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顾及大气误差和相位解缠误差的LiCSBAS方法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探测

    周定义左小清喜文飞肖波...
    114-120,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时序分析数据预处理耗时量大及高山峡谷地区单轨道探测地质灾害存在的弊端,本文以东川小江沿线高山峡谷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时序LiCSBAS方法和联合二维形变分解对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进行探测,探究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解决处理时间过长、控制大气延迟、相位解缠误差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LiCSAR和GACOS产品能大大加快数据处理效率和降低大气延迟对形变结果的影响;②环闭合相位能够有效识别出均方根值大于定义阈值的有问题的环路;③联合升降轨获取一维视线向形变并进行二维分解,得到垂直向和东西向的形变,综合各形变信息,引入高分辨率光学影像,共探测出6处地质灾害区.通过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在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优势,为政府部门监测及探测高山峡谷地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有效、快速的探测手段.

    高山峡谷地质灾害LiCSBAS二维形变大气校正解缠误差

    利用时序InSAR进行毕节市潜在滑坡识别与形变监测

    张家勇邹银先刘黔云张楠...
    121-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贵州省是全国地质灾害多发、频发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为加强贵州纳雍、黔西两县级区域内潜在滑坡的监测与评估,本文利用2017年3月—2020年7月Sentinel-1 SAR数据基于SBAS-InSAR技术获取了纳雍、黔西两县级区域内的时序形变结果.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内共发现60处疑似滑坡点,在监测时段内,滑坡最大累积形变量达23 cm.最终通过区域内的滑坡点进行实际踏勘,表明本文方法可为贵州省地质灾害防治和管理等工作提供参考.

    滑坡形变形变监测InSARSBAS-InSAR贵州省

    基于无人机影像和面向对象的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宅基地面积快速估算

    刘耀辉于祥惠范洁洁周洁...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快速、准确地提取农村宅基地面积,对于城乡规划、房地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意义重大.本文以陕西省某村为研究区域,基于无人机高分辨率遥感数据,采用面向对象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多尺度分割和监督分类,提取建筑物轮廓;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方法,估算建筑物楼层数,并最终进行宅基地面积的快速估算.建筑物提取总体精度为95.8%,Kappa系数为0.8925.将提取后的宅基地面积结合楼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出该研究区建筑物宅基地总面积为36417 m2.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准确、有效地提取宅基地面积,为无人机遥感在建筑物的提取识别及宅基地面积快速判定提供了参考.

    无人机遥感宅基地面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

    顾及入射偏差的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方法

    张德先肖浩威王江林杨立扬...
    130-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激光扫描仪的测距信号可能存在入射偏差,使得入射向量和反射镜旋转轴互不平行,引起的点云误差随距离发散.此误差使用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无法校准,因此有必要考虑将测距信号的入射偏差作为扫描仪的系统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入射偏差的地面激光扫描仪系统误差模型,以及相应系统误差参数估计方法,共同构成地面激光扫描仪校准方法.公式推导表明,传统的全站仪系统误差模型是本文方法的一个特例.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全站仪校准方法,本文方法将闭合差从8 cm降至1 cm.

    地面激光扫描仪系统误差校准入射偏差旋转反射镜

    利用SBAS-InSAR技术分析西宁市地面沉降监测及驱动因素

    曾学宏赵义花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面沉降具有时间持续性与空间扩张性的特点,获取长时间序列、覆盖范围广及精度较高的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可以预防地面沉降造成的潜在危害.本文采用SBAS-InSAR技术,结合2017年4月—2021年2月的Sentinel-1A影像对西宁市城市地面进行沉降监测.研究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西宁市地表形变具有城区形变稳定、局部区域沉降明显及存在缓慢隆升区域的趋势;3处明显快速沉降区域(城西区的沉降区Ⅰ、城东区的沉降区Ⅱ和城北区的沉降区Ⅲ)的沉降速率约为20~35 mm/a;沉降的驱动因素为沉降区域的湿陷性黄土地层,其具有土层结构性脆弱承重特点,在覆盖土层的自重应力及建筑物附加应力的综合作用下,土质受水浸湿后,土壤的结构性能被迅速破坏,土层会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迅速降低,从而引起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

    SBAS-InSAR时序分析沉降监测驱动因素

    多源数据在复杂场景建筑物三维重建的应用

    谢元董梦马新建
    143-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推进,更多复杂大型的建筑需要完成三维建模工作.对于异形且复杂的建筑而言,采用传统的数据采集方式较为烦琐费力.本文利用地面激光扫描仪获取某大型建筑内、外部点云数据,同时结合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获得建筑物的多角度影像及正射影像数据,经过点云配准、去噪、几何建模及纹理映射等处理,最终完成大型建筑的三维场景重建,并对此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三维激光扫描三维建模近景摄影测量点云配准去噪滤波纹理

    GIS支持下的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高家骥李鸿奎白芝珍杨俊...
    148-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是衡量某地区宜居与否的重要标准.本文利用1988—2018年气象资料及气候舒适度模型,揭示了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分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①人居环境气候在6—8月较为舒适,11月—次年2月舒适度最低;夏半年舒适度空间差异大于冬半年.1988—2002年和2003—2018年两阶段舒适度总体向好,存在两个低值中心.舒适度季节变化上,春、夏、秋季整体呈增长态势,冬季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上可分为5类,特征分别为暖湿舒适、暖干且较舒适、冷舒适、干燥且较不舒适、干燥且不舒适.②气温和风速分别为夏、冬半年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与空气质量存在正相关关系,与城市发展水平相关性较弱,与植被覆盖情况的关系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

    东北三省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GIS时空分异影响因素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下的海洋数据融合研究与实践

    刘春杉曾元武罗宏明程迎轩...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聚合成果,本文通过数据筛选、边界拟合、分类融合和数据治理,开展海洋数据融合研究,形成数据融合流程和规则,并通过规划"一张图"系统,为建立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底数库、开展海洋资源资产清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规划"一张图"系统数据融合海洋空间数据自然资源资产清查广东省

    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彭程李晓莉张春菊周志易...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数字化教学向智慧化教学方向发展的必经阶段.在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的今天,信息化教学方式已成为一种常态化的、主要的线上教学的方式.本文对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推进测量学课程信息化教学建设提供了参考.

    测量学信息化教学线上直播互动设计测试

    GIS原理与方法英文专业课程建设与思考

    王涛李小娟
    162-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原理与方法课程主要讲授地理空间数据处理、管理、统计、分析及可视化等方面的理论模型与技术方法,是测绘、地学相关本科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之一.开展该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改革探索,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有益于教学内容的创新,同时能够满足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越来越高的国际化素养要求,也为部分本科生深造和留学生来华学习提供资源.本文在分析理工科英文专业课程建设必要性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国家一流本科课程GIS原理与方法为例,提出了英文专业课程建设的原则和目标,针对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设计了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旨在塑造学生形成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社会价值观,培养学生采用跨文化、跨语言的形式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的能力.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与方法英文教学在地国际化一流本科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