的载波相位解算模型.最后在重庆新浦区域展开试验应用,实现了基于高精度时空信息的毫米级滑坡灾害的监测与预警.为预计该区域的地质灾害提供了数据支持,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技术保障.

    高精度时空信息形变监测中长基线精密定位地质灾害

    改进TS-InSAR方法的白格滑坡灾前-灾后形变演化特征分析

    余斌李松谢凌霄贾洪果...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2018年10至11月,金沙江上游白格滑坡先后两次垮塌渡江并致堰塞湖,且至今仍存在较显著的蠕滑形变.针对时序InSAR技术在高植被发育区的应用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序InSAR解算方法(ITSI),结合Sentinel-1A卫星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获取的SAR影像数据,针对滑坡区域分别开展了灾前和灾后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灾害-灾后时段内的年平均蠕滑速率场(灾前极值为9.71 cm/a,灾后达到25.42 cm/a)和累计蠕滑形变量(灾前极值为13 cm,灾后两年内达61 cm),并结合灾前-灾后形变时间序列,重点分析了蠕滑形变的时序演化特征,发现白格滑坡灾后两年间渐趋稳定.此外,监测结果发现白格滑坡上游5 km处的肖莫久滑坡也处于活动状态.相关结果可为该区域防灾减灾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白格滑坡时序雷达干涉测量蠕滑形变形变演化特征肖莫久滑坡

    结合SBAS-InSAR技术及信息熵的苍山地质滑坡隐患识别

    朱智富甘淑张荐铭袁希平...
    13-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西南地区滑坡隐患高位隐蔽,传统技术难以全面识别的问题,本文以大理苍山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SBAS-InSAR技术对苍山2019年1月—2021年4月间的滑坡隐患进行识别;然后结合随机概率信息熵模型,对不同坡度等级与边坡稳定性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典型隐患区的遥感影像以及采样点的形变时序图,探讨了边坡形变时空演化特征及沉降诱因.试验结果表明:①2019年1月—2021年4月,研究区的形变速率为-155.6~92.4 mm/a,13个超过-30 mm/a的不稳定滑坡隐患被识别;②坡度等级为Ⅳ、Ⅴ级时,信息熵大于0.8,边坡稳定性较弱,不均匀形变严重,与已有研究保持高度一致,证实了该模型的可靠性;③典型隐患区形变趋势呈明显的季节性变化,降雨和冰雪消融是导致边坡失稳的主要因素.

    苍山SBAS-InSAR技术结合信息熵滑坡隐患识别

    顾及样本敏感性的滑坡易发性评价

    吕蓓茹彭玲李樵民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滑坡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自然地质现象,严重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科学、准确地评价滑坡体的易发性至关重要.随着机器学习的发展,基于机器学习的滑坡易发性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在真实情况中,滑坡区域与非滑坡区域面积占比悬殊,这使得机器学习模型的应用存在较严重的样本不均衡问题.本文采用样本敏感性分析方法,综合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在不同比例的正负滑坡样本集上的表现,以获取最均衡滑坡样本集;并在此样本集基础上采用深度随机森林模型,在示范研究区开展滑坡易发性评价.最终的评价结果接近真实分布,表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有效性.

    滑坡易发性样本敏感性分析机器学习深度随机森林

    利用无人机高光谱影像的红树林群落物种分类

    易俐娜张桂峰魏征王冕卿...
    2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红树林群落中物种结构简单、功能退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及时准确掌握红树林群落的物种空间格局与分布,本文首先基于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无人机高光谱影像,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和归一化潮间红树林指数提取植被区域;然后在植被区域根据最佳指数法选取信息量大、波段相关性小的波段组合,分别采用基于像素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和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对红树林物种进行分类.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像素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为81.03%;利用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为85.58%.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能有效去除椒盐噪声,充分利用对象光谱、形状及纹理信息,提供更准确的红树林分布信息.

    高光谱无人机红树林支持向量机面向对象

    SANet:空间注意力机制下的LiDAR点云实时语义分割方法

    王玮琦游雄苏明占张蓝天...
    3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义分割是智能机器人由感知智能迈向认知智能的重要基础,当前针对点云数据的语义分割方法存在实时性差、精度低等现象.本文系统分析了点云经球面投影所得的距离图像与自然图像的差异,为基于距离图像的实时语义分割网络设计提供了思路.通过分析发现,距离图像具有强空间相关性的特点,将强空间相关性与注意力机制相结合,提出基于空间注意力机制下的LiDAR点云实时语义分割方法SANet.该方法能够高效地聚合空间分布特征与上下文特征,且模型参数量较少,满足实时性的要求.在SemanticKITTI数据集上的试验表明,与其他优秀算法相比,SANet兼顾了实时性与准确性,显著提高了LiDAR点云语义分割的精度,可为自动驾驶及其他机器人应用领域提供辅助支撑.

    空间注意力点云语义分割SemanticKITTI距离图像

    结合空间上下文与慢特征分析的多光谱影像变化检测

    王晓雯戴晨光张振超季虹良...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多光谱影像变化检测的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空间上下文与慢特征分析的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空间上下文提取算法围绕像素构建自适应区域,探索像素周围的上下文信息;然后通过迭代慢特征分析,由相应像素周围的成对自适应区域定量计算成对像素之间的变化强度,增强变化区域与未变区域的可分性;最后生成变化强度图像,采用大津阈值法作二值分类,将变化强度图划分为二值变化检测图.利用Landsat 7卫星ETM+传感器的图像,与4种基于代数的方法及基于变换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降低漏检方面有所改善,提高了召回率.

    多光谱影像变化检测自适应空间上下文迭代慢特征分析

    GNSS RTK实时自适应换站方法

    宋晓迪王磊林高宇何飞扬...
    44-4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长基线的GNSS动态相对定位中,随着基线长度的增加,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误差的相关性会下降,导致模糊度无法快速固定,定位性能下降.在多GNSS参考站条件下,可以通过自适应选择距离更近的参考站,形成更加合理的基线,以保障RTK定位的精度.为解决换站后重新初始化模糊度所带来的定位结果重新收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GNSS RTK实时自适应参考站换站算法,引入原参考站与新参考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作为辅助,从而得到准确的新参考站与流动站之间的双差模糊度先验信息,避免了换站后模糊度的重新初始化,得到了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该方法可适用于实时定位,能够满足大范围RTK高精度连续定位的需求.利用香港CORS站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换站算法能够克服换站导致的定位重收敛问题,且能够保障换站前后获得连续的高精度定位结果.

    中长基线动态相对定位双差模糊度RTK参考站切换

    利用智能手机GNSS信噪比反演三维地图的方法

    姜新伟王式太杨诗妮殷敏...
    49-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利用智能手机GNSS信噪比观测值在建筑物周围的变化特征,分析其与建筑物对GNSS信号遮挡的关系,提出了一种二维概率地图的概率消减反演算法和建筑高度的邻近边界点体素化反演算法,进而采用大量观测数据反演三维地图,并对反演精度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5 m栅格地图上,取高度角为5°以上卫星的GNSS信噪比数据,达9000历元时各项精度趋于稳定,超过12000历元时反演的建筑物中心坐标、建筑面积、角点点位及建筑高度综合效果最佳.其中心点位误差为1.16~1.74 m,面积误差为1.12%~2.39%,角点误差绝对均值为5.00~5.30 m,均方根误差为5.82~6 m,建筑高度误差为0.04~2.1 m,基本实现了利用智能移动终端GNSS信噪比数据反演三维地图的目标.

    智能手机信噪比概率消减边界体素化三维概率地图

    黑土型退化草地时空格局遥感监测

    刘云峰秦坤吕慧玲陈思宇...
    5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及时地了解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时空分布特点,对祁连山地区草地退化修复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祁连县野牛沟乡西北部区域作为研究区,基于Landsat 8 OLI影像,结合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尝试利用分场景的决策树分类方法提取黑土型退化草地范围,并对比分析2014—2019年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场景的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监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2014—2019年,研究区北部部分区域缓坡地和中部滩地黑土型退化问题有所好转,西部和西北部缓坡地黑土型退化问题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好转草地主要以人工干预为主,恶化草地可能是受水热空洞效应、鼠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黑土型退化草地Landsat8OLI影像野牛沟乡时空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