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测绘通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测绘通报
测绘通报

高锡瑞

月刊

0494-0911

chtb@periodicals.net.cn chtb@chinajournal.net.cn

010-68531192,685311349

100045

北京西城区三里河路50号

测绘通报/Journal Bulletin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55年,是由国家测绘局主管,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反映我国测绘科技发展现状和指导全国测绘生产业务的国家级综合性、技术性刊物。致力于宣传国家测绘科技方针、政策及法律、法律,公布新的测绘科技成就,传播测绘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主要内容包括:大地测量、GPS、摄影测量、RS、地图制图、GIS、工程测量、矿山测量、地籍测绘、海洋测绘、测绘仪器、信息传输、行业管理、测绘教学;计算机、通讯等相关理论技术在测绘领域里的应用;国内外测绘学术动态及有关测绘科技信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毫米波雷达里程计自主定位技术

    吕轩凡柳景斌毛井锋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毫米波雷达的数据基本特性,提出了一种毫米波雷达里程计自主定位技术.该方法通过特征匹配的方式,对毫米波雷达图像提取AKAZE特征点,并基于雷达图像自身所具备的几何先验信息,提出了 3种匹配约束条件,从而大大降低了特征点误匹配率,保证了传感器位姿和里程计解算的可靠性.在牛津雷达机器人数据集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不引入局部建图和回环检测等优化策略的情况下,水平位移相对定位误差和航向角误差可分别降低至6.8%和0.89(°)/m,单帧的定位时间仅为0.081 s,为恶劣环境下的室内外导航定位提供了新的思路.

    雷达里程计自动驾驶毫米波雷达数据处理特征匹配几何先验约束

    北斗+Galileo多频单历元精密单点定位性能分析

    徐胜意郭靖赵齐乐李圳...
    6-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精密单点定位(PPP)需数十分钟才能实现厘米级定位,充分利用多频多模观测数据可加速PPP收敛.本文基于大洋洲区域基准站数据,研究和分析了北斗+Galileo多频单历元精密单点定位性能.结果表明,多频观测值构建的超宽巷和宽巷模糊度对窄巷模糊度的固定有显著增益.相较于双频PPP整数解(PPP-AR),三频PPP-AR模糊度瞬时固定率由27.6%提升至69.2%,四频和五频则进一步提升至78.9%和76.9%.北斗+Galileo四频在东、北、天方向瞬时定位精度分别可达7.1、7.8、23.9 cm.

    北斗伽利略多频多模PPP-AR

    一种融合5G CSI和地磁的集成学习定位方法

    程振豪赵冬青郭文卓赖路广...
    1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深度学习算法在多传感器融合定位中容易出现的局部收敛、异质融合性能不佳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集成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和注意力机制的多输入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室内定位算法.该算法首先对5G信道状态信息(CSI)和地磁数据分别进行预处理;然后各自基于独立的分支网络进行离线训练,同时提取指纹数据的空间特征和时序特征,追加注意力机制层;最后在全连接层实现了异质传感器数据的融合定位.在会议室和教学楼大厅的试验结果表明,平均定位误差分别为0.95和1.84 m,相比误差反向传播网络(BPNN)分别提高了 48.9%和42.7%,定位精度和系统稳定性均大幅提升.

    室内定位卷积神经网络(CNN)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BiLSTM)注意力机制信道状态信息(CSI)

    地磁序列辅助修正的PSO-PF室内行人定位方法

    何正伟孙炳源
    17-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室内行人定位是位置服务的重要基础,地磁信号具有被随时感知的特点,基于地磁信号的定位方法一直是室内行人定位研究的一个热点.针对当前基于粒子滤波融合定位存在累计误差大、定位精度较低的问题,本文提出变长地磁序列辅助PSO-PF的室内行人定位方法.首先,在传统粒子滤波算法的基础上,融合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佳位置寻优提升实时定位的准确性;然后,建立了 DTW-A*算法获取变长地磁序列对一段时间累计误差进行修正,以解决基于粒子滤波定位方法的累计误差问题;最后,通过试验将本文方法与现有主流定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室内行人定位方面平均误差为0.90 m,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降低了 73.1%、68.0%和63.8%.其中,本文方法1.43 m定位精度达90%,比PDR、MaLoc和Magicol方法分别提升了 75.1%、68.4%和67.7%.此外,在不同型号手机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不仅适用且表现稳定,有望为不同设备的室内定位提供支持.

    地磁室内行人定位PSO-PF地磁序列行人航迹推算

    基于自适应优化选择-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混合模型的GNSS+5G组合定位

    胡祥祥宋宝石亚亚庞栋栋...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PNT系统的构建是通信和导航领域的关键课题.发展能够兼容集成不同类型PNT手段,提供具备较好的弹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综合PNT体系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5G和北斗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为PNT体系走向更综合、更弹性提供了新的思路.据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NSS+5G组合数据的自适应优化选择-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OS-RAKF)算法,以实现城市复杂环境中的高精度定位估计.该算法主要由两个模块组成,即基于AOS的5G基站测量数据优化和基于AOS-RAKF算法的GNSS+5G组合定位.其中,基于AOS的5G基站测量数据优化模块通过自适应优化选择因子实现更好的观测数据重选.GNSS+5G组合定位模块利用优化后的5G数据和GNSS建立耦合结构模型,再利用RAKF方法实现移动车辆的高精度定位.半实物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复杂城市环境下与使用原始测量数据的GNSS、单5G、传统的GNSS+5G组合定位相比,本文AOS-RAKF方法显著提高了定位精度.

    5G定位GNSSGNSS+5G组合定位自适应优化选择算法抗差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

    利用高分七号影像的溢洪道自动识别

    陈佳张文李俊杰杨智文...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溢洪道是重要的水工建筑物,利用遥感影像对其进行智能识别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溢洪道目标对象小、背景复杂,难以与一般建筑物区分,为基于遥感影像的溢洪道目标检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本文利用国产高分七号卫星影像亚米级空间分辨率优势及其立体成像能力,构建了溢洪道几何立体指数(SGSI)并提出了一种溢洪道自动识别方法.首先经过数据预处理获取融合影像和高精度DSM;然后采用均值漂移(Mean-Shift)算法对融合影像进行分割,提取出分割对象的多维特征并通过多特征联合决策确定目标对象;最后结合目标对象的空间上下文关系对溢洪道图斑进行整合和后处理,从而输出最终识别结果,实现对溢洪道的自动识别.本文选取3个含溢洪道的水库大坝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提取的溢洪道边界与参考边界匹配较好,整体精度可达89.23%,能够高效、准确地对溢洪道进行自动识别.

    高分七号卫星溢洪道几何立体指数自动识别面向对象多特征联合决策

    格陵兰彼得曼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和季节年度变化分析

    田康王志勇李振今张保敬...
    35-4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格陵兰冰盖占全球总冰量的10%,其周围分布着许多溢出冰川,冰川消融会使更多的冰注入大海.本文基于96景Sentinel-1A数据,采用偏移跟踪算法获取2019-2022年彼得曼冰川表面流速,对冰川表面运动特征、季节性及年度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彼得曼冰川表面流速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夏季流速高,春、秋、冬季流速低,冰川剖面线流速明显快于两侧;2019-2022年冰川主体区域平均流速稳定,上游部分变化趋势一致,2021和2022年冰川主体部分冰流速较2019和2020年快,且高流速持续的时间更长;气温、降水量及风速促进了冰川表面流速运动,而海平面气压对冰川流速有抑制作用.从相关性来看,气温效应最为显著,风速次之,降水量影响最小.

    彼得曼冰川偏移跟踪冰流速季节年度变化气象因子影响

    高精度地形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几何标定方法

    张昊徐琪黄佩琪陈刚...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由于标定频次高、人力物力消耗少等突出性优点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两步法的激光测高仪数字化标定方法,针对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的几何定位模型,构建了关于翻滚角、俯仰角和测距系统误差的几何标定模型,并使用公开参考地形数据SRTM与高精度机载LiDAR点云进行了标定试验.与GF-14实际外场面探测器试验标定的数据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几何标定方法与地面探测器标定参数测角差异在0.5角秒以内,测距差异在0.2 m以内.通过独立数据验证标定结果的高程精度,本文提出的数字化标定方法和探测器标定方法的足印高程偏差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两种方法标定所获取的足印高程与高精度机载点云高程的RMSE均优于0.3 m.本文方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消耗,为星载激光测高仪在轨常态化标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线性体制激光测高仪在轨几何标定数字化标定方法

    基于径向梯度的车载LiDAR点云路面点提取

    毛镜懿王竞雪董啸
    4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大规模车载LiDAR点云数据量庞大,以及因障碍物遮挡或道路起伏导致提取结果准确度欠佳且存在噪声等问题,本文采用一种基于径向梯度的车载LiDAR点云路面点提取方法.首先对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直通滤波和体素滤波降采样;然后根据车载激光雷达的设备参数,将极坐标系下的点云投影至扇形格网内;最后以扇形格网为基础,提取基于移动窗口的径向梯度路面点,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提取的路面进行平面拟合,优化提取结果.试验选取KITTI数据集用于提取路面点,结果表明,相较于其他路面点提取方法,本文方法稳健性强、准确度高,其中,路面点提取的平均准确度可达91.85%,平均完整度可达80.63%,平均精度可达75.25%.

    车载LiDAR点云点云滤波扇形格网径向梯度路面点

    背包式激光雷达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

    吴景动蔡来良张冰洁王鑫...
    55-5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高效监测道路破损现象,本文采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观测路面,并提出了一种破损路面形变检测方法.对于拉伸型破损,建立了基于色域均值的点云破损路面提取算法.首先构建二维格网进行破损初步提取.然后对点云的RGB色域进行加权均值计算,通过比值的差异化进行精细筛选,获取道路破损点云.对于挤压型破损,采用法向量夹角标准差法.使用欧式聚类,利用分类出的拉伸破损和挤压破损计算长度、宽度、破损间隔、高度.最后计算路面倾斜度,通过五维信息建立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拉伸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96.4%,挤压型破损提取准确率达100%;且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表明该条道路为三级破损,需要进行修复.本文方法基本满足道路破损提取所需精度,能为道路交通管制及修复措施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破损检测色域权重二维格网法向量路面损伤综合评价模型